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2014年第十四期
1方法
1.12011年上报方法护理部下达上报护理不良事件要求,各科室护士长每月将科室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对上报时间未做具体要求,未强调无惩罚性,对上报与否未建立奖惩机制。护理部每半年对全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反馈,分析过程中公开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科室,对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1.22012年上报方法(1)成立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和科室护士长等组成。(2)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订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在院内网OA系统可以下载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采取自愿、保密和非惩罚上报管理方式。(3)报告形式:①院内OA系统网络平台报告;②书面报告,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上报;③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紧急情况时使用。上报时间视情节严重情况而定: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必须立即报告;一般事件24h之内上报,特殊情形(如夜班休息、节假日等)且对患者伤害不大的,允许在72h之内上报。(4)护理部对报告的不良事件及时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不良事件的性质,对可能导致患者损害的立即给予参与、指导、帮助,同时制订整改措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各个科室,防止同类事件在不同科室及不同个人身上发生。(5)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护理安全工作会议,对各个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找出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订进一步完善的管理方法,对主动上报者给予适当奖励,年终对护理不良事件数及护理投诉次数进行汇总分析。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实施无惩罚性主动报告制度前、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护理投诉率、患者满意度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1年和2012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2012年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明显高于2011年主动上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说明主动上报意识明显增强。尽管2012年不良事件数高于2011年,但2012年同期入院例数多于2011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2011年和2012年各级护理不良事件分布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2011年和2012年不良事件0~Ⅱ级发生率分别为64.3%和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5.7%和13.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2011年和2012年护理投诉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2012年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2011年和2012年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度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2012年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实施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护士主动上报意识增强早在2008年卫生部推出的患者安全目标中要求对不良事件进行主动报告[5],但由于医院管理者管理理念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护士长和护士不愿意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且2012年以前本院护理差错管理方式主要是强制性的,至少是非自愿的,对差错事故的处置以找责任人为主,对责任人及科室进行相应处罚。根据护理部日常护理安全检查,全院不良事件发生率远远高于上报率。2012年以后本院利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为契机,医院管理者转变观念,重视患者安全文化建设,在全院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积极倡导非惩罚性护理安全文化,鼓励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患者造成的后果,经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对及时发现护理隐患从而避免引起重大护理差错的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相反,如果隐瞒不报,一旦在检查中被发现或被患者投诉,经查实后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相应处罚。由表1可见,2012年护士主动上报意识明显增强,全院护士对上报不良事件已很重视,鼓励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在本院已逐步为大家所接受。
3.2实现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客观对待护理不良事件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5月8日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中报道,在发达国家每10例患者中就有1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受到伤害[6]。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决定了护理人员比其他医务工作者更多地接触患者,即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三查七对”等制度执行护理工作,仍有可能出现一些护理不良事件[7]。护理作为高风险的行业系统,发生差错缺陷有时难以避免。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和《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明确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单纯是个人原因[8]。既然护理不良事件难以避免,且其原因复杂,那么预防、早期识别和有效管理不良事件就显得特别重要。本研究中,由于不良事件主动上报,2012年0、Ⅰ、Ⅱ级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增多,使大量安全隐患暴露出来,管理者及时采取预警机制和干预措施,致严重护理事故显著减少(表2)。因此,客观对待护理不良事件,及时识别工作中潜在的隐患,避免同类错误不断重复发生,实现了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3.3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促进了风险管理,确保了护理安全护理风险客观存在,具有不可避免性。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重视终末质量,质量安全要靠护理部及护士长督查。本院2012年实施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管理,消除了护理人员的顾虑,增加了护士自我质量控制环节,不仅可及时发现工作中疏漏的细节问题及存在的安全隐患,且能及时改正,使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更加细致到位,消除了不安全因素。同时,由于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护理部对不良事件能够及时干预,尽可能维护患者利益,为事件的良性转归提供了机会,为患者的救治赢得了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护理不良事件与201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动报告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风险进行了有效控制,保证了护理安全。
3.4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水平传统的护理管理往往用惩罚方法处理护理不良事件,导致个体发生不良事件后因害怕处罚而隐瞒不报[9],且惩罚缺乏公平性,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忽视整个事件过程中系统存在的问题。2012年采取主动报告的方法后,医院从管理体系、运行机制、规章制度及流程上进行有针对性持续改进,提倡非惩罚性、不针对个人的报告环境,鼓励员工积极报告威胁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这充分调动了护士的自我质量安全管理意识,由原来怕出错到现在积极思考潜在的风险因素,预防可能出现的差错,增强了护士对风险的识别及防范能力,较好地控制了各科室不安全因素和不规范行为。同时,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学习,使其认清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流程的重要性,工作中加强现场管理,注重环节质量,促进护理人员逐渐培养出严谨的工作作风,理性对待工作中出现的疏忽。由于各科室及时上报,护理部第一时间掌握了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全院各科室加强防范,对预防护理事故、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护理部和大多数科室运用PDCA循环进行不良事件的分析和改进,保证了护理安全与质量。通过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实践,本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已收到明显成效,护理差错事件明显减少,护士的风险意识增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3.5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是营造医院安全文化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保障通过无惩罚和自愿上报不良事件,护士愿意暴露更多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发现造成不良事件的真正原因,以便从别人的错误中不断学习,从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无惩罚不是绝对不惩罚,它的底线是护士并非有意犯错[10],对于故意违反规定发生的不良事件,则应采取严格的问责制。管理者及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及时改进及优化系统流程,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护理活动中,摒弃以前的“责备与羞辱文化”[11],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自律性和工作责任心,逐步构建一个积极的安全文化氛围,实现缺陷分享。对医院制度的完善、员工教育及患者安全措施的实施,降低了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住院患者明显增加,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的运用可明显增加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提高,从而维护和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赵红聂勋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护理部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