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效果评价范文

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效果评价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效果评价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基于标化工作量模式下,进行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效果评价。方法基于标化工作量模式下,随机选取上海市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作为研究组,选取上海市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实施基于标化工作量模式的绩效考核体系,对照组按传统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工作成效。结果与2016年比较,2017年研究组社区居民签约率增加1.90%;6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签约率增加15.60%;签约社区就诊率增加13.92%;签约居民转诊率减少2.75%;居民高血压控制率增加3.07%;血糖控制率增加17.24%;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增加27.14%;居民人均累计门诊费用减少923.73元。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基于标化工作量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质量效果良好,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改善了服务水平,提高了服务能力,推进了家庭医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试点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标化工作量;家庭医生团队;绩效;考核

家庭医生制度下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考核方法,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2013年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中指出,公立医院改革后分配模式将建立以工作量、人员成本和工作绩效为基础的工资总额核定办法。具体内容包括:在工作量统计时引入“标化工作量”(例如,1日床位量算3~4个工作量,1日急诊量算1.5~2个工作量等),便于统计医务人员的工作总量;将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费用控制和患者满意度等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收入分配的依据,使分配得以从注重收入转变为注重服务产出和绩效。通过两年实践应用表明,该质量考核方案通过对家庭医生团队的综合考核,并与既往考核方式作比较,体现了标化工作量模式下家庭医生工作模式的现状及社区综合改革的意义,仅对社区家庭医生的效果和反应性指标进行评价,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推广到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中应用,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基于标化工作量为前题,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上海市惠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作为研究组,选取上海市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对照组,两组所服务居民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研究组基于标化工作量模式下进行考核,分析两组社区居民的签约率、签约社区就诊率、签约居民转诊率、签约居民组合内就诊率、签约居民年人均门诊次数、延伸处方数、本团队辖区签约居民人均累计门诊费用、签约居民高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签约率:签约人数/辖区常住人数;签约社区就诊率:签约就诊居民一年内在本社区就诊人次/在全市各医院年门诊总人次;签约居民转诊率:签约居民转诊人次/在本社区就诊总人次;签约居民组合内就诊率:签约就诊居民一年内在1+1+1组合医院就诊人次/在全市各医院年门诊总人次;延伸处方数:签约居民到本中心开具延伸处方数;签约居民高血压控制率:签约居民中高血压管理对象血压有效控制的人数/高血压管理人数;签约居民糖尿病控制率:签约居民中糖尿病管理对象糖尿病有效控制的人数/糖尿病管理人数;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签约居民中糖尿病管理对象糖化血红蛋白有效控制的人数/糖尿病管理人数(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mmol/L以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居民签约情况研究组社区居民的签约率,2016年为4.25%,2017年为6.15%,增加1.90%;6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签约率2016年为34.40%,2017年为50.00%,增加15.6%;签约社区就诊率2016年为66.08%,2017年为80.24%,增加14.16%;对照组社区居民的签约率2016年为2.7%,2017年为6.41%,增加3.71%;6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签约率2016年为16.54%,2017年为36.12%,增加19.58%;签约社区就诊率2016年为74.64%,2017年为71.24%,减少3.40%。

2.2两组签约居民转诊率、组合内就诊率和年人均门诊次数比较研究组签约居民转诊率2016年为9.03%,2017年为6.28%,减少2.75%;签约居民组合内就诊率2016年为82.25%,2017年为88.75%,增加6.50%;签约居民年人均门诊次数2016年为25.07次,2017年为18.12次,增加6.95次;对照组签约居民转诊率2016年为1.40%,2017年为0.70%,减少0.70%;签约居民组合内就诊率2016年为76.30%,2017年为80.53%,增加4.23%;签约居民年人均门诊次数2016年为22.94次,2017年为26.67次,增加3.73次。

2.3两组签约居民血糖控制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研究组血糖控制率2016年为39.24%,2017年为56.48%,增加17.24%;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2016年为3.66%,2017年为30.82%,增加27.16%;对照组血糖控制率2016年为23.08%,2017年为32.84%,增加9.76%;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2016年为4.90%,2017年为49.33%,增加44.43%。

2.4两组签约居民延伸处方数、人均累计门诊费和高血压控制率比较研究组延伸处方数2016年为1,2017年为136,增加135张;本团队辖区签约居民人均累计门诊费用2016年为3004.66元,2017年为2080.93元,减少923.73元;签约居民高血压控制率2016年为94.68%,2017年为97.75%,增加3.07%;对照组延伸处方数2016年为0,2017年为0,增加0张;本团队辖区签约居民人均累计门诊费用2016年为3967.06元,2017年为3852.30元,减少114.76元;签约居民高血压控制率2016年为35.27%,2017年为34.42%,减少0.85%。研究组2016年比2017年社区居民签约率增加1.90%;6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签约率增加15.60%;签约社区就诊率增加14.16%;签约居民转诊率减少2.75%;居民高血压控制率增加3.07%;血糖控制率增加17.24%;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增加27.16%;居民人均累计门诊费用减少923.73元。同一年份,以上各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向好的方向改变,除了2017年签约率和延伸处方数外,两组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例持续居高不下,对我国卫生事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慢性病种类增多和发病率明显提高,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严重,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剧[1-2]。以团队服务形式的家庭医生是社区服务的网络核心和灵魂,是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实施的一种健康教育管理模式[3]。家庭医生团队采用签约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服务,家庭医生团队至少由3~5人组成,一名全科医师、一名全科护士和一名公卫医师。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4],由于服务对象为社区居民,可以采用上门服务的方式,在给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医疗和康复服务的同时,也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5]。本研究基于标化工作量模式下,对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考核,从社区居民的签约率、签约社区就诊率、签约居民转诊率、签约居民组合内就诊率、签约居民年人均门诊次数、延伸处方数、本团队辖区签约居民人均累计门诊费用、签约居民高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等方面进行评估。同一年份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指标改变明显,除了2017年签约率和延伸处方数外,两组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2016年比2017年,社区居民签约率增加1.90%;60岁以上社区居民的签约率增加15.60%;签约社区就诊率增加14.16%;签约居民转诊率减少2.75%;居民高血压控制率增加3.07%;血糖控制率增加17.24%;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增加27.16%;居民人均累计门诊费用减少923.73元。

如何对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考核?国外采用基于绩效支付的方式,国内社区卫生服务起步晚,加之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家庭医生团队考核标准[6]。2013年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中指出,公立医院改革后分配模式将建立以工作量、人员成本和工作绩效为基础的工资总额核定办法。具体包括:在工作量统计时引入“标化工作量”(例如,1日床位量算3~4个工作量,1日急诊量算1.5~2个工作量等),便于统计医务人员的工作总量;将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费用控制和患者满意度等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收入分配的依据,使分配得以从注重收入转变为注重服务产出和绩效。本研究将基于“标化工作量”模式,应用于家庭医生团队考核,通过两年实践应用表明,该质量考核方案将家庭医生人员收入分配与考核结果挂钩,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调动了家庭医生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完善了社区的服务能力和功能,推进了家庭医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7]。对提高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师人员的服务质量,促进分级诊疗的顺利推行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成华,李菲,卓儒红,等.社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实践探索[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3):268-271.

[2]吴燕,赵燕萍,黄晓霞,等.家庭医生责任制下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5(13):1504-1509.

[3]吴军,徐蕾,陆吴,等.程家桥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1809-1812.

[4]张丽,霍敏俐,谢延,等.家庭医生在社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2):159-160.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北京:国务院,2011-11-04.

[6]王馨,余昌泽,王家骥.全科团队模式下绩效考核方法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941-2943.

[7]钟辉,高旭.基于团队作业的绩效考核结果的具体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8):14.

作者:陈史蓉①;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