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伤口造口小组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伤口造口小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住院的伤口造口病人共156例,将上半年收治的78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下半年收治的78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建立伤口造口小组。比较两组病人伤口造口恢复情况、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伤口造口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伤口造口小组能够促进伤口造口病人恢复,有效降低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关键词:伤口造口小组;压力性损伤;临床护理
在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中为病人留置引流导管是常用的排出体内多余液体的方式,此时由于病人留置引流导管,其活动常可受限,需强制性卧床休息[1]。而此操作除对病人体位的限制外还对属于创伤性操作,病人可因造口位置护理不当而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而长期卧床对病人的皮肤也存在一定影响,是增加其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2]。为了进一步降低伤口造口病人院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我科室针对该类病人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通过建立伤口造口小组的方式来提高科室内护理人员的造口护理专业性与质量,从而提升病人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我院住院的伤口造口病人156例,将上半年收治的78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下半年收治的78例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40例,女38例,年龄17岁~83岁(50.4岁±33.2岁);对照组男41例,女37例,年龄17岁~84岁(50.7岁±33.4岁)。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选择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与院内护理;②病人在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未发生因病情恶化入重症监护科而无法观察护理效果情况;③病人对护理方法配合支持,并积极配合研究结果调查。
1.2.2剔除标准
①病人在他院接受治疗未收获良好效果后转入我院继续治疗;②病人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因疾病迅速恶化而转入重症监护科导致护理操作被迫中止;③病人在护理过程中表现出严重抗拒或拒不配合进行研究结果调查。
1.3方法
1.3.1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后观察、药物护理、疼痛护理、伤口与引流管护理等内容,均为伤口造口病人常规护理措施[3]。
1.3.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建立伤口造口小组,具体如下。
1.3.2.1建立伤口造口小组
从我院伤口造口需求高的科室内各选择1名高年资、责任心强的责任护士共24名成立伤口造口小组网络成员,从中选择4名专科经验丰富的网络成员设置为小组核心成员,选择我院伤口造口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为伤口造口小组组长,由组长带队进行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的风险综合性评估,并整理病例资料建立档案[4]。
1.3.2.2护理培训
由造口师对伤口造口小组进行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综合培训以及护理措施培训[5]。对小组成员进行逐一的压力性损伤评估表内容以及使用方法培训与锻炼,并对小组内成员进行压力性损伤知识、操作与评估表使用方法考核,要求每位组员必须通过考核方可继续进行研究。
1.3.2.3伤口造口护理
①术后观察: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人状态,除监测生命体征外还需观察病人的伤口、敷料与引流情况,如病人出现伤口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情况应高度怀疑感染,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并进行抗感染处理,如病人敷料变硬、变红、充水应注意伤口出血、渗血、渗液等情况,如敷料变硬可使用生理盐水逆行注射入引流管,若伤口出血、渗血或渗液禁止独自操作,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后按医嘱处理,如病人引流液中出现大片红染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说明病人体内二次出血可能[6]。②生活护理:伤口造口病人短时间内禁止下床走动,故其生活需要需在病床上完成,护理人员应正确指导并协助病人完成各项生活行为,如进食、清洁、排便等[7]。③伤口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为病人更换敷料并进行伤口周围清洁与消毒灭菌,每日检查造口部位情况,胶带是否松弛,引流管是否脱落等内容,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工作日记中。
1.3.2.4压力性损伤护理
①入院评估:使用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表对入院病人进行评估,从感觉、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状态、皮肤摩擦力6个方面进行评估,前5项分为4个等级分别设置为1分、2分、3分、4分,最后1项分为3个等级分别设置为1分、2分、3分,计算总得分,分值越高表明压力性损伤风险越低。总分23分,最低6分,15分~18分为轻度危险,13分~14分为中度危险、10分~12分为高度危险,<10为极度危险,根据评估结果以及病人以往损伤情况并结合病例基本资料为病人建立入院档案。
②制定护理措施:根据病人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级制定相应护理措施,评级分为4个等级,除注意病人衣物与床上用品柔软干燥,极度与重度危险病人每周进行3次风险评估,轻度与中度危险病人每周1次风险评估外还需进行分级护理。极度、重度危险病人1h询问病人1次是否需要更换体位。意识不清病人观察其皮肤状态,如出现皮肤发红、温度低、压痕等情况应进行翻身,每次翻身时按摩受压部位,4h进行1次艾叶水擦浴,擦浴后使用红花油使用手掌大鱼际呈向心性局部按摩以活血通经,后使用干爽粉进行均匀涂抹。如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则在清洗局部的同时注意及时更换尿裤,并使用干爽粉涂抹。中度与轻度病人由护理人员向其传递压力性损伤危害性与预防措施,在提醒与协助病人翻身与皮肤护理的同时传递相关护理方法与技巧,使病人及家属掌握基本压力性损伤预防与处理技巧。如病人已经出现压力性损伤可在无菌操作条件下使用生理盐水或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清洗,小创面时使用紫药水涂抹后外敷消毒纱布,创口较大时使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做清创,维持创面干燥,在病人同意下可使用中药生肌散与玉红膏外治。经中医辨证为气血虚弱病人可使用八珍汤内服,气滞血瘀病人使用托里透脓汤加减[9]。另外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植物油、富含植物纤维、富含维生素等食物。
③资料上交:要求每位伤口造口小组网络成员每日上交病人的压力性损伤重度风险评估表,并上交措施落实情况,便于伤口造口小组审核及指导。
1.3.2.5护理质量控制
伤口造口小组组长及核心成员每月15日与30日进行1次护理质量评定,评定内容包括压力性损伤高危病人档案建立合格率、Bra-den评估表上交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良好处理率、病人护理满意率。
1.4评价指标
①伤口恢复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的伤口恢复情况,病人不出现感染、大量出血或持续渗血、肉芽组织增生等异常症状时认为护理方法效果较好,反之则认为护理方法效果一般。②压力性损伤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压力性损伤情况,若病人不发生压力性损伤则认为护理方法效果较好,反之病人发生压力性损伤时认为护理方法效果不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伤口造口病人在院内住院病人中占据一定比例,而此类病人不论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均与普通病人不同,该种治疗为有创性治疗,且术中留置引流导管[10]。正是以上特点使得对该类病人的护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建立伤口造口小组,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性与针对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伤口造口小组的成员选择的均为我院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这就保证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护理人员进行伤口造口护理的专业性培训能够进一步强化小组的护理专业性与护理质量[11]。经统计发现,伤口造口病人中伤口并发症与压力性损伤较为常见,故对伤口并发症与压力性损伤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技能强化,通过密切观察、生活护理、伤口护理、压力性损伤评估、制定针对性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与制度的方法使护理人员对伤口并发症与压力性损伤护理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再加上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措施,使护理人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进行准确、科学、合理、精细的护理,是保证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病人伤口造口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建立伤口造口小组能够促进伤口造口病人恢复,有效降低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作者:李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