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意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意见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也是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府发〔2009〕21号)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区域合理布局、坚持科技引领、坚持产业化经营、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充分发挥我市资源、技术和组织优势,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做强龙头企业,做实支撑体系,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主导产业集中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挥示范辐射功能,提升我市在全省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把我市建设成成渝两地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

(二)发展目标。

到**年,规模化、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298万亩(其中新建135万亩,改造完善156万亩),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7万亩,新增农业总产值60亿元以上;到2015年,规模化、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373万亩(其中新建180.5万亩,改造完善191.5万亩),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3万亩,新增农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

做大做强柑桔、中药材、蔬菜(包括食用菌)、玉米、油菜、菜用马铃薯、蚕桑、木竹原料林、特色干果、种苗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到**年,优质柑桔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新建21万亩、改造9万亩)、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新建4万亩、改造5万亩)、外向型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2万亩(其中新建6万亩、改造16万亩)、优质水稻基地面积达到70万亩(其中新建25万亩、改造45万亩)、优质油菜基地面积达到70万亩(其中新建25万亩、改造45万亩)、马铃薯基地30万亩(新建10万亩、改造20万亩)、蚕桑基地面积达到14万亩(其中新建4万亩、改造6万亩)、林业产业基地达到50万亩(木质原料林基地15万亩、竹基地15万亩、特色干果基地15万亩、其他经济林基地5万亩)、种苗花卉5万亩。到2015年,优质柑桔基地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新建26万亩、改造9万亩)、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新建7万亩、改造8万亩)、外向型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其中新建16万亩、改造22万亩)、优质水稻基地面积达到75万亩(其中新建30万亩、改造45万亩)、优质油菜基地面积达到75万亩(其中新建30万亩、改造45万亩)、马铃薯基地40万亩(新建20万亩、改造20万亩)、蚕桑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新建5万亩、改造9万亩)、林业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80万亩(其中新建46.5万亩、改造33.5万亩)。各区县基地建设目标见附表。

二、基地建设重点内容

根据我市气候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等,进一步完善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区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基地,使我市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上抓出特点、展示看点、提升亮点,并通过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上,重点建设“八大”基地,加快实施“三个工程、三个推进”。

(一)建设“八大”基地

1.柑桔产业基地。建成35万亩甜橙、优质名柚、优质杂柑、优质柠檬等“四大”柑桔产业带。

2.中药材基地。以GAP标准化基地建设为基础,大力提升加工能力,推动产业规模发展,努力建成15万亩白芷、连翘、吴茱萸、金银花等特色中药材产业基地。

3.外向型商品蔬菜基地(含食用菌)。在城市郊区和沿涪江冲积坝地,建设以春夏(早熟)、夏秋、秋冬三大季为主的商品蔬菜基地,实行常年生产、均衡上市。在菜粮兼作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推广水旱轮作和菜粮间套作模式,以榨菜、二金条辣椒、法国青刀豆、蘑菇、莴笋、萝卜、胡萝卜等品种为主,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确保蔬菜鲜销和外向型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

4.优质水稻基地。围绕加工利用方向新建国标三级优米生产基地30万亩。

5.优质油菜基地。订单发展优质双低油菜,使全市油料稳定在12万吨以上。

6.马铃薯基地。以涪江、郪江两江沿岸乡镇为主线,新建菜用型、加工型马铃薯基地面积20万亩。

7.优质蚕桑基地。按照“围绕市场建基地,突出规模抓重点,连片集中上水平”,巩固和发展基地乡镇30个,连片建设优质桑园15万亩,蚕茧产量达到50万公斤。

8.林业产业基地。主要包括木质原料林基地、特色干果基地、竹基地、种苗花卉和其他经济林基地(含木本油料、木本药材、茶叶等),共5大特色基地以及林下资源开发利用基地。重点布局于“五线一带”,即成南、遂渝高速公路、遂绵高速公路、省道205沿线、国道318沿线和涪江产业经济带。其中,**县为木质原料林基地、木本药材基地重点县,大英县为木质原料林基地、特色干果基地重点县,**区为木质原料林基地、竹基地重点县,**区为竹林基地重点县,**县为特色干果基地重点县。林下资源开发利用基地主要分布林业资源丰富地段。

(二)实施“三个工程、三个推进”

1.加快实施“三个工程”。一是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大力实施中低产造、标准粮田、“金土地”工程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平整土地、增厚土层、调整田型、培肥地力为重点的耕地质量建设,加强排灌渠系、蓄水、提灌设施等为重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田间机耕路、耕作道路、人行便道为重点的路网建设,加强坡面水系综合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改造完善基地水、电、气、通讯网络。通过3—5年建设,把基地建设成为田成方、土成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基地耕地质量达到四**省标准农田三级以上。到**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20万亩,力争2015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50万亩。在建成高标准农田基础上,发展各具地方特色名、优、特、新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把基地建设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的“三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二是加快实施设施农业建设工程。建设以塑料大棚、滴灌喷灌、棚架、遮阳网覆盖等为重点的设施农业,推广应用适用新型农机具,提高基地耕、播、栽、收机械化水平。到**年,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万亩,到2015年增加到10万亩。三是加快实施核心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各区县要着力建好3000—5000亩的核心示范园区,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生产管理、产后加工、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和机制创新等全方位示范,辐射带动产业发展,推进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聚集,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2.加快实施“三个推进”。一是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形成绿色农业安全体系;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基地和产品的监督管理,加强认证产品的标识管理,加强入市产品的市场管理工作,并形成规范和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等残留或流失危害,防止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加快推进技术集成与应用。以现代科技替代或提升传统农业技术,大力开展特色优势作物高产创建活动,重点推广“十大绿色农业技术”,即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沼气循环综合利用技术、秸秆覆盖免耕沃土保护性耕作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轻便集成技术、庭院生态农业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打造。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农产品生产者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力度,基地农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40%的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同时,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新品种保护力度,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品牌展示、推介和宣传活动,提高农产品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带动和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三、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专项经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从政策、资金、技术、人力、物力上给予重点扶持。市、区县要将国家、省安排的项目进行整合,统一打捆、集中安排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强化金融服务,加强政银企沟通合作,积极搭建信用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保证生产、加工企业的短期融资需要。鼓励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关金融扶持政策的支持。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拓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外来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二)加强协作,推进机制创新。一是推进组织形式创新,大力扶持多元化、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民开展多渠道、多领域联合与协作,提高基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规范和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和规模经营。二是推进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积极扶持已有一定规模的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现代农业产业的开发和基地建设,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大园区+小业主”等基地建设模式。三是推进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强化科技,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努力提升技术水平。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服务能力。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联办示范园区,支持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重点,加快培养科技示范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物资、技术、物流、信息等全方位服务。

(四)转变观念,强化市场拓展。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转变职能,树立抓营销就是抓增收增效的新思维和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平台建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构建农产品生产引导、品牌推广、直通式产供销平台、农民素质教育、标准化种植与加工示范等农产品信息系统,形成生产、精深加工、销售产业链,畅通基地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引进培育一批营销、策划专业人才。重点加大专业协会、经纪人队伍、营销大户的培育力度,促进超市、农业企业、基地的有效对接,全面推进农产品“十百千”(10个绿色农产品进超市、成专供、上飞机进入高端市场,**品牌农产品在20个大中城市设立100个专销柜点,在200个超市中**品牌农产品达到1000个)营销战略,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五)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把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强化目标管理,加强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工作进度情况。落实市、区(县)、乡(镇)、村、社五级管理责任制,持之以恒抓好基地建设。各级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牵头作用,积极作好规划的编制、协调服务、督促检查等工作。市级相关部门重点抓好基地的规划引导、配套政策制定、产业发展指导等工作。各区县要按照基地建设标准和产业强县标准要求,积极申报和争取列为省产业基地强县和省级现代农业试点县。

**年十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