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口腔疾病发病率高,就诊率低,社会急需应用型口腔人才为广大口腔患者服务。本研究着重介绍了高等口腔医学教育中临床胜任能力的培养问题与对象,仅就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为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教学改革
口腔卫生保健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和人民素质高低的指标之一。WHO将龋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据我国口腔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口腔疾病发病率高,就诊率底。牙医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急需应用型口腔人才为广大口腔患者服务。随着社会进步与区域发展对高水平口腔医学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培养既具备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口腔临床常见病及复杂病例诊疗能力和临床科学研究能力的口腔医学人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强调医学本科生培养改革。根据教育部“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教学内容,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口腔医学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本课题在以往“德高医粹”教学理念培养的基础上,着重强化学生临床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根据口腔专业学科要求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特色,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我院临床、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优势,加强临床技能培养平台建设,进行临床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促进口腔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仅对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
1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学院按照《全国口腔医学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依托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和天津市品牌专业,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在专业技能、医学基础、实践技能、沟通能力、自主学习等方面下功夫,强调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学院探索形成了“本硕融通,注重素质,加强基础,面向临床”的口腔医学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调整过程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实施优质在线开放医学课程建设计划,创新临床技能培训手段,大幅度加强模拟临床操作训练,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和操作规范化程度。多维度强化临床技能培训手段:增加早期接触临床及创新学分;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实践教学占总学时数比例由30%提高到41.2%,甚至《口腔修复学》理论与实验课时比达1:1.5;临床课程均有10%临床见习课时;按照基本技能训练(1~2年级)→临床模拟训练(3~4年级)→临床实训(5~7年级)的过程循序渐进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临床实习阶段保证学生诊治病人量及病种种类。
2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高度重视临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依托学院、医院合一体制的优势,鼓励临床教师积极承担并参与教学与科研项目,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人才引进和青年教师培养,有效提高师资队伍的医、教、研水平,建设了一支教师与医师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聘请医院临床技术优秀的主任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为本科生讲授临床课程。根据《天津医科大学新教师岗前培训实施方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各临床科室按年度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安排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新教师的导师。学院定期组织临床教师培训,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良好机会,每年选派中青年学术骨干赴国外著名大学研究院和学校(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访问交流学习,拓展国际视野和教学能力。学院还积极派出教师外出开会、学习、参加培训。注重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培训,每年学院定期组织临床教师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大赛,并培训和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国家及市级讲课比赛。近年来,我院已有3名教师获全国高校教师教课大赛一等奖,5名教师获二等级。口腔医学院也连续20年为年度表现优异的教师颁发学院教育奖,鼓励教师投入教学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成果显著。现有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学科评议组成员、天津市教学名师等一大批优秀教师。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入选天津市高校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发表学术论文435篇,教学论文7篇,其中SCI收录88篇;承担天津市教改课题2项,校级7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4部。
3临床实践能力平台建设
依托天津市口腔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针对临床技能培养的3个阶段,搭建了临床模拟仿头模基本技能实验平台、数字化虚拟导航培训平台和临床实习平台。口腔基本技能训练平台提供口腔各主要学科的基础技能培养条件,学生可在实验室仪器上进行系统的口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临床实训平台以学生临床胜任能力培养为先导,通过临床模拟系统基本技能实验室,循序渐进打牢口腔临床诊疗所需基础技能;采用数字化虚拟培训实验室,无需投入实验耗材,可供学生反复实训。实时监控系统跟踪学生操作过程并即时反馈问题,终末评价系统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引入考核评价体系,以达到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的标准化、同质化。临床实习阶段,依托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共有病床109张,综合治疗台227台,拥有牙科专用CT、曲面断层X光机、根管显微镜等先进的口腔诊断和治疗设备,年门诊量43万人次。科室设置齐全,病种及病人数量覆盖实纲要求,生均病床比为1:5,临床教学医院师资力量雄厚,充分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为学生完成实习所需提供有利保障。
4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学院建立了完善的临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校、院、室三级教学督导系统及联动机制;学生网络评教系统;学生信息员反馈系统;院领导查房、督导组督察等制度。教学办公室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反馈-整改-落实”,建立了闭环式的临床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图1),发现问题及时向科室及相关教师反馈,保障了教学质量。
5学业成绩评定考核办法
学院建立了完善学生实验实习成绩的形成性评价及终结评定体系,将形成性评价(如病例分析、病例讨论、文献查阅等,将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与终结性评价(包括出科考试和实验课结课考试)有机结合,采用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平时成绩与终末考试成绩占不同的权重。学院实行考教分离,根据实验实纲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与更新,临床实习出科考试采用与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接轨的三站式考核形式,通过笔试、临床操作、病例分析等考核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临床基本技能以及应急处理能力。
6解决教学中关键问题
6.1临床胜任能力的培养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胜任能力是医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医学生考评也应与此目标相一致[2]。我院以临床实际需求及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6.2搭建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平台借助临床教学模拟系统及虚拟教学培训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反复训练的条件;运用操作过程实时监控系统及终末评价系统,将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引入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往教师主观评价带来的偏差,以达到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的标准化、同质化。
6.3调整教学内容,强化临床实践环节增加实验课程学时;开设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实行临床带教老师与学生的一对一指导,学生参与科室业务学习及疑难病例讨论,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6.4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室开放;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义诊咨询服务;参加学术会议及继教项目;开设名师讲堂;学生随导师出门诊、参与临床课题研究等[3],多渠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7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
采用循序渐进、反复强化的临床技能培养模式,引入数字化、智能化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学生临床操作能力。以社会需求和临床胜任能力为目标,以提升临床实践技能及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按照基本技能训练-临床模拟训练-临床实训的过程反复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充分利用临床教学模拟系统及虚拟教学培训系统,使学生实训环境更接近临床实际;采用操作过程实时监控系统及终末评价系统等数字化、智能化评价设备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评价,避免人工评价带来的偏差,使评价结果科学、公平,有效提升学生临床操作能力的标准化、同质化水平。
8取得的成效
8.1培养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丰硕成果本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学生参加全国、华北地区、天津市口腔医学会、天津医科大学组织的根管治疗、排牙、牙周病例等技能大赛56人,获得奖项的12人。学生获得国家专利2项、校级优秀学位论文2篇;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天津医科大学大学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项目11项;“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及省市级学科竞赛获奖13项;本科生参与科研比例为26%,其中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0人。
8.2顺利通过专业认证,得到同行专家认可2013年,我院顺利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全体专业认证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定位科学,发展目标明确,教学条件达到教育部的要求。制定的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符合21世纪医药卫生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口腔医学高级人才的需要,构建以‘德高医粹,尚学笃行’的人文素质教育为载体的办学专业特色。”
8.3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得到用人单位认可毕业生学位论文合格率100%,就业率始终保持100%,天津市就业毕业生的主要就职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天津市口腔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80%毕业生已经成为当地医疗机构口腔专业业务骨干。许多毕业生顺利考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外著名口腔医学院校深造。全国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为93.3%。对105个用人单位进行满意度调查,用人单位医疗机构占总数的93.3%,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3.5%。问卷调查包括对毕业生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管理等综合素质总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各项评价在92分以上,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和好评。
总之,我院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培养模式的建立是根据教育部“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优选教学内容,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根据口腔专业学科特点,我院加强临床技能培养平台建设,构建了突出口腔医学临床实践特点的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胜任能力,为口腔医学专业“5+3”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我们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口腔医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棉华,何萍.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2):10-12.
[2]苏丹,刘秋颖,苏彦捷,等.临床胜任能力及其评价[J].医学与哲学(B),2012,33(1):1-3.
[3]乔峰,邓嘉胤,李宏捷,等.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科研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4):542-543.
[4]王虹,陈琪,朱滨海,等.构建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5+3+X”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4):11-15.
作者:邓嘉胤;靳趁心;乔峰;马丽;王鲲鹏;刘静;王鹏;张旭;李长义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