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观察范文

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观察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观察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17例患者中男124例,女9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8岁,平均年龄55岁;脑出血患者96例,脑梗死患者121例。

1.2治疗方法

1.2.1病因治疗根据病因不同分别予以降低颅内压;溶解血栓;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治并发症等治疗。

1.2.2中药治疗所有患者自发病确诊后将其患肢置于功能位以防各关节僵硬变形,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及时配合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将其分为气虚血滞、脉络阻塞或阴虚阳亢、血溢脉阻两型;分别治宜补气活血,通经活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滋阴潜阳、活血通络,方用豨莶至阴汤加减。根据病情选择加减:左偏瘫者加鹿角胶,右偏瘫者加虎骨胶以引药直达病所;语言不清者加菖蒲、远志以通络宣窍;病程达3个月以上者加制马钱子、蜈蚣以活血通络[2]。

1.2.3针刺治疗根据症状施以针刺治疗,头针取穴:对侧运动区、语言区、平衡区;体针取穴:患侧肢体穴位。在体针拔针后留头针,运针时再配合肢体被动运动锻炼。7d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

2结果

经治疗后217例中3例效果不明显,余214例各项功能均有所改善;195例能生活自理,87例可恢复较轻的工作。

3典型病例

患者,女,48岁,以“2次复发脑梗死,语言不清、偏瘫3周”为主诉就诊。查体:血压150/100mmHg,反应迟钝,右侧肢体功能0级,巴彬斯基征(++),右足足下垂,舌红苔薄。中医辨证为阴虚阳亢,血瘀脉阻,治宜滋阴潜阳,活血通络,方用豨莶至阴汤加菖蒲、远志、虎骨胶。配合针刺治疗,头针取穴:对侧运动区、语言区、平衡区;体针取穴:患侧肢体穴位。在针刺20余分钟后拔出体针留头针,运针时再配合肢体被动运动锻炼。3个疗程后能说简单的词组,能步行,回家继续功能锻炼治疗。半年后随访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4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顺序中已居第1,2位,且在35岁以后呈急剧上升趋势[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该病的治疗要求也有所提高,由原来的要求保住生命变为现在的进一步减少致残。现代医学虽在提高脑血管病患者存活率上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在其功能恢复上仍无明显突破,中医药综合疗法却补充了这一不足。脑血管疾病的存活者中,经过综合康复治疗,90%的患者能重新步行,30%的患者能恢复较轻的工作[3]。脑血管疾病在现代医学上虽有脑梗死、脑出血等原发病的不同,在中医上也有病因病机之别。临证时大多医者皆知补阳还五汤可以治疗该病,但却不明孰效孰不效之理,甚者误人生机。《内经》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气反则生,不反则死。”《医学衷中叁西录》脑充血门篇说:“脑充血(脑溢血之渐)证,最忌用黄芪。”故笔者临证时多辨证论治,再配以针刺治疗,临床效果较好。通过临床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是满意的,且有较好的临床前景,值得推广。只是临证时宜牢记中医的“审因论治”和“同病异治”原则,切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作者:余鹏单位:商南县城关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