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与农村节能减排实施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农村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资源节约型技术和低能耗机械,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大力推广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积极探索生物质能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节约优先,开源节流并举。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加快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增加农村地区能源有效供给,调整用能结构,提高农民生活用能质量。
二是坚持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深入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适度发展能源作物。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荒山荒丘、滩涂等不宜生产粮食作物的土地资源和冬闲田,走非粮替代的能源作物发展道路。
四是坚持多元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种模式共存、多种利用方式并举,形成农业节约发展、循环发展、环境友好发展新格局。
(三)主要目标。到2012年末,全市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农户普及率达到35%,农村户用沼气达5万户,新建养殖场(小区)沼气工程1000处,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200处,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达到200万平方米。显著提高化肥、农药、用水效率和畜牧、水产健康养殖水平;逐步淘汰一批高耗能农业机械、渔船和装备落后的工艺设备;建立一批循环农业示范园。
二、工作重点
(一)大力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
1.加快农村沼气建设。一是加快户用沼气建设。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适度发展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户用沼气建设,今后5年,全市每年新增户用沼气4000户以上。按照“政府引导设施投入,农户购买管护服务”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总体要求,同步规划、建设沼气服务体系,保证建后使用。大力推广“猪—沼—菜(粮、果、渔)”循环农业模式,建设农村生态园,实现家居清洁文明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卫生环境优良化。二是加快建设养殖场(小区)沼气工程。重点支持城镇周边、重要水源地等地区集约化养殖场(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开展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推广“生态养殖—沼气(有机肥)—高效种植业”内循环模式和集约生态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
2.推进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推广秸秆还田、生产食用菌、秸秆气化和固化成型技术。在粮食主产区,尤其是机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等地,稳步推进秸秆气化点建设。开展秸秆沼气(生物气化)试点示范,开展户用(联户)秸秆沼气的试验示范,探索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管模式。鼓励企业建设大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建立收储、加工、配送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生物质商品燃料。
3.开发利用太阳能。鼓励农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积极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建设一批太阳能利用工程。
4.适度发展能源作物。利用荒山、荒坡和冬闲田等土地资源稳步发展甜高粱、甘蔗、木薯和油菜等能源作物,提高能源作物加工水平。
(二)积极开展农村生产生活节能
1.推广农业生产节能。一是推进耕作制度节能。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建立高效耕作制度,发展生态农业。二是推进农田节水。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保护栽培、喷灌滴灌和水稻浅湿灌溉技术,应用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技术,推广抗旱保水剂或生物制剂,将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措施集成在农田,节约农业用水。三是推广节肥技术。推广化肥机械化深施、精准化施肥、诊断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农家肥、禽畜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
2.推进农业机械节能。加快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渔船及其装备的更新换代,推广节能型船用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燃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复式联合作业农业机械,提高作业质量,减少作业环节和次数,降低单位能耗。
3.推进乡镇企业节能。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更新改造,依法关闭高耗、低质、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乡镇企业。逐步淘汰小立窑水泥、粘土实心砖、小冲天炉等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在水泥企业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立窑水泥节能节电技术;在铸造企业推广新型熔炼技术、新型成型技术;在制砖企业推广空心砖、新型节能型转窑、窑炉密封技术、节能风机等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4.推进农村生活节能。加快省柴节煤灶升级换代,推广高效低排放省柴节煤炉具,提高热利用效率。推广使用新型节能灶具、洗浴用具和取暖炉具等节能型生活用能设备,提高农村生活用能水平。推广保温、省地、隔热等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农民建设节能型住房。
(三)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1.推广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技术。在城镇、农村医院、学校、敬老院、新农村示范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工程,防治生活垃圾污染,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实现达标排放。
2.推广合理用药技术。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产品,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和检验合格的肥料产品。加快推广高效节药喷雾机械和低容量喷雾技术,淘汰落后的手动喷雾机械。加快组建县、乡、村植保专业合作组织体系,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
3.发展生态养殖。积极推进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在粪污相对集中的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重点实施畜禽粪污能源利用工程,建设粪肥处理中心。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加快标准化畜禽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促进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制定和完善水产养殖技术标准,强化监督管理,根据环境容量,合理调整养殖布局,科学确定养殖密度,优化养殖生产结构。对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规模化改造,实施养殖水质监测、环境监控、渔用药物生产审批等制度,加强水产苗种监督管理,科学投饵、施肥,合理用药,建立生态养殖示范区。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评价体系,把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级、各单位,强化监督管理和服务,严格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地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业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严格控制农业资源浪费。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补贴、投资政策、税收优惠、价格支持、市场配额、用户补助等多种激励手段,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建设”的农村节能减排新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和企业开展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三)扶持重点项目。市、县(区)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表彰奖励节能减排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企业。扶持重点:一是养殖场(小区)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建设。养殖场(小区)兴建50—100立方米沼气工程和生活小区兴建30—50立方米沼气净化工程纳入全市生态家园示范工程。二是养殖企业兴建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展沼气发电、沼肥综合利用,采取“一企一议”的办法,根据工程量,列入“一事一议”奖补范围。三是对秸秆禁烧力度大,综合利用成效明显的县(区)、乡镇给予一定奖励。四是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按照“优化结构,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加大对水稻插秧机、秸秆打捆(粉碎)机、植保机械补贴力度。五是扶持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建设。建立万亩县、千亩乡、百亩村连片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由土肥部门提供配方施肥建议卡,科学施肥,优化资源有效利用,达到节本增效、改善农作物品质和节能减排目标,经专家验收合格,市县财政给予补贴。五是扶持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和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四)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宣传活动,把节能减排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农民节能减排技术培训,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