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水利水文事业发展工作意见2则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水文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加快水文事业发展,强化水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水文基础支撑作用
(一)准确把握新时期水文工作的基本定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文工作已从过去主要为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建设服务,发展到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各项水利工作提供全面服务;从主要为水利工作服务,拓展到为农业、工业、交通、环保、国土、民政、国防、外交等多个领域及社会公众提供多方位服务。水文已从传统的行业水文,逐步发展成为立足水利、面向社会提供全面服务的水文行业。这是对新时期水文工作的基本定位,也是“大水文”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水文工作的这一基本定位,切实转变观念,把思想统一到“大水文”发展理念上来。
(二)强化水文在水利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各级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水文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基础支撑作用,充分发挥水文在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利用好现有的水文站网、水文技术、水文资料和水文队伍,充分发挥水文的监测资源与专业技术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强化水文的社会服务功能。各级水文部门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水文工作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做好防汛抗旱水文服务和水质监测服务的基础上,要围绕城市建设、城市供水、城市防洪、城市治污、节水型社会建设、地下水保护、生态城市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河流生态保护、湿地生态调水、水权转让、企业节水、灌区节水、应急事件处置、水事纠纷处理和司法鉴定、水景观旅游服务等关系民生的内容,直接面向社会和公众服务,不断拓宽水文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水文的基础支撑作用。
二、强化职能,切实加强水文行业管理
(四)切实贯彻落实水文法规。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和《省水文管理办法》,严格实施水文规划、水文测站设立和调整审批、水文情报预报统一、水文从业单位资质认证、水文监测资料汇交共享、水文监测资料使用审查、水文设施与监测环境保护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水文工作,强化水文行业管理。
(五)加强水文资料使用管理。建立水文资料汇交制度和涉水工程使用水文资料审查制度,建立水文信息平台,实时各种水文信息,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各类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信息服务。
(六)加强水文站网管理。为强化专用水文测站管理,避免重复设站,设立专用水文测站,不得与国家基本水文测站重复;在国家基本水文测站覆盖的区域,确需设立专用水文测站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报流域管理机构或者省级水文机构批准。确因工作需要设立专用水文测报站点,应服从全省水文站网规划,并接受省级水文机构的行业管理。
(七)加强水文监测管理。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及其他单位自建的水文监测站点及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应纳入水文行业管理,承担水文测报任务。
三、理顺体制,健全水文发展管理机制
(八)理顺水文管理体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和《省水文管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理顺省、市、县水文管理体制,使之与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相适应。加快推进市(州)级、县(市、区)级水文工作的双重管理,明确行业管理和建立市、县财政投入水文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州)、县(市、区)水文管理体系,以满足中小河流管理和以行政区为单元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需求。
四、增加投入,建立和完善水文投入机制
(九)发挥公共财政在水文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财政分级投入机制,统筹安排和使用各级水利建设资金,多渠道增加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对以往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的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建设服务等全省性水文工作,继续按照现行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落实水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行业管理经费。对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以及当地经济建设所需的水文建设等职能,按照相关事权划分和分级负担原则,分别纳入同级政府水利基建计划和财政预算,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事务管理经费。
(十)安排水资源费统筹用于水文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在征收的水资源费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与财政拨款经费一并统筹安排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监测调查及分析计算等常规水文工作。
(十一)加强水利工程的水文设施建设。改建、扩建或加固水文工程,应比照新建工程的办法,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必须有相关的水文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经费概算。
五、统筹规划,着力加强水文能力建设
(十二)加强水文规划工作。要高度重视水文规划编制工作,从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按照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统筹谋划好水文工作,完善水文发展布局,明确水文发展重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和《省水文管理办法》的规定,将水文事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十三)加强水文能力建设。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水文站网布局,完善监测站网体系,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各类水文站网的整体功能,满足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水文测验方式改革,加快水文巡测基地建设,大力提升水文应急机动监测能力;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不断提高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自动化水平,逐步建成集存贮、查询、、分析、应用于一体的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其智能化、可视化建设,全面提升水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水文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及水文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推动水文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我省水文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现代化水平。
(十四)妥善解决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问题。水文测报设施、站房、作业场所、专用道路和委托雨量站等已经使用的土地,按规定完善用地手续后,县级以上政府应当给予办理确权发证。对经批准需占用水文测站土地的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水文站建设有关技术规定,负责解决新建水文测站的用地问题。水文建设项目新增用地,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公益性事业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安排。
六、强化措施,关心支持水文事业发展
(十五)切实加强对水文工作的指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大水文”的发展理念,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水文工作的指导,建立各级人民政府联系、帮助基层水文的正常机制,并明确一名领导同志联系水文工作,经常听取水文工作汇报,切实帮助水文部门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
(十六)深入研究水文重大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支持水文事业的发展,在制定政策、安排资金、部署工作等方面充分体现对水文的重视和支持,当前要着力在水文管理体制、投入机制、能力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十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水文实际,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使水文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水文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十八)切实关心基层水文职工生活。我省水文站点多面广,布点分散,交通不便,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关心基层水文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解决水文职工的生活困难,让他们安心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对在加快水文改革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十九)切实加强水文宣传工作。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创新宣传内容和方式,加大对水文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水文工作的社会影响,努力为水文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本意见自公布之日开始实施,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
第二篇
水文是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市已建成各类水文基本站点137处及各类水文遥测站点277处,形成包括水位、流量、雨量、水质、水温、蒸发、泥沙等项目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水文站网;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水文专业队伍;每年收集7万多条水文水资源数据,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水文资料。历年来,水文部门为各级政府防汛决策指挥、防洪调度和防旱抗旱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水利规划设计、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市水文工作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水文经费投入不足,缺乏长效投入保障机制;二是水文站网布局不完善,水文基础设施标准较低、设备老化较为严重,新建、改建、扩建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水文信息化水平较低,水文数据采集、处理、传输、运用还不能满足防汛防台工作的需要;四是基层测站机构、编制、人员、经费未能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水文专业技术力量配备不足;五是基层代办员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缺乏基本社会保障,新生力量不足,致使队伍老化严重,安全隐患较多,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水文测报工作的开展。
为进一步加强水文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水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水文工作的领导。水文工作是防汛抗旱的基石、尖兵和耳目,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保护管理和优化配置以及防洪调度的重要依据,是提高城乡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建设“三个”、实现“三次跨越”的重要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水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水文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协调落实,把水文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并作为基础保障工作优先实施,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用地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为水文事业发展提高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进一步加大水文资金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水文投入机制,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市水文事业发展滞后问题、加快实现水文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根据《市水文事业发展规划》,本届政府5年期间,全市水文基本建设要完成投资8900万元,建成39项水文基础设施。具体筹资渠道:一是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认真研究水文投入机制,建立水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水文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文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市级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水文基本建设投入每年不少于8%(含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四个市直属站),各县(市、区)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水文基本建设投入每年不少于4%。二是多层次、多渠道筹集水文资金,按照有关规定,水资源费、水域占用补偿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水利规费要安排一定额度作为水文专项工作经费。三是在各类涉水工程建设中落实好“工程带水文”政策,在新建、改建、扩建各类涉水工程项目中,将水文站点建设经费列入工程概算,实行同时建设、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三同时”制度。四是转变理念,改革创新,加快水文服务产业发展,壮大水文行业实力,不断提高水文自身发展能力。
三、进一步加快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文信息化改造步伐。各地要严格按照《市水文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水文站网设施建设步伐,优先实施直接为防汛防台抗旱服务的重点项目。5年内,全市水文站网新建基本水文站8处、改造5处,新建清水位站6处、改造9处,新建潮位站4处、改造4处,新建水质监测站1处,新增雨量站48处。建成水文水情测报中心、市级水文巡测基地。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水文信息化改造步伐,加快覆盖全市的水情信息采集系统的更新改造,逐步建立和完善水文预报系统,建立水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水文信息采集、处理、传输、运用一体化和信息的实时化、形象化、多维化目标。(附《市水文基础设施及信息化建设任务书》)
四、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监测系统,提高水质监测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按照逐步提高水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装备水平与各类水质信息的采集能力,建立机动与应急监测能力较强的快速、机动的水质监测系统,实现水质信息传输的现代化及资料共享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市水质监测系统。通过5年努力,分中心实验室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并配置水资源应急监测专用车、便携式快速水质检验系统、车载卫星通讯设备等先进的水质检测设备,形成装备精良、功能齐全、快速高效的水资源监测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地表水水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地下水、大气降水水质监测;加强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力度,对重点河段、水源地实行自动监测,建立完善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监测机制,确保饮用水安全。
五、进一步加强水文设施保护管理力度。近年来,我市各地因城镇化建设、道路交通建设和采石挖沙等侵占和破坏水文站房与测报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水文测站工作的正常进行。各地要依法加强水文设施的保护管理力度,各类建设工程影响水文设施的,必须先建后拆,确保水文站点的正常运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省水文管理办法》规定,尚未划定水文测验保护区的,要在2008年底前,划定保护区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颁布公告、设立警示牌;各级公安、水利、规划、水文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水文设施保护管理的巡查、管理与监督,对破坏水文设施的违反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确保水文设施的完好率和安全运行。
六、进一步完善各级水文机构。各地要高度重视水文机构建设,做到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落实。尚未建立水文机构的鹿城、龙湾、洞头三县(区),要在2008年主汛期前完成组建工作;已经有机构但没有落实编制、人员、经费的,要抓紧做好编制、人员、经费的到位工作。通过3年努力,各级水文机构人员要逐步达到水利部《水文水资源勘测事业单位编制定员标准》,即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县达到2--4人;文成县、泰顺县达到4--6人;瑞安市、乐清市、永嘉县、苍南县、平阳县达到6--8人。各类水库要按行业标准成立专门水文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库水文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型水库水文站一般不少于3人;中型水库水文工作人员一般不少于2人;小型水库要落实专门人员,做好水库水文测报工作。
七、进一步加强水文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省水文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水文人才的培养机制,强化岗位培训,完善水文队伍知识结构和布局,提高基层测站人员的文化素质,以水文专业课题研究带动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重视水文专业人才的引进,重视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软件开发能力的培训,以适应水文工作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需求。通过5年努力,实现市级水文站职工本科以上学历达到70%,大力培养引进水文水资源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人才,使硕士以上学历(学位)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5%;专业技术人员中,职称结构比例高、中、初比例达到20:60:20。逐步提高基层水文职工文化技术水平,县级水文站职工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0%,逐步实现基层职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使全市水文职工学历、技术、年龄结构趋于合理,更加适应水文事业发展要求。
八、进一步改善基层水文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水文工作的性质就是与风、暴、潮、雨、洪直接打交道,野外作业的特点决定了水文工作的艰苦性和危险性。我市大部分水文站地处偏僻,高度分散,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基层测报人员有时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工作。因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基层水文职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适当提高工作报酬。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转变水文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从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转变,认真研究水文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逐步实现“技术先进、精兵高效、管理科学、全面服务”的水文发展目标,形成以防汛减灾预报为中心、以水资源监测为重点、以水文信息采集为基础的水文服务体系,使水文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防汛防台抗旱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