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影响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发展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6年2~7月在本市中心血站参与无偿献血者12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愿意继续献血者占62.9%,不愿意继续献血者占37.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及献血知识是影响再次无偿献血的重要因素。结论:要增加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比例,需要根据影响再次献血的原因,增加献血知识以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以发展更多的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
关键词:
无偿献血;再次献血;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临床用血量逐年上升,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多次献血者属于低危献血者,从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是血液供应足量和安全的重要保证[2]。为此,通过对本市2016年2~7月参与无偿献血的1198人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不断改进,为献血者提供更优质服务,能够提高再次献血率,从而发展相对稳定的献血者队伍,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发展。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2~7月在本市中心血站参与无偿献血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每个月抽取200例,共1200例进行问卷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调查内容包括无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对献血知识了解程度及其再次献血的意愿等。表示愿意继续献血者设为观察组,表示不愿意继续献血者设为对照组。
1.2调查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本单位预调查后再修改完善,调查内容包括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献血意愿,无偿献血次数,献血知识了解程度,献血服务质量,献血宣传途径了解,献血过程感受,献血满意度等。现场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血站工作人员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并检查有无缺项或者漏填,严格把控问卷质量。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统计指标进行全面的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构成比是否有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再次献血行为的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分析
本次共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8份,有效率99.8%。其中男性840人,女性358人。表示愿意继续献血者753人,占62.9%(观察组),表示不愿意继续献血者445,占37.1%(对照组)。常住人口907人,占75.7%,流动人口291人,占24.3%;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者865人,占72.2%,其余为333人,占27.8%;献血次数为首次者783人,占65.4%,2次及以上为420人,占34.6%;企事业单位、学生及工人为913人,占76.2%,农民及其他职业者285人,占23.8%。献血知识掌握较好者797人,占66.5%,不熟悉者401人,占33.5%;对献血服务较为满意者788人,占65.8%,不满意者为410人,占34.2%。
2.2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和文化程度对于继续献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3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愿意继续献血作为应变量,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对再次献血的影响较大(OR=2.013),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献血知识掌握情况也是影响献血者是否愿意继续献血的主要因素。见表2。
3讨论
研究表明招募新的献血者献血的成本远高于原有献血者再次献血成本,而且固定献血者的传染病感染率均低于新献血者[3],因此,采供血机构应充分认识建立相对稳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虽然公民无偿献血意识不断加强[4],但仍存在多种因素影响无偿献血者的再次献血意愿。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62.9%表示愿意继续献血者,37.1%表示不愿意继续献血。对无偿献血者的再次献血意愿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和献血知识掌握等也有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献血者的年龄大多集中在18~35岁,青壮年参与度高,这与我市近几年的宣传工作有关,增加了高校的献血宣传力度。另外年轻群体身体素质更好,对于无偿献血的了解及认知度高[5]。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长者生理机能减退,同时家庭、生活、工作等方面承受的压力增大,这些都会影响再次参与献血。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再次参与献血者显著高于女性,这主要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比如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等特殊情况会暂缓献血,与其他结果研究相似[6]。从教育程度来看,参与献血者教育程度主要为大专及以上人群。无偿献血很大程度有赖于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及政策的了解,具备较高教育程度者对无偿献血知识掌握较好,接受程度较高,更容易参与到无偿献血中来。同时这也反映我们可能对于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宣传不足,应该增加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及相关的资料。从居住情况来看,结果显示常住人口工作、家庭相对固定,比流动人口更容易接受和参与无偿献血,并且容易再次献血,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7]。从职业角度分析,献血者主要以事业单位职工为主,这可能与市区的企事业单位人群较多有关,而且随着与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增加,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组织员工参与献血。另外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事业单位职工群体整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于无偿献血的宣传接受认知程度更容易[8]。这部分人群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容易再次召集,是重点目标人群。所以,如果有针对性地、持续巩固相关人群的密切联系,定期进行无偿献血宣传,能够更好地建立一支稳定的献血队伍。
4建议与对策
4.1落实献血相关政策
为了消除顾虑,提高促进献血者的参与度,采血机构应该保障参与无偿献血者相应的权利,比如献血者的知情权,受奖励的权利,保护个人隐私权利,为参加献血提供免费体检的待遇等。最重要的是能够落实关于献血后家人可以免费用血等相关政策,促使更多人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来,并且能够激励已献血者再次参加无偿献血[9]。
4.2加强宣传工作
目前使用较多的宣传手段主要为公益广告、献血点海报等,内容和形式比较匮乏,很难引起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群的关注[10]。血站应该要提高宣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各人群的特点和根据城乡和农村的特点来制定传播策略,将传统和现代的宣传方式相结合。民众普遍害怕献血的安全性及对于健康的影响,因此献血机构宣传内容包含相关的无偿献血常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相关工作流程、献血者的权力及义务等内容[11]。血站工作者应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增加宣传册、宣传栏、献血知识讲座等方式,以宣传与教育相结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7.10亿,而我们利用网络新媒体的无偿献血宣传是缺乏的,这也导致一些虚假错误的无偿献血报道流行,让大家对无偿献血有了负面的认识。因此今后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中,应多关注新兴媒介的作用。可以利用政府网站等进行专题报道宣传,开设互动交流栏目;增加微博、微信[12]等新的网络媒介,让更多人关注无偿献血事业,壮大广大的无偿献血的队伍。
4.3提高献血服务的质量
不断提高献血服务质量[13],树立血站良好形象,保持无偿献血的健康持续发展。无偿献血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实际是献血者满意度提高的过程。本次调查中,无偿献血者认为献血服务质量影响是否愿意再次献血。分析原因主要是血站工作人员态度是否友善耐心、技术是否熟练等方面。血站应该引进服务的观念,应以无偿献血者为服务对象,让优质服务贯穿献血者政策咨询、招募、宣传、过程、关爱等各个环节,重视献血者的感受,接受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血站应创建舒适安全的献血环境,加强培训工作人员采血技术,在献血过程中和献血者良好的互动,注意观察献血者的反应和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头晕等不适情况,及时给予处理和安抚。还可以通过设立较多的采血点方便献血,缩短采血时间,简化献血流程。从献血者的角度考虑,让献血者享受整个过程,人性化服务,营造和谐的氛围[14]。另外完善献血后的回访服务对于增加再次献血率有一定的帮助[15],包括电话回访、献血后献血者满意度调查[16]等,以保持与献血者的紧密联系。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不断努力,通过相应的改善策略,实现无偿献血工作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萍,段立中.我院临床用血合理性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7):134-135.
[3]吴晓东,霍志强,安淑萌.谈无偿献血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导报,2007,4(5S):76-77.
[4]王玥琳.浅议无偿献血招募工作[J].中国输血杂志,2012(s1):22-23.
[5]闫文菊,刘玉乔,宋任浩.石家庄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知识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3,26(11):19-21.
[6]王英,李改军.嘉峪关市暂缓献血原因分析及回归献血招募策略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3):318-319.
[7]刘佳,李兵,林武存.对无偿献血宣传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7,36(7):670-670.
[8]曾艳清,罗贤瑞,肖水源.影响株洲市居民再次献血的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2):144-146.
[9]陈璞,陶红兵.无偿献血次数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6):421-422.
[10]陈兴智,李聚林,许建荣.无偿献血宣传模式及展望[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1,24(3):366-369.
[11]邓硕曾.血液保护与安全用血[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1,32(1):3-5.
[12]陆韬宏,孟妍,张晰.微信公众平台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中的运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902-904.
[13]高炳谏,李惠玲,廖小凤.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在献血者招募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8):154-155.
[14]李秋亚.浅谈如何提高献血服务水平[J].甘肃科技,2014,30(1):137-138.
[15]陈书芳,张美萍,张孟尚.探讨献血后服务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2):172-173.
[16]王飞,魏增慧.服务型招募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2):160-161.
作者:程丽娜 单位:河源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