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范文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广西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四期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咳嗽”范畴,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指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除以上症状外还伴喘息,听诊可闻及哮鸣音。随病情发展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疗效,止嗽散、清气化痰丸是治疗咳嗽的经验方,本研究运用止嗽散合清气化痰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0例,并设西药常规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80(60.3±8.2)岁;病程12.0±3.2年;有吸烟史1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5~83(57.6±7.8)岁;病程11.3±2.8年;有吸烟史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中“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诊断要点: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它心、肺疾病时可确诊,如每年发病时间持续不足3个月但有X线、呼吸功能等辅助检查支持,亦可诊断。

1.3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等;②鼻后漏滴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其它疾病;③有过敏性疾病;④正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治疗。

1.4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抗感染、化痰、平喘治疗。口服头孢克洛缓释片(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30904),每次375mg,每天2次;氨溴索口服液(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批号:1308226),每次10ml,每天3次;伴有喘息者加服特布他林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01079),每次1.25mg,每天2次。

1.4.2观察组予止嗽散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基本方:桔梗10g,紫菀10g,荆芥6g,百部10g,陈皮10g,白前10g,甘草6g,胆南星10g,半夏10g,苦杏仁10g,枳实10g,瓜蒌仁10g,茯苓10g,白术15g。随症加减:喘息明显加苏子10g、桑白皮10g;咽痛加牛蒡子10g、射干10g;痰粘难咳者加厚朴10g;胸闷不舒者加浙贝母10g;口渴心烦者加石膏20g、黄芩6g;痰黄而多者加鱼腥草15g。每天1剂,水煎取汁400ml,每次200ml,2次/天。两组服药期间注意避风寒,忌辛辣食物及其它药物。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5疗效标准[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呼吸功能基本恢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改善,呼吸功能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呼吸功能未好转,甚至加重。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3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原因为[1]:①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容易致病。②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③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粘液分泌增多而感染。④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其表现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中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范畴[3],咳嗽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

《素问•咳论》认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又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肺脏受邪以及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咳嗽的发生,对咳嗽的分类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等五脏咳,胃咳、胆咳等六腑咳。《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还有风咳、寒咳、支咳、胆咳、厥阴咳等。明代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医学三字经》曰:“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由此可见咳嗽病因一是外感六淫之邪,二是脏腑之病气,均可引起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慢性支气管炎病位在肺[4],病程缠绵,迁延日久,则脾肺两伤。脾虚则湿困中焦,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养肺,聚生痰浊,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治疗以宣肺利气、化痰平喘、培土生金为原则[5]。本研究方中紫菀、百部、胆南星为君药,皆为止咳化痰之要药。桔梗开宣肺气,白前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相得益彰。瓜蒌仁宽胸,苦杏仁利肺气,荆芥疏风解表,陈皮、半夏理气、燥湿、化痰,白术补气健脾,茯苓健脾渗湿,枳实除胸胁痰癖,甘草缓急止咳,利咽喉。全方共奏宣肺利气、化痰平喘之功。总之,止嗽散合清气化痰丸随症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标本兼顾,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张炜 袁福宁 陈云龙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