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苗族药的发展研究范文

苗族药的发展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苗族药的发展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苗族药的发展研究

摘要:贵州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而其发展以苗族药最为著名。苗族药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就必须与现代化接轨,加强对苗族药药性的理论研究,让人们从根本上认识苗族药,弘扬苗族药文化。本文综述了苗族药的起源、发展历程,分析苗族药的价值,以及苗族药现代产业化的现状,从现展的角度,厘清了苗族药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对苗族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医学,中国传统;药用制剂;苗族;制药工业;贵州;苗族药

贵州是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其中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和仡佬族为主,这些少数民族中以苗族人数最多、影响最大。贵州苗族多居住在交通不便的高山地带,基本与世隔绝,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各种疾病抗争,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苗族医药文化。据调查,贵州苗药资源以草本为主,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这里植被丰厚、品种繁多。据贵州毕节老苗医所言:“(苗医)病有108症,药有3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3000余种,动物药及矿物药达800余种”[1]。如今,利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成的苗族成品药剂型多、品种丰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苗族药产业化得到了初步发展。笔者从苗族药的起源、发展历程、近展取得的成果进行论述,对苗族药的价值进行分析和展望,讨论了制约苗族药发展的问题,寻求应对之策,旨在发扬传统医药,让苗族药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让苗族药得到更好的发展。

1苗族药发展概况

1.1苗族药的起源

苗族药是苗族人民用于治疗疾病的药品,苗族的起源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苗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要抵抗各种疾病,自然要使用药品,于是苗族药逐渐发展起来。据西汉时期刘向的《世说新语•说苑辨物》记载:“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经过专家分析考证,当时的这个苗父,就是巫师,巫师据说是能与鬼神说话的人,影响力大,苗族很信赖巫师,很多活动开展都要询问巫师,生病了自然也要找巫师,苗族的巫师在治病时常常念叨一些咒语,祭祀求神,通过祈祷,希望能得到神的护佑,用咒语驱除病魔,同时仍然要用一些自制的药酒进行外擦和内服,或用一些植物煎汤口服,这样治疗疾病,经过长期发展,于是逐渐形成苗族医药。

1.2苗族药的发展历程

据历史资料记载,苗族药的发展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据史料《楚辞》记载,有很多地方将两种中医常用的本草药品:“菖蒲、泽兰”称为苗药,可见当时苗族把这两个本草作为苗药治疗疾病。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有:“滇龄之药,出于夷峒”。当时苗族用野草熬汤来洗浴,或用植物的根、果类来把玩、挂饰,甚至用一些植物做成香囊佩戴用于装扮或驱邪,很多用于治疗疾病的黔滇之药都大量流通于市场,说明苗族药在这一带进入商品流通的时期也是很久远的。明清两个朝代的“改土归流”政治措施的完成,是苗族医药学形成的时代背景[2]。明清改土归流后,汉族医药流入苗族居住地区,加速了苗医药与汉医药的融合,苗汉医药得到了发展,同时出现了专门从事医疗的苗族医药人员,在苗医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苗族医药体系。贵州省关岭县,素有“滇龄锁钥”之称,苗族医药人员将200余种药物作为商品,成立了一个较有规模的“药市”,形成并持续了上百年的历史[3]。虽然苗族药形成历史久远,但由于苗族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之间,交通不便,处于半封闭状态,加上知识文化落后的制约,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苗族药的使用仅靠口口相传,甚至失传,苗族药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苗族药也未能形成产品,发展推广受到很大制约,其发展缓慢。19世纪末20世纪初,黔东南和湘西等地的药材运往湖南的常德、洪江及湖北的武汉等地;黔西南的药材运往广西、云南等地;黔西北和黔北的药材运往四川的宜宾、重庆等地。这一时期苗族药材交易品种多、数量大,交易范围广,苗族药材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推广[4]。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很重视民族传统医药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国家颁布了《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方案》,贵州开始着手搜集关于苗族医药史实资料,组建关于民间草药研究小组,经过收集、整理、编撰,出版了《贵州民间方药集》《苗族药物集》《苗族医药学》等颇具影响的民族医药著作,促进了贵州民族药的进一步发展。贵州省相关部门将一些苗药列入科研课题,开展了草花、刺柏、忽布、大果木姜子等苗药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药效分析。从80年代中后期,苗族药的发展得到重视,苗药产业化得到初步发展。贵州民族药企对苗族的民间验方,进一步筛查,对疗效好、质量稳定、安全的苗药方剂进行研究开发,经过严格药理、毒理、临床等研究试验,其质量稳定,使用安全,药效显著,研制成的成品药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在2002年国家审评的民族药品中,贵州共申报158个民族药,其中155个通过了医学审查,154个通过药学审查,上升国家标准创下全国六个第一[5]。其中影响力较大的苗族成品药有:咳速停糖浆、仙灵骨葆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金骨莲胶囊等。全省169家药品生产企业中,生产中成药、民族药的企业就有88家,2013年贵州苗药销售产值达150亿元,超全国藏药、维药、蒙药三大民族药之和,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6]。贵州益佰、百灵、神奇制药等民族药企业进入全国中成药企业50强[7]。

2苗族药的价值

2.1药用价值

苗族医药对疾病的诊断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其理论体系是:“纲、经、症、疾”,它与中医的诊断有相似之处。苗药独特理论对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8]。苗族药在临床治疗上的特点有:疗效好、标本兼治、毒副作用低,在防治疑难病、慢性病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比如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肤痔清软膏治疗各种顽癣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2.2经济价值

贵州苗族药生产企业数量多,产值大,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民族药产业已经成为贵州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13年贵州苗药销售产值达150亿元,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2015年贵州民族药工业总产值324.6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经济产值非常可观。贵州民族药的产值逐年增长,产业不断做大。

2.3养生保健价值

苗族药材品质好,部分品种食药同源,其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现代人们对健康认识逐渐改变,向人类与自然和谐、回归自然的转变,从重视治疗向注重养生、预防保健转变。如今苗药被广泛用于养生、预防保健当中,如天麻酒、石斛茶、刺梨干、万花茶等,养生保健效果都很理想,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为苗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4旅游经济价值

苗医药蕴含着本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是苗族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药市、佩药、挂药等医药习俗文化可作旅游资源开发[6]。药市是道地药材的销售市场,引入旅游市场,能促进当地药材的宣传和销售;药材制成的香包,既能提神,又能驱蚊,沉香制成的项链、手链有辛散疏通、温胃行气的作用,可佩戴装饰,还有红豆、石斛、决明子等都可加以开发,把苗族的佩药、挂药习俗作为了旅游资源开发,既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能宣传苗族文化。

3苗族药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3.1苗族药发展的现状

在资源方面,贵州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苗族药种植基地和道地药材产区,成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种植的示范省,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为苗族药的种植提供了产量和质量的客观条件。为发展药材现代化种植,贵州正大力发展苗族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GAP),以提高产量和质量,现已经建立41个药材GAP基地,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施秉县牛大场镇、凯里市、黄平县、丹寨县等药材种植基地,建成多个道地药材的GAP基地,这些道地药材有天麻、杜仲、太子参、何首乌、石斛、大果木姜子等,质优量大的原药材为苗族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据统计,2015年贵州省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达到546.83万亩,比上年增长6.9%;药材总产量181.04万吨,比上年增长16.6%;药材产值127.20亿元,比上年增长6.0%。在民族药业发展方面,民族药业成为贵州中药现代化的主力核心,贵州已经掌握了从原料供给、半成品、成品的加工技术,但其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现代先进的制药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企业存在的短板是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弱,根据贵州省科技厅2014年开始实施“巨人计划”,计划要为贵州打造大型民族药业达12个以上(民族药以苗族药为主),发展到2017年底,实现民族药生产总产值达800亿元。应用贵州大数据平台,促进企业合作,整合资源,做强做优民族药企业,构建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贵州民族药产业。在创新方面,贵州致力于民族药的研究与开发。王军才等[9]对苗药植物大果木姜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应用大果木姜子开发的成品药心胃止痛胶囊已广泛使用于临床。唐丽等[10]用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头花蓼提取物中5个成分的肠吸收特性,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苗药的吸收效果,开创给药途径的新突破。郭川英等[11]以苗医理论为基础,总结出汪毅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苗药及治法。王沁等[12]建立白花前胡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为苗药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近年来这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大大促进了苗药的现代化发展,为苗药走出国门,与世接轨,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家立法政策方面,贵州省的整个医药行业都把苗药“双进”看成是贵州苗药发展的一个基础工作[13]。国家出版的《中华本草•苗药卷》与贵州出版的苗族医药书籍及民族药材标准,都为苗族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根据《关于支持苗药做大做强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贵州正努力规范苗族药的各种标准,达到现代药品的标准,力争获得国家药典认可,让苗族药与世界接轨。2013年11月5日,首届中国(贵州)中医药国际研讨会在贵阳举行,为苗族药被世界认识提供了机遇。2016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于7月8日至10日举行。该论坛看点之一是“贵州绿色博览会•大健康医药产业博览会”,首届绿博会以“多彩贵州•贵在健康”为主题,全方位展示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其中展出的就有贵州十大苗族药(米稿、余甘子、金铁锁、黑骨藤、吴茱萸、飞龙掌血、双肾草、艾纳香、天麻、吉祥草),以及市场广泛使用的成品苗族药(咳速停糖浆、仙灵骨葆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金骨莲胶囊、复方斑蝥胶囊、金喉健喷雾剂、咳清胶囊、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肤痔清软膏等)。通过展示、交流与合作,这将为贵州苗族药的发展以及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和机遇。乐萍[14]以翻译策略为方法来诠释了苗族药英译的ESP的教学模式,为苗族药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3.2苗族药发展中的问题

3.2.1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苗族语言分支多,发音不一,加上苗文形成较晚,苗族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记载,有苗族药记载的多为汉语历史古籍,所以苗医使用的药物名称多数靠口口相传,在实践中获得的许多宝贵经验没有得到传承。苗药理论没有得到较为系统的研究,且苗药别名数量过多,名称混乱,医药术语使用不规范[15]。苗医药理论研究及应用不理想,它与苗族药产业发展严重不对称,甚至脱节,从而出现苗医药理论与苗族药发展不一致的现象。

3.2.2发展规模小、竞争弱

贵州民族药生产企业的弱点是数量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研发能力不足,发展意识落后,企业之间合作发展不畅,形成有规模的大企业少。一位长期追逐苗药市场的分析师指出,近年苗药影响力越来越大,但苗药企业数量多、相对规模较小,没有明显突出的大品种,苗医药品牌建设急需加强[16]。

3.2.3技术落后、资金不足

由于苗族药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药品的安全性评价缺失、有效成分研究不清,与现代制药水平及标准有相当大的差距,故有苗族药难进药典、难进医保的双难现象,由于技术跟不上,苗族药材资源利用程度不高,深度加工不足,药物资源有过度采伐的现象。多数苗族药生态脆弱,生长周期长,种群更新困难。这些问题,需要系统研究,研发的资金明显不足,没有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从事苗医药研究的人员非常少,以致苗医药的现代化研究进展缓慢,赶不上现代医药工业的发展水平。

3.2.4新药的研发及专利保护意识薄弱

药品研发周期长,效益短期无法实现,多数企业不愿投入资金做研发;同时,企业被侵权现象严重,维权成本高,保护权益意识薄弱;目前苗药企业也重视专利申请,但呈现两极分化,有十分之一的企业专利申请量占了总专利申请量的大半,而大多企业一个专利也没有,且苗药企业的国外申请量几乎为空白[17]。

4苗族药发展对策

4.1加强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是要在贵州的医学院校增设苗族医药课程,重视苗族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整体提高苗族医药理论体系,建特色的一流学科;并招收一定数量的热爱苗族医药的人才,加大对苗族医药人才的培养,重视实践,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苗医药人才队伍,让苗族医药现代化发展后继有人。注重培养像姜伟这样,热爱苗药,愿意投身苗药事业的人才,增强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创新能力[18]。

4.2实现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现代种植规范,结合贵州地理气候条件,在适合发展种植的地方,建设一批大规模的GAP药材种植基地,保障药材供应,杜绝过度采伐,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现有的GAP药材种植基地,远不能满足贵州民族药发展的需要,因此,GAP种植基地的数量、规模愈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在取得成功的GAP种植基地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药材生产企业要结合市场需要,不断建设新的GAP种植基地,扩大种植品种和规模,如近年来贵州信邦中药材有限公司在罗甸县建成银杏叶基地,在松桃县建成7000亩丹参生产基地等,都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发展名优道地药材、实行药材商品化、实施苗药名牌战略也是苗药发展新引擎[19]。

4.3企业要引进技术、设备,提升生产水平

企业要以现代制药标准来要求自己,学习先进的管理,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水平,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疗效,使贵州民族药业转型、升级,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

4.4企业加强合作,整合资源,打造民族药业航母

贵州民族药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小,合作少,产品相似严重,企业竞争力不足。贵州民族药业的这一短板,亟待改变。贵州要扶持少数苗族药的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和竞争能力强的三强企业[20]。企业要利用地方优势,应用贵州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企业合作、合并,整合资源,实施现代营销策略,逐渐形成规模大、水平高、竞争力强的民族药企业。如近年来贵州百灵收购贵州正鑫药业、贵州益佰收购贵州民族药业的部分品种等,实现企业之间的收购与合并,做强企业,重点打造像贵州百灵、益佰这样的民族药业航母,引领贵州苗族药的发展。

4.5政策上的引导及支持

贵州民族药企业的发展,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民族药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创新,重视苗族药品牌战略,注重苗药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要加强宣传,提供法律援助,为企业提供申报专利的便利环境,重视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各种侵权行为,营造遵纪守法的社会环境,保护苗族药品牌。同时,医保政策要支持苗族药,让疗效好、质量稳定的苗药进医保,为苗族药的发展扩展空间。重视苗族医药人才的培养,加大对苗族医药研发的政策支持,让贵州苗族药更好更快的发展。如2015年云岩区申报“国家苗药研究中心”获得国家批准,该中心由贵州益佰与贵州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联合建设,该中心奠定了云岩区作为全省生物技术重要研发中心的地位,对加快全省民族药业转型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5贵州苗族药发展前景展望

贵州苗族药的发展历史悠久,原药材具备很好的环境条件,苗族医药文化丰富,民间验方较多。苗族药企业要转变发展观念,不断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重视苗族药的研发,应用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加强企业之间合作交流,整合资源,打造苗族药品牌。充分挖掘苗族药的潜在资源,利用天然药物的养生保健优势,推动苗族药产业向多样化发展。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对苗族药企业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贵州苗族药的发展,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实现苗族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冉懋雄.贵州苗药研究评价与产业化发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6,8(3):4⁃8.

[2]乔晋琳.苗汉医学史上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2):89⁃90.

[3]余德勤.贵州省苗药产业化研究⁃以贵州宏宇药业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3.

[4]陈梦莹.科技文化视野下的苗药产业研究⁃以贵州龙里苗药产业为例[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2008.

[5]董穗生.贵州民族药业的回顾与展望[J].当代贵州,2007(16):32⁃33.

作者:彭远雷 单位:贵州大学医院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