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武术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对学业紧张的心理压力,而武术运动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缓解这种精神上的压力,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武术在民间具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武术运动属于我国人民在社会的长期实践中,经过长期积累的一项文化遗产,武术运动不仅仅是能够强身健体,更加能够帮助学生释放学习中的紧张压力,增强心理上的承受额能力,健全心理上的意识。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武术运动在大学生心理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来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探讨武术运动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并且就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对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武术运动大学生心理影响
武术运动拥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原始时代,在原始时代中,人民就已经开始通过各种原始型的武器与野兽进行斗争,开始是为了进行自我保护,后来是为了通过这种手段,获取生活的资源,到了最后来,人们为了争夺争夺的财物,从而建立了更多富有杀伤力的武器,这样的行为让人们在战斗当中逐渐积累起了一定的格斗技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运动作为一种民族遗产被加以继承,并且通过整合来进行了提高,许多体育学院都把武术运动作为了教学的一项科目来进行传授,让武术成为了一种强身健体和调节当代学生心理压力的一种教学手段,还可以使当代大学生对武术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这项历史文化遗产有更多的了解。
1武术运动自身的特点
1.1武术运动具有格斗性
武术运动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动作上的攻防技能是它的本质,基本上是一致的,从体育的教育观念出发,以不伤害对方作为原则严格地把握了尺度,比如散打等武术运动,以中国武术特有的表现形式出现,虽然在拳风和套路中有所不同,但是其共同特点都是以攻击和防守作为套路技能的基础,虽然在一些套路上有所变化,但是从内在含义上说,一招一式的表现,仍然是武术套路技术上的核心。
1.2武术运动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色
武术运动开始要求的是体型上的标准,其次是整齐划一的规范,这也是当代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的内在,就是指从人的精神、意识以及气息上的体现,外在是指人体的手,眼,身,的活动体现,比如,拿太极拳来说,要求的是意识上的连贯动作,如果是形意拳,讲究的就是需要,内三合,外三合。武术运动上,套路的演练重点要求把内在的精气与外部的动作紧密相结合,必须做到呼吸步伐一致,从这一点上来看,这种特色表现了中华武术运动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历史上长期的不断演练,让中国古代的一些其他领域受到了影响,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气质风格的一种运动形式。
1.3武术运动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运动所包含的练习内容形式属于多样化,不同的内容形式,都具有不同的练习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年龄段,对其动作结构和技术风格都是有相似之处的,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等要求来适应,一些人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来进行选择,与此同时,武术运动在外部选择上,不受时间和季节上的限制,这种广泛的适用性,给人们能够良好的开展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支持。
2武术运动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段已经进入了青年期,身体与心理上的平衡正在进行日益完善,走向成熟发展期,但是根据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年龄仍存在许多的不稳定,不成熟,不平衡等特点,根据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的社会变化,以及学习上方面的压力和家庭贫困带来的差距、心中有所焦虑问题,十分严重。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运动教学的模式,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就拿太极来举例,太极拳属于一种讲究内修的运动项目,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就是指心静与体松,心静主要是指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以此保证能够集中注意力,可以通过太极拳学习,帮助学生消除烦恼,走出困境,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变更强,让学生平和地面对日常出现的一些事件,太极拳作为一项讲究内在的武术运动,与其他激烈的运动项目比较,少年拳、初级拳、长拳等武术项目均比较大需要付出的运动量,太极更接近于日常的生活运动,所以比较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通过对自身身体素质的加强,武术运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更积极地面对未来,在心理承受方面,能承受更多的压力,在性格上,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比如在散打运动中,大学生经过基本功方面的训练,练就了坚韧的性格,对心理素质强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散打训练中的一些加难训练法,在技术方面与负荷方面加大了难度,从多方面的视角来看,这种模式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体力和忍耐力以及心理品质上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散打训练中包括的思维训练法,就是武术文化中的想功,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叫它念力上的训练,其是学生对攻防格斗技能在意念方面的训练,思维训练,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心理承受方面的训练,在武术运动的日常训练中,情感方面的体验比较多,比如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曲折等,从价值的角度来说,武术运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利于自我调节心理承受能力上的培养方法。
2.1武术运动能够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人格方面的健全,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学习武术运动,首先要记住的就是武德两个字,所说的武德,就是武术道德,指的是学习武术运动的人,应当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必须要具备的武术品质,对于武德的根本要求,就是应当崇德尚武,所谓的崇德尚武主要表现在“礼、义、信”等方面,对于学生提出要有广博的爱心,要信守承诺,要具备见义勇为的品德,这些品德对于现如今的大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品德,更是一个人身心健全的体现,许多人在生活当中,对于承诺不太注重,经常性的不守承诺,还缺乏爱心,以至于得不到周围其他人得认可,在生活中遭到他人的排斥,自身方面产生了自卑,苦闷的不健康心理,导致因为身心上的不健全,影响了以后的生活和发展。通过武术运动方面的学习,以武德思想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见义勇为、敢于跟违法行为做斗争的性格,经过实践调查,我们发现,经受过武术运动教育的学生,在组织纪律遵守方面远远高于,未经受过武术运动教育的学生,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有许多经过武术运动训练的人,他们不仅能够遵守规章制度,还经常能见义勇为,碰到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关键时刻能够做到挺身而出,进行阻止,从当代大学生的整体来看,大多数的学生都过分突出自我,一切行动以自身的利益为基础,面对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所以说,武术运动中武德的训练,能够弥补和完善学生的这种不健全心理。
2.2武术运动帮助大学生寻找自我意识
所谓的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对自身的状态的认识和对他人关系的认识,所谓的自我意识是指自身方面的认知、体验以及控制三方面的组成,经过许多调查发现,经过武术运动方面的训练,能够帮助大学生完善自身的自我意识,现在许多大学生比较独立自我。但是,还有一批人拥有很严重的从众心理,经常对自己做的事情,没有信心,在一些需要完成的事情上,对自身的要求比较低,仅仅是不受到批评就好,更不要提什么突出,像这一类人可以通过武术运动方面的学习,来改善自身的缺点,在武术运动对抗中,能够让一些平时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利用自身学习的格斗技能,躲过对方的进攻,并且能够击倒对方,从结过上来寻找到自身缺乏的自信,以此来摆脱自身的自卑心理,当然,在武术运动格斗得过程中,也学生会经历失败,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失败,总结出经验,能够重新审视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可以给自己找到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位,在格斗得反复击打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找回自身得意识,改善盲目附众的心理,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胜不骄,败不馁的感悟,在武术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保证身体得到了有效的伸展,身体的各项机能得到了锻炼,促进了血液上的流通,能让大学生在平时处理日常事务时,能有拥有稳定的情绪,以及饱满的精力,面对其他事情,能够有一定的耐心,可以从中寻找到兴趣,在解决困难问题时,做到毫不畏惧,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解决,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信心,还寻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之前的自卑以及自傲等不良性格得到了改善,使形象气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在武术运动格斗对抗方面,实战的训练,当中的娱乐跟趣味,都有一定的解压作用,能帮助学生进行放松,消除一些害怕等心理,接触对某种事物或者某个人的恐惧感,从根本上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方法,无论是武术运动学习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解脱,以此获取更大得自信心,能够更好地去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就业上的压力都特别大,如何正确地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上的阴影、调节好心理上的疑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是当代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武术运动作为当代体育的一门课程,一些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武术运动者在心里健康方面,总体水平高于平时不进行武术运动的大学生,大学生长期得坚持武术运动训练,能够保证心理达到健康的水准,对其心理健康方面上发挥了很大的调节作用,给予大学生很多帮助,在体质方面,强化了大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总而言之,武术运动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不但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在精神上的追求,还能更好地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性,为社会的未来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劲松,李玉玲.高校武术公开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3):42-43.
[2]徐宝忠.武术运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搏击,2012(6):254-257.
[3]林如峰,叶石生,白波.医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2):128-130.
[4]刘家河.武术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武术科学,2013(8):182-187.
[5]刘晓红,李治化.北京某功能社区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社会心理医学杂志,2013(9):142-153.
作者:武启凡 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