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组织实施渔业提质增效工程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充分认识实施渔业提质增效工程的重要意义
年全市渔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超额完成了农民人均渔业增收50元的目标,为农民增收挑了重担,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市渔业仍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的支撑体系不强、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不快等突出问题,只有大力实施渔业提质增效工程,才能促进渔业在农业经济中比重的提高`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农民人均渔业增收目标的实现。首先,实施渔业提质增效工程是优化农业结构的客观要求。渔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实施提质增效工程;可以带动农业产业的升级,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其次,实施渔业提质增效工程是提高运行质量的内在需要。实施提质增效工程,加快发展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全面提升渔业产业层次,促进渔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是提高渔业经济运行质量,实观由“渔业大市”向“渔业强市”跨越的重要举措。再次,实施渔业提质增效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年全市农民人均增收中有30%来自渔业,渔业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我市既有独特的资源条件,也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有利于促进渔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利于广大渔(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对加快发展渔业的战略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渔业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组织实施渔业提质增效工程,推进渔业“由大变强”的跨越,为实观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和农村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多挑重担、多做贡献。
二、实施渔业提质增效工程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年实施渔业提质增效工程主要目标是:渔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渔业增收50元,完成水产品总产量66.6万吨。围绕这一目标,具体措施上:
(一)以优化渔业结构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渔业战略性调整。一要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充分利用海淡水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规模渔业;在优化区域布局的基础上,以建设优势水产品产业带为目标,加快养殖渔业的发展,逐步在全市形成海产品养殖产业带,年全市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18万亩;在、都、、、5县形成稻田生态养殖产业带,年面积达到83万亩;形成以里下河地区为重点的特种水产品养殖产业带,年面积达到75万亩。二要积极发展特色渔业。压缩传统的“四大家鱼”的养殖面积,着力提高优质鱼类和大规格河蟹的比重,使优质鱼类产量占淡水养殖鱼类产量的比重达到25%以上;大规格河蟹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根据市场多变性和消费多样性的要求,积极发展黄鳝,黄颡、乌鳢、泥鳅等淡水6小品种和日本车虾、文蛤、缢蛏、梭子蟹、青蟹、鲻鱼、条斑紫菜等海水品种的养殖,并不断扩大规模。要加快新品种更新步伐,通过引进、选育等途径,筛选出后续的优势品种,努力保持特色渔业的旺盛生命力。三要努力发展休闲渔业。要依托各地水产养殖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一些钓鱼、观赏及鱼文化项目,把示范园区建设成集养殖、休闲渔业为一体的园区。县(市)要抓住渔港建设的机遇,依托渔港采发展休闲渔业,形成渔船避风、水产品交易、供油供水供冰和吃鱼、观赏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渔港。四要积极开展海洋捕捞“双转”工作。要围绕“双转”工作5年规划,以转产转业为契机,加快海洋捕捞业结构调整步伐,使转产转业和结构调整互相促进。不断拓宽转产转业渠道,引导渔民向水产养殖、加工、运销、休闲渔业、远洋渔业和其他非渔业行业转移,千方百计解决好转产转业渔民的就业出路。年要切实完成306艘海洋捕捞渔船转产任务。
(二)以强化质量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渔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抓紧建立一套完整的渔业质量管理体系。加快渔业标准的推广、应用和普及,以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为重点,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包装水平,建设渔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市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步伐,加强检测和监测手段,增强技术力量,提高质量检测和环境监测水平。年开始着重对国家和省级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基地,加强全过程的监控,从种苗生产、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推行质量认证制度,切实抓好“从鱼塘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对重点县(市》)、已认定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建立检测点(站)。大力推进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年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达到20万亩,实施标准化生产,对养殖水域、投入品等实施全过程监控,总结推广有效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管理方式,全面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创牌工作力度,积极组织无公害水产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名牌产品的申报工作,让我市的水产品及其制成品获得更多的品牌,年内新增无公害水产品15个。要针对外地实行市场准入的新情况,研究对策,积极应对,以“基地控制、严格监测飞市场专销飞全程跟踪”为方向,对已认定的无公害水产晶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引导“绿色”消费,确保水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
(三)以推进科技创新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技术市场化步伐。一要继续组织实施好渔业科技三项工程。对海洋渔业要在贝类大规格苗种、滩涂高效养殖、浅海开发利用技术上有所突破,对内陆渔业要在养殖方式上有更大改进。对经过引进驯化比较成熟的品种,要大力推广,扩大规模,尽快形成产业化开发;对尚不成熟的品种要加快消化吸收,提高开发水平。同时要加强渔业科技项目的跟踪管理,改进管理方式,确保项目实施效果。二要创新科技体制和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和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创办和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创新创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快培育以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主体。各地对今后新上的渔业科技项目,要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实施主体的格局。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鼓励和安排渔业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去开展技术承包或领办项目,实现技术市场化。三要大力实施“园区+工程”战略。要通过创办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带动渔业的发展,年各县(市、区)都要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市级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对已建的各类渔业科技园区要加强管理与支持,引导项目、技术、人才和资金的积聚。要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特点和产品优势,积极组织实施鱼、虾、蟹、贝、紫菜等“五个一”工程,努力培植我市渔业的主打产品、拳头产品。
(四)以培植龙头企业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渔业产业化经营。一要努力突破水产品加工。根据现有渔业资源特点,巩固和提高龙虾、紫菜、贝类飞鱼糜等加工产品的质量,进一步发展水产品的深加工,提升产品档次;加大文蛤等海淡水贝类加工的力度,重点抓好贝类的净化与消毒,进行多样化开发;尽快改进淡水产品加工制品的品质,在发展淡水鱼分割产品和调味品鲜销、搞好配送服务的同时,抓好鱼片、鱼糜及其制品的开发;加大海洋低值产品加工的开发力度,开辟休闲、保健食品新领域。二要培育发展以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围绕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业,选择主导产业优势较突出、经济实力较雄厚、外向程度较高的企业和市场等,加大扶持力度,引发展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水产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及千家万户的紧密型的生产对接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鼓励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业、地区界限,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形式,培育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提高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要大力促进水产品流通。积极调整水产品营销策略,扩大销售半径,推进“订单渔业”、“合同渔业”的发展,促进水产品流通。继续加强市场对接工作,加快水产品进超市、搞配送,建大卖场等的发展步伐,扩大水产品销售。加大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力度,搞好批发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运作,增强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着力提高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商品集散、信息交流和价格形成的作用。并积极扶持渔业合作经济组织,渔业经纪人队伍以及行业协会的发展。四要广泛招商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资注入,带动水产加工业的发展;通过争取国家、省的相关项目,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渔业产业升级。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渔业提质增效工程的顺利实施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渔业人均增收50元的目标,扎扎实实地抓好渔业提质增效工程的实施。要精心组织,细化目标,硬化措施,狠抓落实。要组织专门班子,以项目为载体,明确项目责任人和实施进度,实行目标管理,务求实效,确保成功。要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
(二)要完善机制,加大投入。一是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三项工程目标、“”项目、标准化及无公害基地建设项目等的资金投入,为提质增效工程提供有力的支撑。二是充分发挥广大渔(农)民作为投资主体的作用,通过合理流转滩涂和水面使用权、延长承包期、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行业协会等多种形式,调动渔(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三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外资、企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渔业的开发和建设,促进渔业健康发展。
(三)要转变职能,搞好服务。各级涉农部门要通力协作,配套服务,为渔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扶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以增收为重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规划制定、市场调.研与分析、信息、新品种引繁和新技,术推广、疫病防治等方面为渔(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严格执行〈渔业法》、省〈渔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治渔,以法兴渔,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保驾护航,确保渔业人均增收50元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