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增强农村河道环境综合治理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我区、、等远郊地区,水系发达,河道纵横,百姓沿河而居,道路依河而建。以街道为例,洲内的两条主河道小江河、沿岸住户6000余户,约2.5万人,占街道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过去,百姓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后,通过引入江水实现“换水清污”,河道污染现象并不十分明显。今年以来,由于遭遇南方极旱,长江水位已经低于通江河道,江水无法引入河道,不能进行“换水清污”,使得大量的污水和污染物长期滞留在河道,经过暴晒后发出阵阵恶臭。对此,街道心急如焚但苦于无策,百姓难以忍受意见很大。
近年来,区财政对农村河道清淤、河堤绿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统计,年到年,区财政累计安排清淤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区里每年还拿出60万元专门用于河道长效管理。通过努力,我区农村河道水面环境整治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水清、岸绿、坡整、路洁”的要求还有差距,长效管理任务繁重。
一是垃圾随意抛洒陋习严重。我区实施农村实事工程以来,完成农村改厕13734座,建立垃圾中转站7个,建设沼气工程2处,完成县乡河道疏浚607.86万方、村庄河塘疏浚314.22万方,农民排放的生活垃圾有了较好的去处,农村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由于农民长期形成的一些散居生活陋习,如随手扔垃圾,或将生活污水直接倒入就近河道等,目前农村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现象又有抬头之势,加上远郊地区垃圾池布设不合理、清运不及时,使得农民习惯把家前屋后的河道作为“天然垃圾箱”,大量生活垃圾、杂物随意堆弃在河道周围,风一刮,掺杂其中的一次性食品袋、各式零食包装袋满天飞,河岸水面随处可见红红绿绿的塑料袋等漂浮物。
二是农业废水污染隐患堪忧。近年来,我区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从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产业向种植蔬菜、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转化,农村土地产出率、农业综合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也要清醒看到,受到全球气候环境影响,受到市场竞争的挤压,目前农民自觉不自觉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部分氮肥、磷肥和高浓度农药如有机氯,以及含铅、汞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物随着雨水流入河道,造成了河道和村庄河塘的二次污染,农村河道水体水质在下降。
三是乱垦乱种侵占河道时有发生。部分农户在河道边坡两侧垦地种菜,破坏了植被,致使土质松软,一经雨水冲刷,水土大量流失,河道岸坡变陡、加速淤积,影响泄洪,易发生洪涝灾害。此外,在河道边私搭乱建柴禾间、杂物间、露天粪缸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露天粪缸易成为畜禽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农民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鉴此,我们建议:
1、将远郊街道河道整治纳入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远郊的河道水面环境整治与近郊的道路环境综合整治,从改善地区环境,提升百姓满意度来讲,可谓是“异曲同工”,从工作的组织、投入和实效来讲,也是“一举两得”。尤其是目前,远郊街道已纳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河道面广量大,在考核中极易失分,为此,建议把远郊地区河道水面环境整治一并纳入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同时组织,同步推进。
2、河道水面环境整治要立足长效。自来水普及后,农民不再将河道作为饮用水源,保护河道水体水质的意识在下降。我区现有河道、村庄河塘400多条(面),主要分布在、、、等街道,对这些河道水面环境的整治,仅仅靠建立河道保洁员队伍,打捞水草与漂浮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的污染问题,还容易出现“前清后淤”。因此,建议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协调处理河道水环境的管护工作,既管水草、河道漂浮物,又管河岸违章搭建、种植及居民乱倒垃圾等,综合处理水环境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河道水面环境整治要管用并举。农村河道水面既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也是难得的农村旅游资源。因此,农村河道水面环境整治不仅要管好,更要用好,让水产生效益。街道正在试行“以河养河”的模式,把河道划片给村民承包养鱼,以减少水草繁殖、防止水质富营养化,所得承包费用仍用于河道保洁,效果很好。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发展农村生态旅游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利用河道水面发展休闲垂钓、湿地公园、水上餐厅等特色项目,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同时,又能让百姓从中得实惠。
4、河道水面环境整治要严抓源头。河道沿线工业废水的偷排偷放,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河道沿线工业企业的巡查频次和力度,对重点企业要实行跟踪巡查;另一方面,对发现偷排偷放的企业,区有关部门要从严从重处罚。与此同时,远郊街道在招商过程中,应严防有污染的项目入驻,从源头上保护水环境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