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加强医学院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医学院校教师、医生和社会人“三位一体”的角色特征,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的现实需要,科学厘清教师、高校、医院和社会的主体责任,系统构建师德管理、师德认知、师德实践和师德反思4种机制,协调处理好师德建设的个体与社会、道德与制度、短期与长期的矛盾,促进医学院校师德长期、良性发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师德建设;医学教育
加强医学教育的质量保证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是为人民提供良好卫生医疗保健服务的需要[1]。党的报告提出,我国已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期盼,迫切要求医学院校加快师德建设,培育出更多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合格准医务工作者。但是,医学院校教师言论失格、教学敷衍浮躁,甚至学术不端、权钱交易、道德败坏等师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2],给教师、医生的高尚职业形象和健康的医疗文化环境带来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1新时代要求医学院校加快提升师德建设水平
医学专业是我国继工科、理科之后的第三大学科,是我国培养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事业人才的摇篮。医学院校的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医学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技术水平和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影响着其未来的医德、医术和医风,间接关系到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感受。
1.1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求切实转变当前“号难挂、脸难看、病难医”的现状,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这也意味着,医学院校作为准医生的培养阵地,必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牢固树立为学生、患者主动服务的意识。高尚的医学职业道德就是同志所称赞和弘扬的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高尚的医学职业道德能让患者感受到自身个体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能让医患之间平等交流,能培养医学大学生站在患者角度思考的习惯。
1.2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需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保驾护航。当前医患纠纷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一些严重的医患纠纷甚至上升至刑事案件,而误诊误治、医疗态度差则是主要的“导火索”[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寿命持续增长,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7岁。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提高教师医疗技术水平。医学是以实验性为基础的学科,属于高成本高投入的教育。前期过程以群体教育为主,主要开展基础医学学习和实验;后期则以实践教学为主,倾向于临床技能操作学习。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第一时间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知识、技术,才能提高医疗水平和救死扶伤的能力。
1.3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需要医疗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患者是弱势群体,在面临身体病痛的同时,还忍受着情感的折磨。因此,医学院校教师在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应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丰富、一专多能又有爱心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也强调了新型医学人才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相统一的重要性,具体包括医学职业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信息管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客观认知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角色的复杂性
高等医学院校教师具有三重身份。在社会上是一个普通的自然人、理性的经济人,在医院里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教师,无论是哪一个身份都要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这三重身份的责任叠加,意味着医学院校教师承受着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规范约束。一直以来,医学院校教师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和医疗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2.1社会人角色
医学院校教师首先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人和理性的经济人,具有自我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同时,又是生活在复杂社会中的个体,少不了与人交往,必然会受到社会各方面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独立的自然人,医学院校教师有着既定的情感、兴趣、愿望、目的、需要等。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医学院校教师有着利己利他的经济行为动机。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在衣食住行等生理和安全需求中有着天然的趋利避害倾向。梅奥说过:人是独特的社会动物,只有把自己完全投入集体之中才能实现彻底的“自由”。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医学院校教师在家庭中是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父亲(母亲)等,在社会上是普通公民,在医院是医生,在学校是教师,需要在不同场景环境下把握好身份角色,处理好人和人或人和事之间的关系。而在现实生活中,医学院校教师由于自身和社会环境影响,其社会人的角色还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突出表现为:价值观发生偏离,缺乏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过分追求个人名利,缺乏敬业精神;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只想着提高学历、晋升职称,对教学工作却敷衍了事,热衷于“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
2.2医生角色
医生自古以来是救死扶伤的神圣职业,“悬壶济世、医者仁德”始终是医生的标签。古云:“非佛无以为医,非儒无以为医。”西方《希波克拉底誓言》,从思想品质、伦理道德和行为要求方面对医者做了明确要求,把“绝不利用职业便利做缺德乃至违法的事情”作为行医道德标准。一个好的医生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要有对患者的仁爱之心,能给身处疾患中的人以健康、温暖,给他们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要给那些因生活贫困无钱医治的人以救助,让他们体验到社会的关爱,并且能因我们的付出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改变人生命运。而在现实生活中,医学院校教师其医生角色还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突出表现为:知识结构以理化知识为主,缺少人文知识,工作后更新知识能力、学习动力不足;重个人奋斗,轻团结协作;部分教师间相互不服气、不交流,甚至相互贬低、拆台,使教师的整体协作意识下降,难以形成学科、专业的整合力,对医学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不良影响。2.3教师角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礼记•学记》指出,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2014年教育部为深入贯彻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4],提出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其中将高校教师的师德排在了要求的第一位。而在现实生活中,医学院校教师角色还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突出表现为:缺乏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没有将教书育人化为个人的内心需求和自觉行为;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对学生生活不关心、学业不上心、思想变化不操心。
3从道德到制度,全面、科学构建医学院校师德建设机制
[5]3.1师德管理
从错位到归位,厘清教师、高校、医院和社会的责任长期以来,社会对医学院校教师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给出了更严的道德规范约束,而高校和医院则更多地将师德医风改善的责任落实到医学院校教师个人身上,从而给医学院校教师造成较大的精神负担。高校、医院和社会对师德医风的认知错位和管理缺位,导致医学院校师德建设无法形成一个健全的系统体系。马斯洛认为,人的5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其中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医学院校师德建设,最重要的是实现教师的5种需要,特别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两点的实现离不开高校、医院和社会的分工协作,共同形成一个正向的激励反馈机制和良性的闭环系统。高校教辅部门承担师德教育培训、考核的主体责任。党委、纪检部门承担不良师德事件处罚教育的主体责任,通过分层管理确保师德教育和治理机制高效运转。医院承担教师自我价值实现和医风监督考核、查处的主体责任。社会承担教师的尊重需要实现的主体责任。
3.2师德认知
从外生到内生,培育师德改进的自身动力师德认知关系着教师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起点。师德认知的原则和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自身职业理念的确立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并最终决定了教师的师德水平[6]。对医学院校教师而言,其师德认知主要包括医生的仁以及教师的善、公正和责任感四方面内容。绝大多数教师在走向工作岗位后,都接受过大量规范化师德教育,通过学习各种先进事迹,来建立自身师德认知,但这种自上而下“教化本位”的传统方法成效并不明显。龙海霞提出的“自我更新”师德内生机制,是教师从自我出发,达到天性与德行的融合、外在与内在的统一,并以此引领和规范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外在行为,使其符合教师道德的要求。师德认知从外生到内生,要求教师发挥好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身思想学习、实践修养和反思提高,形成一个“修心—实践—反思”不断螺旋上升的闭环。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发地归纳总结教学中的感悟,从社会责任感和医生职业道德出发,逐渐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师德认知从外生到内生,要求高校把握好教师个体多元性的差异。与规范化榜样模式的师德教育相比,个人价值观的师德认知教育方式和方法往往更为复杂和难以把握,需要从每位教师本身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来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
3.3师德实践
从自我到开放,完善师德互动交流机制(1)树立师德榜样。医学院校积极开展师德之星、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活动,在教师节、国庆节等重要节假日和纪念日大力宣扬和表彰先进。邀请德艺双馨的医学大家给青年教师、学生介绍自己的从医生涯,利用校园网络、报刊对优秀教师的崇高思想品质、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医学神圣事业不懈追求的精神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师德楷模。(2)开展学生评教、患者评医活动。医学院校以院(系)为单位,坚持定期召开学生教学座谈会,师生共同商讨并及时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做出全面、公正的评价。(3)开展平台交流和竞赛评比活动。搭建教师专业学术、教学方法、生活心得交流平台,开展校内教学观摩月、教学午餐会、外出学习教师返校报告会、教学沙龙、名师教学工作坊等活动,促进教师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和合作创新。组织各种教学比赛和医疗医风评比活动,例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多媒体教学比赛、双语教学比赛、优秀教案比赛等。鼓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踊跃参加,对优秀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激发教师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师德反思
从道德到制度,构建师德奖惩激励机制师德反思是从师德实践中对师德再认识的过程。师德认知经过师德实践的检验后,能够促进医学院校教师矫正自身主观认识的偏差以及高校、医院师德管理上的错位。从单纯的道德规范到道德与制度的双约束,是医学院校师德建设走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1)完善师德医风道德规范标准。康德认为,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是一种情感。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向实践层面的延伸就是职责。医学院校的师德规范要充分体现教师的善、公正和责任感以及医生的仁,既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又要传承儒家文化精神。要根据新时代要求,不断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工作规范》《教师学术规范》等,对教师的师德修养以及教学、医疗、科研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2)完善教师、医生从业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探索推进教师多点授课、医生多点执业改革,制定完善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培养培训、流动调配、考核奖惩、工资待遇、上岗和退出、教师申诉与人事仲裁等主要环节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实现教师和医生队伍建设有法可依、学校依法管理。(3)健全师德医风科学评价体系。坚持教育和医疗质量第一,健全各种岗位责任制,在教学、医疗、科研等日常工作中力求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纪律化。借鉴企业管理评价方法,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从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患者评价和专家评价4个层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治病救人、爱岗敬业几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4)建立教学、医疗督导制度。建立健全校、院(系)、教研室、附属医院四级督导制度,由专家、管理者、同行坚持定期开展教学、医疗检查。对教师教风学风和医疗作风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督导员及时向院(系)反馈,并向教师本人提出改正指导意见,要求教师以良好教风和严谨治学态度教育引导学生。(5)创新教学、医疗激励奖惩制度。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紧密结合的机制,实现利益分配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将师德评价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结合。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与兼顾公平的原则,在科学的工作分析以及绩效考核等的基础上,改进薪酬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表彰力度。把师德医风评价作为师资调配、职称晋升、人事考核、评选先进等的一个硬性指标,实行师德医风“一票否决制”。建立完善的师德、医德失范事件的分析制度和总结机制,全面、深入剖析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公开、透明地事件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必须认识到,医学院校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制订科学系统的实施方案,才能做到既能短期内治标,也能长期治本。
参考文献:
[1]陆道坤.高校师德战略及路径研究[J].教育科学,2015,31(2):64-70.
[2]田秀云,李朝辉.师德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04(4):59-61.
[3]于岚.谈医德与医疗纠纷之因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687-688.
[4]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S].教师[2014]10号.
[5]陈子服.师德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1(8):27.
[6]蒋文昭.基于价值思维的师德教育范式的转变[J].江苏高教,2009(6):118-120.
作者:贺群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