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溶血性贫血中血清乳酸脱氢酶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2016年第7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在无慢性贫血史成人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无慢性溶血性疾病史的32例成人急性溶贫患者采用酶标比色法测定血清LDH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清sTfR水平并与正常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溶贫患者血清sTfR水平为49.3±13.1nmol/L,对照组为15.5±2.1n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溶贫患者血清LDH水平为531.1±111.2IU/L,对照组为105.5±42.1IU/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程度AHA患者血清LDH及sTfR不同。结论血清LDH、sTfR活性可作为无慢性溶血性疾病成人AHA诊断筛选。
关键词:
血清乳酸脱氢酶;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急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液病,可由多种原因引发疾病。急性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破坏的过程,血型不合输血、药物、感染、镰状细胞贫血及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均可造成该病[1-4]。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icdehydrogenase,LDH)是一种人体组织内糖酵解酶,其活性增高常见于白血病[5]、恶性肿瘤[6]等疾病。红细胞中含有较高的LDH,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生时红细胞破坏增加促进LDH释放[4]。跨膜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参与细胞内铁离子转运,其数目与红细胞生成速度有关[7]。以往研究侧重于LDH与sTfR对溶血性疾病儿童患者[8]以及成人慢性溶血性疾病[9]的临床意义,而血清LDH与sTfR在无慢性贫血史成人急性溶血性贫血病患检测意义尚需进一步明确,本研究对无慢性溶血性疾病史的32例成人急性溶贫患者血清LDH及sTfR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探讨LDH及sTfR在无慢性贫血史成人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无慢性溶血性疾病(地中海贫血)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32例,同时选取32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参照相关溶血程度标准[10]将32例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AHA。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缺乏密切相关检查项目者;严重肝脏疾病患者;慢性溶血性疾病(地中海贫血);精神病患者。特征见表1。
2检测方法
体检者于体检时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2mL,其他患者在入院后抽取外周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处理并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酶法测定血清标本的LDH水平,以LDH水平>240IU/L判定为阳性结果[8],采用ELISA方法测定sTfR。sTfR体外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购自晶美生物医学公司,酶标比色法测定LDH活性试剂盒购自Beckman公司。
3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比较用方差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二、结果
1对照组与AHA组血清LDH、sTfR水平
观察组LDH、sT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不同程度AHA患者血清LDH、sTfR水平
不同程度AHA患者LDH及sTfR水平均呈现随程度加重而显著增高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三、讨论
细胞中LDH水平较血清高,溶血后红细胞被破坏,血清LDH水平升高幅度较大,检测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清LDH水平对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本研究对32例AHA患者的血清LDH水平进行检测,发现AHA患者血清LDH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HA患者的贫血程度与血清LDH水平呈正相关,即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血清LDH水平升高,这与Cobenas等[11]在研究溶血性尿毒症血清LDH检测与患者是否发生溶血性贫血的实验结果吻合,这表明检测血清LDH水平可作为判断AHA溶血性贫血程度的一项敏感指标,而LDH检测普通快速,可列为溶血性贫血诊断的初步筛选指标之一。血清sTfR可用于红细胞生成评价的重要指标,主要是因为sTfR随红细胞生成率变化,其机制可能是sTfR受到幼红细胞生成变化的影响[12]。本研究对32例AHA患者的血清sTf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HA患者血清sTf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检人员,且与溶血程度存在正相关,即随着贫血程度的加重,血清LDH水平升高,这表明血清sTfR可作为诊断溶血性贫血的一项间接指标,不仅应用于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对于急性溶血性疾病患者同样适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血清LDH及sTfR水平可作为无慢性溶血性疾病成人AHA诊断筛选,LDH及sTfR升高程度与溶血程度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陆娟.花粉致急性溶血性贫血1例.临床血液学杂志,2014,27(7):612-613.
[2]章文,吴跃平,蒋一红,等.1例G-6PD缺乏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因天然抗-M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14,27(增1):81.
[3]张万智,刘青.头孢唑肟致急性溶血性贫血2例的赔偿思考.中国药事,2013,27(2):229-231.
[4]赵洪珍,曾红.蚕豆病患儿急性溶血性贫血的观察和护理.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24(3):205,207.
[5]赵敏.血清乳酸脱氢酶对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临床价值.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135-137.
[6]侯振江,侯建章,周秀艳.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362-363.
[7]刘苒,程澍,陈宝安.转铁蛋白受体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18(1):273-276.
[8]刘冯,肖丁华,莫东华,等.血清乳酸脱氢酶在儿童急性溶血性贫血诊治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B):538-539.
[9]郑威波,王红芳,钟达宏.探讨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联合红细胞参数对不同类型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价值.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7):26-28.
[10]时昊,张日.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对溶血性贫血诊断意义的临床研究.泰山医学院学报,2003,24(1):51-53.
[12]张滢莹,唐霓,刘玉林.生物信息学预测小鼠转铁蛋白受体B细胞表位.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36(6):580-584.
作者:田华 王金波 冯万周 单位:宝鸡市人民医院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