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护理对精神分裂症体质及生活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控制体质量增长的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量、BMI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体质量、BMI及SQ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BM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QL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的过度增长,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综合护理干预;体质量;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9/10万,该病病程较长,需长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agents,APS)维持治疗[1]。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药源性体质量增长,增加了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恶性肿瘤的风险,而且还会打击患者自信心,降低服药依从性,延缓疾病康复,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临床医务人员未足够重视患者体质量过度增长对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临床医务人员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不断探索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药源性体质量过度增长,以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观察针对精神分裂症超重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体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精神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服药后体质量明显增加,体质量指数(BMI)>25kg/m2,排除有肥胖家族史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3岁~51岁,平均年龄(33.73±7.62)岁;病程6个月~24个月,平均(13.16±4.96)个月;服用奥氮平11例,利培酮8例,氯氮平6例,齐拉西酮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7岁~52岁,平均年龄(34.36±5.91)岁;病程8个月~22个月,平均(12.96±4.43)个月;服用奥氮平10例,利培酮7例,氯氮平7例,齐拉西酮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如进行用药指导、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指导等。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体质量控制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心理认知干预。评估患者及家属对药源性体质量过度增长的认知,了解患者日常行为习惯,分析患者错误思维及不良行为模式产生的原因,采取正向引导、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以此为指导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持续强化干预,及时解答患者、家属的疑虑,采取鼓励、表扬、倾听等方式消除患者消极情绪,激发患者参与的主动性。动员患者参与集体活动,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和自信心。②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BMI水平、日常活动量计算患者每日适宜热量,轻、中度女性肥胖患者每日热量摄入在1400~1800kcal,男性1600~2100kca1[3]。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调整膳食结构,以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主,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鼓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③运动干预。由工娱护士和康复师带领,指导、督促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运动项目主要包括做集体有氧操、慢跑、打太极拳等,每次20min~30min,以不感疲劳为宜。运动时,有专门的护士负责记录患者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根据患者体质量的变化调整运动量。④定期随访。通过电话随访,及时了解患者体质量控制情况、疾病状态及生活方式,不断强化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及良好生活行为的持续实施。
1.3评价指标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及6个月后的体质量、BM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价[4],该量表含心理社会量表、动力/精力量表、症状/不良反应量表,共30个条目,总分0~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体质量、BMI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体质量、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BM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2组SQLS评分比较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社会量表、动力/精力量表、症状/不良反应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社会量表、动力/精力量表、症状/不良反应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见表2。
3讨论
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大量应用,其所引起的药源性体质量过度增长问题已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其原因考虑为抗精神病药物对组胺H1受体、5-羟色胺2C受体和胆碱能M3受体的影响有关[5]。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源性体质量过度增长,增加了其他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及疾病负担,降低了生活质量。为此,加强护理干预控制患者体质量过度增长十分关键。当患者错误地认为抗精神病药物会不可避免增加体质量,势必会降低治疗依从性,不利于疾病康复和患者早日回归家庭、社会。因此,早期进行心理认知干预可以改变患者、家属的错误认知,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提高治疗依从性;设立体质量控制目标,有利于提高参与的主动性。抗精神病药物会普遍增强食欲,导致过多的热量摄入,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饮食结构、BMI、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并合理分配到三餐中,有利于减少热量的过度摄入。精神分裂症的镇静治疗会导致患者活动量减少,通过指导、督促患者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充分增强脂动员,抑制机体脂肪堆积。长期随访可及时了解患者体质量控制情况,针对性调整饮食、运动方案,提高干预的可持续性。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本文观察组患者体质量、BM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QL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家属的认知,提高饮食、运动干预的有效性,从而有效控制患者体质量,改善其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的过度增长,增强患者自信心和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叶郁葱,冯燕,邱娟红,等.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1,17(7):1-2.
[2]许艳红,郝苏怡,张亚东,等.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及临床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21-22.
[3]丁国安,薛士健,梁绍才,等.电针治疗精神药物所致肥胖症81例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2008,39(1):34.
[4]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2005:137-139.
[5]王红,于纪泽,张芸.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心性肥胖发病率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48-50.
作者:许媛媛 单位: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