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胆道镜应用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切口感染率、结石残留率也显著减少(P<0.05),但两组胆道的感染、出血和胆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临床上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逐渐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关键词】老年肝外胆管结石;胆道镜;腹腔镜;手术
目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物质摄取增多,胆石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文献报道人群胆石症发生率高达8.9%-30.4%[1]。肝外胆管结石为常见的一种胆石症,若患者病情未及时治愈,可导致胆汁淤积,引起胆管感染,病情迁延可引起慢性肝纤维化。临床治疗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开腹胆管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但患者尤其是老年(≥60岁)患者基础疾病较为常见,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由于组织创伤过大,术后恢复较慢[2]。因此,针对老年患者,改进手术技巧、选择术后恢复快、微创技术特别重要[3]。近5年来,我院开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肝外胆管结石,与同期传统开腹手术疗效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6例超过60岁的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我院2013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年龄60~83岁,平均(68.2±6.7)岁;男性51例,女性45例。术前均经影像学(腹部B超、腹部CT或MRCP等)检查,96例患者均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81例,11例为单纯胆总管结石。按照手术治疗方式,96例患者中,对照组42例,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54例,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排除患者腹部有手术史,合并肝内胆管结石、需急诊手术和胆管细胞性肝癌,有严重脏器功能损害、不能耐受手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获得患者和(或)家属知情同意,相关研究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有关规定和标准。
1.2手术方法
42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根据患者体型特征,采取右上腹经腹直肌纵形切口或右肋缘斜切口;在胆囊三角处分离并结扎胆囊动脉,再分离胆囊管,于近肝总管部结扎胆囊管横断,然后在位于胆总管和胆囊管交口处下约1cm处纵行切口,应用取石钳取出结石后,采用导尿管注水、刮勺探查,确认无残留结石,再行T管引流。本组中有22例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同时行胆囊切除术。54例观察组患者肝外胆管结石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术,全麻后应用三孔法,剑突下1cm操作孔,脐下1cm观察孔,肋缘与右腋中线交界距右腋前线0.5cm处辅助操作孔,气腹压维持在12~15mmHg。腹腔镜探查胆囊三角区解剖,并游离患者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在胆囊动脉近端、远端,以及胆囊管远端置入可吸收钛夹各1枚,于胆管近端处切断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纵行在胆总管和胆囊管的交口1cm处切开,放置胆道镜,应用取石网取出结石,在胆管中放入导尿管,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胆道镜下确信无残留结石,再置入T管并固定于胆总管。本组有28例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环状一并将胆囊切除。
1.3观察内容记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道出血、胆道感染、胆漏、结石残留)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计量资料数据采用表示,住院时间等组间均数差异性比较采用one-way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并发症计数参数之间采用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病例,两组术中、术后比较资料如下。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胃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并发症中,观察组的胆道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结石残留率、胆道出血、胆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3。
3讨论
在我国,由于饮食结构等因素,患者出现肝外胆管结石较为常见,而且,胆囊结石致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国内外有报道,胆石症患者中约有15%~21%的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4,5]。治疗上,随着现代医疗设备和理念的改变,微创技术持续发展,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的微创手术逐步完善。目前,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探查是最为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先在患者腹部作直径为0.5~1.5cm的小切口3~4个,将导管由其中一切口插入腹腔,注入气体CO2,稳定腹内压;操作器械由导管进入腹腔,组织结构分离后,切开胆总管取石,并行T管引流胆汁,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再切除胆囊。本研究肝外胆管结石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探查,与同期开放性手术比较,具有创口小,腹部3个切口合计3cm左右,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住院时间短,患者12h内即可下床活动,约18h内肠鸣音恢复即可流质饮食,平均住院时间5d左右,约7d患者基本功能恢复至术前活动水平,患者痛苦减少,住院费用减轻。传统肝外胆管结石多采取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且患者结石有时不能一次性取尽,常有结石残留致术后复发情况。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以及在ERCP基础上,在临床上采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和内镜下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papillaryballoondilata-tion,EPBD)配合取石网篮、碎石器取石术在肝外胆道结石中也有开展[6]。但EST技术破坏患者Oddi括约肌,很难及时恢复,患者术后并发症,如胆道出血、急性胆管炎、胰腺炎等发生较高;而且,老年患者远期并发症,如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复发性胆管结石、胆管癌等发生率更为常见[7,8]。而肝外胆管结石利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可减少患者胆道出血,视野清晰,且通过胆道镜采取取石网、水冲法等方法可取尽胆管结石,复发率几乎完全避免。本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54例老年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无1例出现结石残留和复发。传统肝外胆管结石手术中胆总管下端探查采取胆道探条,组织创伤大,导致术后十二指肠乳头肌水肿;而腹腔镜下采取胆道镜的直视下取石,判断胆管狭窄情况,胆道结石数目、炎症、有无胆道新生物形成,减轻医源性损伤[9]。因此,老年患者常有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对于肝外胆管结石,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联合胆囊切除疗效可靠,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本研究肝外胆管结石中,胆管探查取石后并未进行胆管的一期缝合,而是采取放置T管外引流,可以有效降低胆道感染,减轻胆道压力,保护了Od-di括约肌功能[10]。同时,可以连续观察术后结石是否有残留,若未取尽,可在胆道镜辅助下,通过T管取出结石。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比较,此术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老年患者麻醉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微创手术患者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降低老年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而且这两种方法的并发症,如胆道出血、胆道感染、胆漏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而且,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观察组微创术后老年患者的胆道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是结石残留率、胆道出血、胆漏发生率并未升高。但是,在老年肝外胆结石患者合并有腹腔粘连、胆管狭窄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就会存在局限性。总之,老年肝外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具有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平均用时较短,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少,在临床应用方面有较好的前景,可逐渐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参考文献
1王苑,许洪伟.我国胆石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6,22(6):386-390.
2黄强,刘臣海.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肝胆外科杂志,2017,25(3):236-238.
3刘鹏,袁伟升,宫琳,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龄危重急性胆囊炎.实用医药杂志,2016,33(5):407-409.
4陈翔,周苏君,蔡海.老年胆石病1853例治疗的临床分析.肝胆外科杂志,2009,17(2):130-131.
7龙锦,何忠野,葛春林,等.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5):409-411.
9陈勇军,蒋清平.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对肝外胆管结石老年患者的效果分析.浙江创伤外科,2017,22(5):971-972.
10段仁全,王伟,张慧慧,等.腹腔镜胆道再手术治疗60岁以上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2):289-292.
作者:郭德胜 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