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学检验专业一体化教学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方案
1.1造就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必须要有一支博学多能、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熟练,既能“文”又能“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通过“走出去”即学院提供各种条件鼓励教师到临床医院进修、培训或访问,让教师走在医学研究的最前沿,学习新知识,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在走出去的同时,还可以“请进来”,即邀请行业专家来到学院对教师开展相关项目的指导,把其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与本校教师相互促进,形成互补,促进了教学和实践的结合。这样不仅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专业修养,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成为实践操作也过硬的“双师型”教师。目前我们微生物免疫组教师队伍95%以上达到了“双师型”的要求。
1.2以“能力为目标”、“就业为导向”整改课程内容本着以临床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岗位能力需求和相应工作任务的要求,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理论以够用为度。我们对《微生物学检验》教材的内容进行一定删改、编排并进行了模块化整合,将原有的《微生物学检验》课程设计为五大模块(即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和临床顶岗实践模快)和七大任务(即“培养基制备、制片、染色及镜检、细菌的分离、培养、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和细菌检验的商品化、自动化仪器的使用”),每个任务再分为几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既是一个学习情境,也是一个完整的单任务过程。
1.3理论教学的部分内容移入实践课中传统的《微生物学检验》授课时,常常将理论和实践分开讲,各自为政,互不干涉。这种教学方式讲授抽象的专业理论课,学生感觉较难入门,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在介绍每个细菌的形态特征鉴定时,内容多、学生感觉很枯燥,又容易张冠李戴;老师讲得也“累”,觉得自己的辛苦不被学生所接纳。而专业技能课,由于受到理论学习程度的限制,无法深入,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克服了这种教学的弊端,我们在教学计划里压缩了单纯的理论课,在学生实际操作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例如:做革兰染色时,课前让学生预习实验操作步骤,上课时教师只针对操作过程的一些注意事项加以说明,即让学生动手,观察完实验结果后,针对结果出现的问题再导入革兰染色原理、临床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1.4教学方法的探讨《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培养人的思想、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依据本课程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设计遵循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职业岗位训练,有效地培养职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我们根据所教模块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1.4.1理论教学方法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以问题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分析式、案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在介绍“常见微生物鉴定技术”这一章节前,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临床病例作先导自然引入,并提出当次课教学目标及思考题,然后老师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讲解,学生带着思考题认真听讲,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实例或临床病例分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重要微生物的检验采取案例教学法,如讲授“埃希菌属”这一节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先导入一临床案例“5岁男孩在随母亲旅游中,进食小店卖的水果沙拉,回家2d后,出现严重腹部疼痛等症状,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再提出问题“①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②此病原菌属于什么菌属?如何与该菌属中其他可引起腹泻的病菌相鉴别?”,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加以讨论。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当前的临床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近年来,不断有新的传染病出现,如近年对人类生命造成巨大威胁的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H7N9禽流感等。在教学中我们将相关内容在课堂上用微生物及免疫学的知识原理对学生进行讲解,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及信息量,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更觉得贴近实际而兴趣盎然。
1.4.2实践教学方法在《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使学生获取有关微生物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外,更应注重学生对微生物检验基本技能的获取。对实践教学我们首先重新组织实验教学内容:结合当地、当年、当时感染性疾病流行情况设计有关试验内容与环节,删除过时、陈旧、验证性实验项目,增加先进、实用、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其二,将课程内部的实验进行整合:将单一独立的小实验整合为系统连贯的大实验。如开设“细菌的培养与形态学鉴定”系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明确了微生物检查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其三,将实验内容与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如在实验教学中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肝。其四,根据专业发展动态更新免疫学实验内容。此外还增加了综合实训课程,在新建设的BSL-2实验中采取“分段实训,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通过见习、实训、岗前培训、顶岗实习,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
教学模式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环节,考核结果直接反映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成败。我们主要依据“理论+实践”双相考核模式为主,平时表现为辅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做法是将实践课考核与理论考试分开进行,总成绩为100%:其中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实验技能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
2.1实验技能课考核分为笔试、操作和平时实验三部分,各占10%。①笔试内容主要是有关实验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②操作内容为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中亲手操作过的、教学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③平时实践情况由实践课指导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练习、实践课态度和纪律等综合计分。
2.2理论考核主要包括考试成绩、作业质量情况、任务项目完成质量等。
2.3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学习活动参与情况、交作业情况、课堂违纪情况等。
3小结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形式,解决了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重复教学问题;而且能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科学、有效地融入生动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去,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理论和实训的兴趣。同时还突出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马小燕吴静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