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临床军医杂志》2017年第11期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药物组给予归脾丸配合枣仁安神胶囊口服治疗,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结果:两组组内中医证候及PSQI量表各时段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中医证候及PSQI量表评分治疗后优于药物组(P<0.05);两组间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显著,且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关键词:镇静安神埋线法;失眠;心脾两虚型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称之为“不寐”,以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轻者以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重者彻夜难眠为主症,常见心悸、头晕、健忘、多梦、纳呆等症。其中心脾两虚型失眠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证型。笔者运用穴位埋线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埋线组平均年龄46.98±15.13岁;男10例,女20例。药物组平均年龄47.25±16.29岁;男9例,女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中“不寐”的诊断标准。心脾两虚型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辨证标准。
1.3治疗方法
药物组患者给予归脾丸配合枣仁安神胶囊口服治疗。归脾丸(上海宝龙安庆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4020592),每次10粒,每日2次;枣仁安神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10033),口服,一次5粒,日1次,临睡前服用。10d为1个疗程,共服用1个月。埋线组患者给予穴位埋线治疗。穴位选取四神聪、内关、神门、三阴交为主穴进行治疗。按照“骨度分寸法”确定腧穴位置,针具选用一次性埋线针[江苏华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注册证号:苏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151063号,产品标准号:YZB/0244-2010]和3-0胶原蛋白线(江西龙腾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标准号:YY1116-2010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操作方法:穴位皮肤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PGLA植物蛋白线植入穴位,每10d1次,连续治疗3次。
1.4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利用PSQI指标、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对每位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10d、20d、30d进行行为学数据采集。PSQI用于评定被试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其中18个条目组成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中医证候评分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失眠的相关评分标准。中医证候积分是各项分数相加而成的积分,其满分为45分。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珋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讨论
穴位埋线是集多种方法(如针刺、埋针、穴注等)、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其机理为多种刺激同时发挥作用。此方法弥补了针刺时间短、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扩大了治疗范围,与传统药物相比,穴位埋线具有安全、有效、节时等优点,容易被患者接受,能够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是治疗失眠的绿色方法。肠线埋入穴位后可提高机体营养代谢和应激、抗炎、抗过敏、抗病毒的能力,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灵枢•终始》云:“久病者,邪气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肠线在组织中被分解吸收时,对穴位起到“长效针感”效应,延长了对经穴的有效刺激时间,对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慢性、顽固性疾病疗效显著。中药疗法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的一种传统疗法,疗效显著,无痛治疗,但中药味苦,且须坚持每天服药治疗,部分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效果显著,能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方面总体疗效比中药组显著,能有效改善心脾两虚的症状。临床上常用四神聪、神门和三阴交相配治疗睡眠。张小娟[2]针刺百会、神门、内关、三阴交、四神聪、行间、足三里、太溪,耳压选神门、心、肝、肾、皮质下,总有效率89.13%,优于口服舒乐安定组的总有效率69.57%。
本研究穴位选取四神聪、内关、神门、三阴交。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太平圣惠方》载:“神聪四穴,理头风目眩,狂乱疯痫”。神门为心经原穴,帮助入眠,补益心气,安定心神。三阴交为脾经原穴,又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滋补肝、脾、肾三阴,且健脾化湿、补益肝肾,调节情志,与内关相配帮助患者改善精神心理障碍症状。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又属心包经之络穴,联系上、中、下三焦,心包络为心之外卫,既可代心受邪,也能代心行令,心藏神、主神明,故针刺内关可宽胸理气、宁心安神开窍,又能通达上、中、下三焦,对患者失眠、抑郁、焦虑等情绪方面有一定帮助。综上,穴位埋线治疗心脾心虚型失眠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赵建军,秦竹.失眠症治疗方剂的历史及现代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3):63-65.
[2]张小娟.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失眠4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0,19(1):4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78-179.
作者:王彦霞;杨桦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