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效果范文

浅谈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效果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效果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中药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失眠患者,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特征进行辨证分型,给予相应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20~40岁、脾胃不和型和心胆气虚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整体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87.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可有效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关键词:失眠;针刺;中药失眠

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不寐”的领域,又称为“不得卧”,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以入睡困难或难以保持睡眠状态,引起睡眠时间不足为特征的疾病。西医学上又称为入睡艰难和睡眠障碍,常见于神经衰弱、焦虑症等疾病。西医治疗失眠容易使患者形成对药物的依赖并滥用。祖国医学中,针药联合对失眠患者疗效颇佳,且副作用小,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收治的40例失眠患者的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门诊治疗的40例失眠患者,男性13例,女性27例;年龄21~89岁,20~40岁患者13例(32.5%),41~65岁患者19例(47.5%),65岁以上患者8例(20.0%)。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1]制定: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月以上;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排除嗜睡、精神障碍及不愿意加入此研究者。

1.2病情分析

40例患者中肝火上扰型者9例(22.5%);痰火上扰型者7例(17.5%);心肾不交型者16例(40.0%);脾胃不和型者4例(10.0%);心胆气虚型者4例(10.0%),其中以老年性心肾不交型患者最为多见。辨证分型:失眠的病因极其复杂,具有多样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外感六淫、情志失常、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病后体虚。具体中医分型如下,①肝火扰心型: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②痰热扰心型: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③心肾不交型: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数。④脾胃不和型:不寐,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⑤心胆气虚型:不寐,多噩梦,易于惊醒,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1.3方法

1.3.1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临床以督脉、手少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进行施治。主穴:百会、安眠、印堂、内关、神门、照海、申脉。随证配穴:脾胃不和型加足三里、胃俞、脾俞;痰热扰心型加丰隆、三阴交;心肾不交型加三阴交、涌泉;肝火扰心型加太冲、合谷;心胆气虚型加心俞、胆俞[2-3]。针刺方法:用75%酒精棉球消毒针具、穴位,选取28号0.25×25mm~0.25×50mm华佗牌一次性无菌不锈钢毫针。手法:针刺常规穴位时可行平补平泻手法,申脉穴行捻转泻法,照海穴行捻转补法;针刺背俞穴时须注意针刺的深度、角度、方向,以避免刺及患者深部脏腑而引起危险;印堂穴可行持续行针刺激,余穴常规针刺,令患者有较强针感。针刺后每次留针时间为30min,期间15min行针1次,行针手法同上,缓慢出针,出针后紧按针孔。1次/d,5次/周,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

1.3.2不同分型患者的中药疗法。①肝火扰心。治疗原则:清肝泻火、宁心安神。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柴胡、当归、龙胆草(酒炒)、山栀、黄芩、白芍药、木通、连翘、车前子、滑石、夜交藤、远志、茯神、牡蛎。②痰火扰心。治疗原则:化痰清热,利湿和胃。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半夏、竹茹、陈皮、茯苓、枳实、茯苓、大枣、生姜、黄连、炙甘草。③心肾不交。治疗原则:滋补肾阴、清心降火。方药:酸枣仁汤加味,酸枣仁、甘草、川芎、茯苓、知母、夜交藤、生地、山药、首乌。方中首乌具有肝肾毒性,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及时间。④脾胃不和。治疗原则:和胃消导,化痰清热。方药:宜用归脾汤加味,白术、当归、黄芪、茯苓、酸枣仁炒、远志、龙眼肉、人参、木香、炙甘草。⑤心胆气虚。治疗原则:益气养血,化痰宁心。方药:十味温胆汤加减。

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不同年龄、不同分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和中医失眠症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判定:治疗4周末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减分率≥75%,失眠症状明显改善为临床痊愈;减分率50~74%,失眠症状基本改善为显效;减分率25~49%,失眠症状减轻为好转;减分率≤25%,失眠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1-无效率。

2结果

20~40岁、脾胃不和型和心胆气虚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整体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

3典型病例

王某某,女,69岁,离退休人员,于2016年11月3日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就诊,患者自诉近5年余夜休差,需依靠百乐眠入睡,睡眠时间短,夜间平均可休眠3~4h,且易醒,梦多,夜间盗汗,平素全身乏力,伴有间断性头晕,无眼前一过性黑矇、视物旋转,偶有耳鸣,腰部酸痛不适感,双下肢沉重、怕凉,纳食一般,大便次数少,2~3d一行,夜尿频。舌质淡红,苔黄厚,脉细数。西医诊断:失眠;中医诊断:不寐(心肾不交型)。按以上针刺选穴进行施治,采用以上行针手法,并口服中药汤剂酸枣仁汤加减以滋补肾阴、清心降火,具体组方如下:酸枣仁18g、甘草4g、知母9g、茯苓9g、川芎9g、肉苁蓉9g;1剂/d,400mL/次,晚饭前服用。隔日再次治疗,患者自诉睡眠时间增长,连续治疗1疗程(15d)后,患者服用百乐眠药量逐渐减少,上述症状皆有好转。上述病例,患者系老年女性,久病耗伤阴津,郁郁不得解,久之郁而化火。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心肾不交是由于心火亢盛、肾水亏虚,肾水不能上炎,心火不能下降。因而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又因耳为肾之窍、腰为肾之府,肾精不足故腰部酸痛不适、双下肢沉重、耳鸣;肾气不足,膀胱固摄功能减弱故出现夜尿频;肾阳不足,温煦功能减弱,肠胃因寒,邪凝滞以致大便秘结不通。针刺:阴阳跷脉主寤寐,司眼睑开阖,阴跷照海膈喉咙,申脉阳跷络亦通,照海申脉二穴合用可使阴阳平衡而安心神;神门穴可安定心神;安眠穴为失眠常用效穴;印堂入络于脑,可宁心定志;心肾不交型失眠加内关、涌泉,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通于阴维脉,阴维脉为诸阴经交会穴,可引阳入阴,有助于安神,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可引火下行,滋补肾水。方药:方中酸枣仁,性平味酸,柔肝养阴,滋阴宁神为君药。茯苓宁神定志,知母清热泻火,以助酸枣仁安神除烦之效,为臣药。川芎调养肝血,舒养肝气,为佐药。甘草和中而调诸药为使药。老年女性肾水匮乏,加之肉苁蓉温肾益精,以医治患者便秘症状。全方配伍,共行宁心定志,养血清热之效。肝血得补,虚热得清,则烦除寐安。

4讨论

结果显示,20~40岁、脾胃不和型和心胆气虚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整体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87.5%。患者中中老年患者数量较青年患者数量多,可知老年正气亏虚,容易为病邪所侵犯。65岁以上的患者病情改善缓慢,难以恢复,由于患者年老体虚,机体内部正气较弱,祛邪无力,当邪气侵犯时则正邪相当或邪强正弱,故病程时间长,病情反复,预后较差,即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4]。而青壮年处于机体生长阶段,身体健壮,精气充足,机体正气旺盛,正邪相争时正进邪退,邪去病除,在恢复上效果显著且快速,体现《黄帝内经》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中心肾不交型患者数量最多,其次为肝火上扰型,可见情绪对患者有巨大影响[5]。女性的数量明显多于男性,并且更易受到情绪影响,体现了“女子以肝为先天”,在治疗上采用舒肝可获得更好的效果。失眠的治疗中,患者首先应自我调整,从思想、生活习惯着手,使生活规律、减轻思想负担,适度运动,提高生活品质。在针药治疗失眠中,需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精神科学会.CCMD-2-R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2]钟海平,张光霁.失眠的病因与发病机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307-308.

[3]杨骏.针灸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刘海燕,王晗,张彪,等.养阴清热法治疗老年人失眠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85-86.

[5]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12.

作者:段建强1,2;张磊3;蘧建行1 单位:1.西安中医脑病医院,2.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华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3.西安市长安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