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民生工程实施宣传意见范文

市民生工程实施宣传意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民生工程实施宣传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市民生工程实施宣传意见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今年以来我市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创新举措、强力推动,民生工程实施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截止9月底,我市45项民生工程全面组织实施,生活保障类落实到位、参保服务类有序推进、工程建设类加快推进,共有60多万人次享受政府补助(含参保项目报销和购买公共服务),覆盖面达到90%,补助金额超过1.1亿元,普遍超过序时进度,为完成年度民生工程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根据会议要求,现将今年以来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民生工程工作开展情况

2009年,我市紧紧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残有所助”目标,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急事先办、惠及多数、务求实效”原则,市委、市政府提出民生工程“投入只能加大不能减少,保障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覆盖面只能扩大不能缩小”,决定在省28项民生工程基础上增项、扩面、提标,实施45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幸福铜陵,确保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主要做法是六个强化、六个坚持、突出“六”抓: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三个到位”,责任落实抓“早”。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去年12月份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5次研究和讨论2009年民生工程工作。市委书记姚玉舟、市长李明先后7次听取民生工程汇报,6次视察督查民生工程,5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民生工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姚玉舟书记在听取上半年民生工程实施进展情况汇报后强调:一定要兑现市委市政府的承诺,将民生工程做好做实做出成效,争取在全省民生工程建设的检查考核中继续保持先进位次。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唐世定及各位副主任先后多次带队视察督查民生工程,全力推动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市政协领导也开展多次督查调研活动,为实施好民生工程献计献策。市政府各位分管市长经常深入基层,及时协调解决实施民生工程中遇到的难题。根据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及时调整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二是责任分解到位。2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生工程实施工作会议,及时贯彻全省民生工程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8年民生工程实施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民生工程工作。市委书记姚玉舟高度重视,亲临会议、亲自颁奖;市政府对2008年实施民生工程的14个先进单位、76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市长李明指出:把民生工程作为“第一职责来对待、第一追求来推进、第一责任来落实”,努力把民生工程建设成展示铜陵形象的亮点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纪委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各位副市长、秘书长参加了会议,市政府与县(区)和市直22个部门签订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倪玉平要求:实施民生工程必须做到落实政策不打折、工作推进无缺陷、责任追究不含糊、保持先进不动摇。元月初,市民生工程领导小组下发了全年民生工程工作意见,将全年任务细化为10大类45小项,明确责任单位、工作要求、完成时限。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成员单位及时贯彻会议精神,层层分解目标,明确落实责任。三是政策制定到位。2月中旬,市政府下发了《关于2009年实施45项民生工程的通知》,相关成员单位制定了《关于民生工程责任追究规定》、《民生工程资金审计监督实施意见》、《民生工程督查督办制度》和50个项目实施方案,做到民生工程实施到哪里,制度建设延伸到哪里,规范管理跟进到哪里。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成员单位也及时制定了民生工程实施细则及有关配套政策。

(二)强化推进措施,坚持“三个落实”,实施效果抓“好”。一是落实协调推进机制。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民生工程横向协调推进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民生工程纵向协调推进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市财政局内部科室民生工程协调联动机制的意见》。横向上,建立起“年有目标、季有任务、月有计划、旬有推进、周有安排”的推进制度;纵向上,建立起“周有暗访、旬有报告、月有通报、季有检查、年有考核”的协调制度;内部协调联动机制方面,明确了民生办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出台了资金操作规程,协调配合到位,整体合力增强。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财政具体协调、部门牵头落实、社会广泛参与”和“市县(区)联动、横向互动、纵向推动、合力攻坚”的协调推进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我市民生工程又好又快实施。二是落实政策支持机制。按照民生工程实施优先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优先审批规划方案、优先组织招投标,认真落实好民生工程税费、用电等优惠政策,确保了项目早规划、早设计、早建设。工程类项目完工率超过80%,部分项目已提前交付使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即将全面完工交付使用,民生工程“当年建成、当年使用、当年见效”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保障类项目政策全面兑现到位,资金按月发放,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是落实长效运行机制。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专门开展了建设类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从4月初开始,历时3个月时间,在全面自查、重点抽查基础上,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意见,制定下发了《加强民生工程建设管理意见》,推行包括项目公示制、管护责任制在内的建设类民生工程“十制”管理。卫生部门建立起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行行政、业务、药品、财务“四统一”的运作模式,发挥整体优势;水务部门探索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的供水建管一体化管理模式,切实保证了饮水质量安全;交通部门落实了“村村通”公路管护主体,明确了管护责任,配合有关部门提出了“户户通”方案。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人民群众满意工程,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建立起民生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三)强化财力保障,坚持“三个优先”,资金配套抓“快”。一是优先安排资金。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有效地保证了民生工程的资金投入,民生工程自然稳定的增长机制已基本建立。财政部门建立了民生工程预算制度,专门制定了《铜陵市民生工程资金筹措方案》,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做到民生工程资金足额安排;调整了市、县(区)资金承担比例,减轻县(区)财政配套压力;对新增目标任务所需资金采取调整支出结构、年初预留经费等措施予以解决。2009年,全市实施民生工程投入资金达到5.6亿元,比上年增长40%以上,其中:中央及省财政承担超过2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倍;市、县(区)财政承担约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二是优先拨付资金。专门制定了《铜陵市财政局民生工程资金内部操作规程》,对指标下达和资金拨付的时间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建立起民生工程资金拨付和资金调度“绿色通道”,加大了资金拨付力度,做到及时申请、及时拨付,市本级配套资金拨付进度普遍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对政策已明确、上级资金暂未到位的“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等项目,采取垫付资金办法兑现政策,让老百姓更早地得到实惠。三是优先配套资金。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配套投入力度,着力提高保障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100元提高到130元,增加部分由市、县(区)两级财政承担,增加投入900多万元;市财政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分别多配套10万元、1000元;为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实施项目,增加投入500多万元;从政府转贷资金中优先安排廉租房建设资金5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建立了财政补助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市区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食品安全等工程。与此同时,严格资金管理。财政部门专门制定了每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办法,补助类资金严格执行阳光操作办法,工程建设类资金严格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了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开展县(区)配套资金专项督查,清理规范了补助类民生工程打卡(发放)名称,让受益对象及时足额领取“明白钱”。

(四)强化协调督查,坚持“三个结合”,督促整改抓“严”。一是坚持调度会议制度与明查暗访活动相结合。市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召开7次民生工程调度会,推进民生工程全面加快实施。市民生办召开6次项目推进会,听取了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等16项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汇报,协调解决了农村低保等17个项目的具体问题,及时分解落实省民生工程新增任务。认真开展明查暗访活动,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市财政局领导分别带队,先后开展12次明查暗访活动,重点抽查了农村沼气工程等15项民生工程建设情况;9月份集中对全市630个建设类项目进行了拉网式的现场督查,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在一线倾听民意,在一线指挥协调,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检验成效。对项目实施未达到序时进度或工程未按计划开工的,及时下达了整改通知,要求市直主管部门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县(区)政府真正承担起实施主体责任,通过“一问题一剖析”、“一检查一解决”,不断提升民生工程实施效果。二是坚持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为推动民生工程加快实施,确保民生工程各项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决定全年各组织开展两次专项督查、综合督查。6月份和9月份分别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专项督查,7月份完成了第一次综合督查,即将开展第二次综合督查,督查结果及时向各成员单位通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均得到了及时整改落实。同时,为保证督查结果公平,督查工作取得实效,统一设置了督查指标,采取随机抽查、量化考核、实证得分以及市、县(区)同步扣分办法组织督查,督查结果计入年度民生工程考核总分,形成了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齐抓共管、争先进位的工作局面。三是坚持社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市人大办、政协办、监察局组织百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对45项民生工程开展了视察督查活动,既扩大了民生工程的社会监督面,又确保了财力向民生工程倾斜,更为完善民生工程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市学习实践办组织群众代表、党风(行风)监督员对民生工程进行了视察,有代表感叹地说:“作为一个市民,感到生活在这个城市非常幸福”。市审计局开展了民生工程专项审计监督活动,把民生审计与预算执行、工程项目审计结合起来,构筑起民生资金安全“防火墙”。市统计局选择了7个受益面广、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程度高的个人补助类项目开展民生工程问效评价活动,发放调查问卷2169份,收回有效问卷2167份,群众满意度达95.5%。通过视察督查、审计评价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民生工程民众受益最大化,行政成本最小化,确保各个环节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制度建设,坚持“三个规范”,基础工作抓“实”。一是规范管理制度。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要求,针对今年民生工程项目增多、难度增加、强度增大的实际,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机制强保障,建立了民生工程联系点制度、调度会制度、交办督办制度、明查暗访制度、项目公示制度、现场督查制度、挂牌督办制度,完善了民生工程信息报送制度、报表报送制度、情况通报制度、舆论监督制度,为民生工程的规范实施提供了制度保证。二是规范工作制度。制定了民生工程成员单位和联络员制度,明确了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职责。制定民生工程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每月召开民生办会议、每周召开民生办工作例会,并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落实相关工作。建立了月度工作计划制度,全年任务分解到月,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完成时间。编发了70期《民生工程简报》,及时反映工作动态、总结部署工作,为交流工作经验提供了平台。县(区)和各成员单位以改革的精神和服务的理念推动实施好民生工程,普遍建立工作联系点,实行重心下移,坚持每月深入基层不少于一次,指导开展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三是规范基础工作。各级各部门按照《加强民生工程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加强了民生办的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民生办的牵头抓总作用。规范档案管理,出台了《铜陵市民生工程档案管理制度》,按照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统一建档的原则,做好民生工程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尤其是规范了培训类民生工程档案管理;加强民生工程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建立起数据清晰、查询便捷的民生工程动态信息数据库。

(六)强化舆论氛围,坚持“三个加强”,宣传政策抓“广”。一是加强政策宣传。为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度、满意度和支持度,在市政府网站、市财政网站常年开设民生工程专栏,全面系统地介绍惠民政策;开展民生工程《行风热线》上线活动,倾听百姓呼声,与市民直接交流;召开网友座谈会,组织《市民论坛》在线访谈活动,回答网友提问,广泛听取意见;编印《2009年度民生工程政策宣传手册》、《月度民生工程项目进展手册》;在《铜陵日报》开辟专栏,每月公示民生工程项目进展情况。通过上述渠道,完完全全地把惠民政策完完整整地展示给城乡居民,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力求真正把惠民政策兑现好、落实好。二是加强成效宣传。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民生工程实施效果宣传。充分运用媒体、简报、手册、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宣传民生工程的政策、做法和实施成效。在集中宣传活动期间,新闻媒体专门成立宣传报道组,组织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地采访,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及时报道各级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一线工作法”和实施民生工程工作的新举措,重点报道民生工程实施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专门开辟“提升民生工程”专栏(专题),推出“科学发展在铜陵系列深度报道之民生工程篇”专栏,刊发记者长篇通讯,加发编者按、百姓心声和记者感言,配发图片与文字说明。三是加强对外宣传。在抓好对内宣传的同时,加大在中央、省级媒体上的宣传力度。《新华社》、《光明日报》、《人民网》、《安徽日报》等媒体报道了我市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和免除涉农行政性收费、食品安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民生工程。省《民生工程简报》头条刊登了《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强调将民生工程做好做实做出成效》、《铜陵市民生工程实施要求行动早、效果实》、《铜陵市八项举措推进民生工程实施》、《铜陵市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完成省民生办组织的报告文学《民生为天——安徽省民生工程纪实》在我市的创作报道工作。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既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又使民生工程建设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拥护。

二、民生工程实施进展情况

(一)生活保障类12项民生工程政策落实到位,已实现年初目标任务或超过计划(序时)进度,补助资金及时兑现。

1.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任务: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使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稳定保障。进展情况:已完成扩面任务,实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补助10499人,保障覆盖面提高了0.6个百分点,补助金额799万元。

2.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目标任务:健全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使五保户供养标准达到农村平均生活水平。进展情况:补助1714人,补助金额361万元,集中供养人均标准超过3180元/年,分散供养人均标准超过2220元/年。

3.完善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制度。目标任务:将符合政策规定的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生活费补助范围。进展情况:补助28人,按照低保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从7月1日起,保障标准提高至290元。

4.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目标任务:加大特困群众大病医疗的医前、医中救助力度,努力实现程序便民化、救助适时化、运行规范化。进展情况:共救助688人,救助金额262万元;继续资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5.完善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目标任务:对艾滋病、结核病、急性和现症晚期血吸虫病、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病人及时进行医疗救治;完成295人次的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救治任务,并对其医疗救治费用按规定标准给予减免;对艾滋病特困对象按规定开展生活救助。进展情况:共救治901人次(其中晚血病人243人次,占年度计划的82.4%),救治救助金额132万元。

6.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目标任务: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家庭及时足额发放奖励(特别)扶助资金,兑现扩面提标政策。进展情况:确认奖扶648人、特扶334人、“双提”881人,由市财政垫付部分资金,补助金额122万元。

7.建立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目标任务:建立健全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落实各项助学政策,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进展情况:资助4470人,补助金额360万元。

8.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目标任务:及时足额将直补资金发放到移民个人,每人每年补助600元。进展情况:补助510人,由市财政垫付部分资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9.建立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并逐步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3000户;廉租房建设2723套。进展情况:租赁补贴发放补助3362户,发放补贴498万元;廉租房交付使用87套、已完工尚未交付使用18套、在建2618套。

10.建立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目标任务:对符合政策规定的4036名重度残疾人给予生活救助,其中城镇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600元补助,农村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360元补助。进展情况:补助4224人,由市财政垫付部分资金,补助金额182万元,实现应救助尽救助。

11.实施敬老工程。目标任务:完善市区老年人生活补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给予生活补助;对符合条件的独居老年人,享受政府出资购买的每人每年365小时(每天1小时)居家养老服务;建成老干部活动中心门球场,建设1所老年大学分校。进展情况:发放老年人生活补助4447人,补助金额684万元;享受居家养老服务400人,金额80万元;门球场正在进行草坪场地建设,老年大学分校已签订购置合同,确定校址,即将装修。

12.完善城乡特困群众“阳光”救助制度。目标任务:继续对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给予临时性、应急性生活救助,开展就业、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实现救助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进展情况:出台《城市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实施细则》,共救助433人,救助金额49万元。

(二)参保服务类14项民生工程扎实有序推进,普遍超过序时(计划)进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正在加快实施。

13.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标任务:参合率达90%以上,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30元/年。进展情况:参合人数300776人,参合率为97.3%,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30元/年,筹资额3910万元,共补偿40028人次,补偿金额2844万元。

14.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目标任务: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和农村户口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按标准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进展情况:拨付到校公用经费补助资金2880万元,全面免除学杂费,免费教科书、作业本全部发放到学生手中,为70名寄宿生发放了生活费补助。

15.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目标任务:城镇居民参保人数不少于14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进展情况:办理参保登记155391人,其中居民缴费645万元,学生缴费已经启动;共报销7942人,报销金额1651万元。

16.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和残疾人就业援助工程。目标任务: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完成不少于200例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扶持残疾人不少于550名,帮助70%以上的扶持对象实现就业,为每位扶持对象无偿提供不少于1000元启动资金。进展情况:成功实施了221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回访率达20%;为550名残疾人发放启动资金82万元,实施了技术技能培训。

17.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目标任务:种植业、养殖业参保率不低于70%,提高政策到位率和理赔兑现率。进展情况:油菜投保16.1万亩,参保率99.32%;水稻投保19.28万亩,参保率82.7%;棉花投保6.1万亩,已实现应保尽保;能繁母猪投保8514头,参保率96.2%;累计承保金额12651万元,保险赔款39万元。

18.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目标任务:完成培训任务880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580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000人,农民创业培训2000人。进展情况:开展新型农民培训6799人,占年度计划的77.3%,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354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858人、农民创业培训1587人。

19.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目标任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8000人,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达60%以上,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进展情况:开展农民工培训6791人,占年度计划的84.9%,取得证书合格率达72%。

20.提高城乡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目标任务: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人数2400对以上,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以乡(街道)为单位不低于90%,完成1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进展情况: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1198例,补助金额72万元;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130对,占年度计划的88.75%,补助金额31万元;累计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8万针(剂)次,各类接种率均在99%以上;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已完工尚未投入使用。

21.全面完成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综合治理。目标任务:完成全市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综合治理,加大血吸虫疫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完成胥坝乡血吸虫病传染源综合治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弃养牛647头、羊594只,以机代牛78台(套);1800座卫生厕所中投入使用1191座,完工尚未投入使用532座,尚未开工77座;共查螺914万m2,灭螺169.8万m2;血防健康教育项目已全面铺开。

22.完善低收入群体法律援助制度。目标任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440件。进展情况:办理416件,占年度计划的94.5%。

23.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标任务:参保率不低于30%。进展情况:参保登记工作全面铺开。参保33250人,缴费金额13706万元,享受人数6370人,发放金额222万元。

24.食品安全工程。目标任务:健全食品抽检机制,完善地产水产品和蔬菜质量管理体系,食品抽检不少于2000批次,制定11个水产品和30个地产蔬菜养殖、种植规程,增加5个农贸市场农残检测点,提升食品安全性。进展情况:抽检食品1658批次,占年度计划的82.9%,公布7次检测结果,9次食品安全预警通报;已制定印刷14个水产品、39个地产蔬菜养殖(种植)规程;增加的5个蔬菜农残检测点已投入使用,纳入正常管理。

25.实施就业“1+2”工程。目标任务:开展城镇人员职业技能培训10000人,新增就业20000人(其中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不少于2000人)。进展情况:完成城镇人员职业技能培训7785人,占年度计划的77.85%;新增就业15339人(其中购买公益性岗位1610个),占年度计划的76.7%。

26.免收涉农行政性收费。目标任务:免除涉及农民的生活类、生产类行政性收费,实现涉农行政性项目“零收费”,减轻农民负担。进展情况:免除涉及农民的33项生活类、生产类行政性收费,受益农民42429人。

(三)工程建设类19项民生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多数项目部分提前投入交付使用;菜市场改造、廉租房建设亟待加快建设。

27.积极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完成4个乡镇卫生院、37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规范化建设1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策。进展情况:乡镇卫生院投入使用1个、完工尚未投入使用1个、在建2个;村卫生室投入使用4个、完工尚未投入使用3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入使用10个、完工尚未投入使用1个、在建1个;兑现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78万元,惠及35.22万人。

28.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解决3.4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进展情况:工程建设实施城市管网延伸,投入使用1.138万人,完工尚未投入使用2.272万人,确保饮水安全。

29.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标任务:完成63个20户以上已通电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收听收看到4套以上广播节目和8套以上电视节目。进展情况:完成全部主干光缆和48个自然村的支干线光缆架设任务,完成10个村的进村入户安装。

30.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目标任务: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64.2公里建设任务。进展情况:完工尚未投入使用16.5公里,开工建设47.7公里。

31.“农家书屋”工程。目标任务:建成23个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配置标准为2万元。进展情况:23个农家书屋投入使用。

32.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建设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78个城区社区文化家园建设任务,改善社区文化活动条件,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进展情况:乡镇综合文化站完工尚未投入使用2个,在建4个;78个社区文化家园投入使用。

33.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目标任务:建成4个乡镇和41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每村建设一块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进展情况:4个乡镇3个投入使用、1个完工尚未投入使用;41个行政村35个投入使用、5个完工尚未投入使用、1个在建。健身器材安装完成95%。

34.加快城乡养老托老机构建设。目标任务:农村敬老院新增床位380张,提高集中供养率;新增社区托老机构床位不少于200张。进展情况:农村敬老院床位投入使用355张,在建40张;社区托老机构床位完工投入使用70张,在建70张,正在招标60张。

35.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目标任务:完成2008年度以前开工的省计划小型水库除险加固7座,开工重点小型水库2座和省计划小型水库8座除险加固工程。进展情况:2008年度以前计划开工的水库完工投入使用6座,在建1座;10座2009年计划开工的水库开工建设。

36.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目标任务:建设1768口沼气池、65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和3处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进展情况:沼气池投入使用515口、完工尚未投入使用606口,完成招标647口;服务网点完成60个,在建5个;大型沼气工程1个在建,2个已完成招标。

37.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新建6个标准化乡镇计生服务所,维修改造2个计生服务分所。进展情况:2所已完工并投入使用,6所在建,即将完工。

38.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目标任务:建成市级留守儿童之家二期工程和县(区)3所留守儿童之家,改造2所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学校,为农村留守儿童订阅一份课外读物。进展情况:市级留守儿童之家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县(区)2所留守儿童之家投入使用、1所在建;农村学校关爱示范点2所在建;为2660名农村留守儿童每人订阅了一份课外读物。

39.实施城区菜市场改造工程。目标任务:通过市场化运作和规费减免支持等方式开工建设5个菜市场,力争4个主体完工,确保不少于2个投入使用。进展情况:人民市场正在招标;天桥市场规划条件已确认,土地正在收储;小街市场人防工程进入尾期;白鹤市场、新桥市场在建。

40.加快实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目标任务: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和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建房)在建各25万m2,竣工各10万m2,逐步改善棚户区和老旧小区居民居住条件。进展情况:棚户区改造在建25.08万㎡,已完成选址、正准备招标30.33万m2;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建房)投入使用2.59万m2,在建18.73万m2,正准备招标19万m2。

41.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目标任务:改建中小学校舍40所(其中新建、加固、维修中小学校舍面积分别是2.84万m2、3.25万m2、0.41万m2)。进展情况:23所完工投入使用,17所在建。

42.实施社区亮化工程和街道(社区)场所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5个社区亮化工程,安装2500杆路灯;完成不少于9个社区工作活动用房建设,每个面积不少于350m2;建设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面积1000m2左右。进展情况:社区亮化工程完工投入使用2316杆、在建38杆;社区工作活动用房完工投入使用6个,完工尚未投入使用1个,在建3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在建。

43.实施城乡公共交通工程。目标任务:更新购置公交车辆100台,建成东站调度中心,改善城乡群众乘车环境。进展情况:公交车已购买101台,其中投入使用93台,其余正在检测;东站调度中心工程在建。

44.实施道路畅通工程。目标任务:建成2处主城区过街设施,保障居民出行安全。进展情况:2处过街设施完工交付使用。

45.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目标任务:建成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购置环卫车辆40辆、安装废物箱3000只,集中开展农村垃圾整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进展情况:生活垃圾处理厂正在进行厂区建设和设备安装;垃圾中转站3个在建、1个正在招标,使用设备采购完成;环卫垃圾运输车完成采购4辆、采购公告9辆;购置安装废物箱3000只正在安装;农村垃圾集中整治完成。

三、年内民生工程工作意见

实践证明,民生工程顺民心、合民意,已经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凝聚民心的重要工作抓手,成为积极主动作为,执政为民的重大工作创新。加快实施民生工程,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促进全年“三保”目标实现,有利于带动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当前,我市民生工程总体进展顺利,但也存在县区之间、部门之间、项目之间不平衡,个别单位争先进位意识不够强、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大、解决问题办法不够多,尤其是个别项目尚未实质性开工,民生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等问题。为此,各级各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突出重点,扭住难点,强化服务,精心实施,兑现承诺,真正把民生工程好事办好。年内,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一)加大责任落实力度,真正做到“用情、用心、用力”去抓民生工程。进一步增强为民办事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心中时时装着民生,处处为民生奔忙,充分认识到民生工程做得越多、做得越好,群众就越满意、民心就越凝聚,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就越高、形象就越好。全面落实民生工程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对涉及市国土局、规划局、招投标采购交易中心等部门工作,在明确职责的同时,要按照“好办的立即办,不好办的协调办”的原则,主动搞好服务,积极给予支持。

(二)加大项目实施力度,确保民生工程“当年建成、当年使用、当年见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分级调度、挂牌督办、限期推进”制度,县(区)政府和市直成员单位对于进度缓慢的工程类项目实行分级调度,挂牌督办,明确主体,限期推进,对列入挂牌督办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一周一报,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扎实过硬的作风,推动民生工程加快实施,确保四季度全面投入使用。健全完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确保民生工程持久发挥作用,让人民群众及时方便地享受到惠民政策,真正把民生工程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三)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确保民生工程“资金安排、资金拨付、资金管理”落到实处。把保障民生工程资金摆上优先位置,实现由“事等钱”到“钱等事”的转变,为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提供资金支持。落实民生工程资金“绿色通道”,做到资金及时申请、及时拨付,进一步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将资金拨付项目实施单位,为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证。加强民生工程资金使用监管,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通过政策体制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民生工程投入机制。

(四)加大协调督查力度,确保民生工程“视察督查、工作推动、考核兑现”到位。继续开展民生工程“视察督查、审计监督”活动,确保各个环节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改进督查方法,各级各部门民生办要建立“现场督查、验收消号”制度,每旬对建设类民生工程项目组织一次现场督查,对项目已经完工的,要及时上报市民生办,经市民生办组织现场检查,确认完工的,不再列入市督查范围。严格工作纪律,严格奖惩兑现,认真组织民生工程综合督查、专项督查和年终考核,提高督查考核效果,切实增强监督的时效性。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民生工程“知晓度、满意度、支持度”。进一步加强改进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系统宣传民生工程政策、进展和成效。加强政策宣传,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走进乡村、走进社区,举行“民生工程大型宣传活动”启动仪式,采用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把政策完完整整地交给群众,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度。注重宣传成效,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的改善,提升群众对民生工程的满意度。推进政务公开,开展社情民意调查活动,让全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民生工程,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支持度。

(六)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做到民生工程“思路早谋划、调研早开展、项目早确定”。认真谋划好2010年民生工程工作,尽早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沟通反馈机制,深入研究民生工程范围、标准和保障机制,坚持民生工程与事业发展相结合、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做到需中选急、好中选优,不盲目求高、求多、求全,充分尊重民意,重点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老百姓最需要、最急迫的事办好、办实,走出一条谋求幸福、建设幸福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