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依恋模式对失独人群创伤障碍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失独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与依恋模式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某地区149名失独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城市居民版(PCL-C)和成人依恋量表修订版(AAS-1996)进行PTSD症状和成人依恋模式评定。结果PTSD症状的阳性率为30.9%(46/149),其中女性发生PTSD的比例高于男性(P<0.01)。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个体的PTSD阳性率高于安全型依恋模式个体(P<0.01),且在PTSD的B(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C(情感麻木与回避)、D(警觉性增高)3组症状群方面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的依恋模式对PTSD的影响不同,恐惧型依恋模式个体更易发生PTSD。结论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失独个体易发生PTSD,尤其是恐惧型的不安全依恋模式。失独女性PTSD症状的检出率为高于男性。
[关键词]失独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依恋模式;创伤;恐惧型依恋模式
战争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经历战争的退伍老兵中PTSD发生率为13.2%~29.0%[1],而且PTSD对个体的危害较大,对患者的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均会产生负面影响[2]。PTSD作为经历创伤后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症状表现为病理性重现创伤性体验、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以及情感麻木等[3]。美国国家PTSD研究中心对遭受创伤事件的个体进行估计,认为8%的男性和20%的女性会发展成PTSD,其中约30%的个体可能持续终生[4]。考虑到不断的战争、恐怖主义和环境恶化等因素,PTSD的发生率将显著增加,将会是今后最主要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之一[5]。在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中,依恋模式(attachmentpattern)是指幼儿在其成长过程中与其主要照顾者形成的相对稳固的关系模式[6]。幼儿在儿童时期通过与父母交往的经历使其形成有关自我与他人的“内部心理表征”或“内部工作模型”,并整合到个性结构中,从而影响其日后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际行为的诸多方面[6]。同时依恋模式具有一种稳定的倾向[7],一旦建立则倾向于保持永久。根据鲍尔比的依恋理论,成人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依恋模式和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其中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又分为焦虑型、回避型和恐惧型依恋模式[3]。目前有关依恋模式与PTSD的关系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失去独生子女属于遭受重大创伤,因此本研究以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依恋模式对PTSD的影响,为PTSD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上海市某地区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没有领养意愿及行为,已经丧失再生育能力的夫妇;(2)年龄≥50岁;(3)失去独生子女1年以上;(4)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排除认知障碍及患有重大精神疾病者。
1.2研究工具
(1)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城市居民版(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checklist-civilianversion,PCL-C)[8]。该量表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综合PTSD症状标准而制定,共17个条目,评定再体验、麻木和回避、过度唤起3个症状群,总分≥50分提示有PTSD的可能。按DSM-Ⅳ标准,PTSD包括B、C、D3组症状群:B组为反复出现创伤性体验,共5个条目,≥1条阳性者则判定B组为阳性;C组为情感麻木与回避,共7个条目,≥3条阳性者则判定C组为阳性;D组为警觉性增高,共5个条目,≥2条阳性者则判定D组为阳性[9]。PCL-C的一致性系数为0.88~0.94,重测信度为0.83~0.88,与DSM-Ⅳ的诊断符合率在90%以上[8]。(2)成人依恋量表修订版(adultattachmentscale-revisededition,AAS-1996)。AAS由Collins编制并修订,用于测量成人依恋的类型[10]。该量表把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其中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回避型、焦虑型和恐惧型依恋模式。共由18个题目组成,采用5点评分法(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计算亲密、焦虑、依赖3个维度的得分,根据这3个维度得分区分安全型依恋模式和不安全型依恋模式。AAS-1996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已被检验[10]。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
2结果
2.1研究对象
一般情况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150名失独父母纳入本研究,完成有效问卷149份,有效率为99.3%。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2.25±4.88)岁,其中男59名(39.6%)、女90名(60.4%)。
2.2PTSD症状的阳性率
在所有149个样本中,根据PCL-C的最佳截断值50分[11],得出PCL-C得分阳性者46名,占30.9%。其中男9名、女37名,分别占男性人数的15.3%(9/59)和女性人数的41.1%(3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4,P<0.01)。女性在B组、C组、D组PTSD症状中,阳性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17,P<0.01;χ2=6.304,P<0.05;χ2=13.276,P<0.01),见表1。在17项症状中女性出现PTSD阳性的比例也均大于男性(P均<0.05)。从样本的总体看,出现阳性率≥50%的症状有“反复回忆创伤性事件”“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心理痛苦”“努力避免去想和谈论相关事件”“努力避免促使回忆创伤事件的活动、地点或者人”,以及“难以入睡或睡眠不深”。
2.3依恋模式与PTSD的关系
依恋模式的测量结果显示,属于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有102名(68.5%),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有47名(31.5%)。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中回避型7名、焦虑型28名、恐惧型12名。PTSD阳性组与阴性组个体的依恋模式不同,PTSD阳性组的个体中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比例高于安全型依恋模式(P<0.01),且在PTSD的B、C、D3组PTSD症状群方面,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26、5.606、5.679,P均<0.05)。见表2。依据AAS-1996结果的进一步分析,3种不同的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对PTSD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个体PTSD的发生率最低,仅有14.3%(1/7);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个体PTSD发生率其次,为46.4%(13/28);而恐惧型依恋模式的个体PTSD发病率最高,达到66.7%(8/12),3种不同的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个体的PTS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59,P<0.01),表明恐惧型依恋模式的失独个体更容易患PTSD。
3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PTSD发病机制的研究,心理学研究更是关注其发病的影响因素[12]。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PTSD是遗传、生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13]。既往研究表明,人格特征、童年的创伤经历与PTSD的发生密切相关[14-17],而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恋模式却很少有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探讨。依恋模式的形成与其在早年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体验有关,如果幼儿早年体验到的是创伤性感受,则不易形成稳定的安全型依恋模式。Ogle等[18]的研究显示,早年有创伤经历的儿童成年后更容易发生PTSD。本研究结果也提示,PTSD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失独个体依恋模式不同,PTSD阳性组的失独个体中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比例高于安全型依恋模式(P<0.01),说明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容易导致PTSD的发生;且在PTSD的B、C、D3组症状群方面,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说明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对PTSD发病影响的多面性。国外研究表明,依恋焦虑程度越高的个体对创伤记忆的生理反应越强烈,对创伤记忆的自愿和非自愿排期也更频繁[19-22],创伤记忆的这些现象学性质与PTSD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3种不同的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对PTSD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个体PTSD的发病率最低,仅有14.3%(1/7),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个体PTSD发病率其次,占46.4%(13/28),而恐惧型依恋模式的失独个体PTSD发病率最高,达到66.7%(8/12),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恐惧型依恋模式的失独个体更容易患PTSD,与国外大部分的研究结果[23-24]相似。而且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个体有较高的自尊、自我效能且较能接纳别人,少有寂寞感、拥有较多的社会支持网络,在面对生活事件时较能自我控制,能较好地排除生活事件的压力。说明依恋模式作为一种从小就形成的、稳定的个体特征不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对PTSD的影响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此外,本研究结果也表明PTSD的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女性PTSD的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这可能与不同性别的社会化分工不同有关[25],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男性可能在家庭中的角色更多地呈现坚强、内敛和稳固的特征,女性可能更多地呈现柔弱、更容易表达情绪和容易求助的特征[26-27],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失去独生子女的女性可能更容易发生PTSD的原 因。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个体经历失独创伤后易发生PTSD,尤其是恐惧型依恋模式个体;经历失独创伤,女性PTSD症状的检出率高于男性。本研究为我国PTSD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了参考,下一步我们将针对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尤其是恐惧型依恋模式,寻找予以纠正的科学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3]高娇.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简介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心理科学,2012,27:16-20.
[5]胡婷,刘伟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异常及神经机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826-832.
[7]刘广宇,尚志蕾,周娜,薛海东,刘伟志.失独创伤后的身心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754-758.
[8]陈树林,高雪屏,李凌江,卢源,张锦黎.PTSD症状自评量表的信效度初步评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73-376.
[10]吴薇莉,张伟,刘协和.成人依恋量表(AAS-1996修订版)在中国的信度和效度[J].四川大学学报,2004,3:536-538.
[11]刘婉婷,况利,陈建梅,黎雪梅,艾明.地震伤员PTSD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719-1722.
[26]王岩,王大华,付琳,姜薇,翟晓艳.老年人夫妻依恋稳定性及其与配偶支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4:396-402.
作者:周娜 孙卓尔 尚志蕾 刘伟志 单位:海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