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镇农业经济发展工作意见范文

城镇农业经济发展工作意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镇农业经济发展工作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城镇农业经济发展工作意见

2012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会全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高举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大旗,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加大农业投入为保障,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民生,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

1、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卓尔生态工业城建设,完成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新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5家以上。加快启动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积极推进15000吨中央储备肉直属冷库项目、100万公斤河蟹恒温冷藏保鲜库扩建项目建设。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搭建融资平台等措施,扶持黄鹤农机、坛山畜牧、阿卜沃德、喜鹊湖蟹业、邓丰玉米、上海济洪等龙头企业发展。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力争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覆盖率达到60%。

2、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农业板块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强政策引导,深入推进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升级改造湘口名特水产板块万亩核心区,新增面积5000亩,建设东荆街2000亩标准化生态养鳖核心区。继续调减粮、棉,深入推进汉洪公路沿线蔬菜产业园、汉洪高速沿线鲜嫩农产品板块和东荆街礼品西瓜板块建设,新增蔬菜、礼品西瓜等高效作物1万亩。围绕滨江滨河的水环境和特色农业,拓展农业多功能,积极推进“梦里水乡”项目建设,加强五湖湿地保护,重点建设湘口生态休闲旅游区。

3、大力发展“两型”农业。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增“猪—沼—电—菜”、“猪—沼—鲜食玉米”、“猪—虫—渔”、“种植—秸秆—微贮—畜牧”循环农业模式应用面积1万亩以上。着力改造提升畜禽养殖业,围绕“3年内完成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工作目标,按照“先城镇后村庄、先小区后散户、先示范后推广”的原则,对现有畜禽养殖点依法关停一批、有序迁建一批、达标提升一批。2012年完成9个畜禽养殖场改造提升,污染治理达标。

4、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支持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整合品牌资源,开展品牌创建,进一步做大做强喜鹊湖螃蟹、邓丰玉米、青草湖甲鱼、纱帽山蔬菜、凤凰地礼品西瓜、坛山猪肉等农产品品牌,积极申报甜玉米地理保护产品,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名牌农产品。积极推进农产品进超入市,扩大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2012年力争农产品进超市覆盖率扩大10%。

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启动通顺河堤整险加固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其防洪保安能力。科学制定水利建设专业规划,分区域、成板块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探索拍卖或租赁小型水利设施、河渠林权出让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及专项水利工程,加快末级渠系建设,鼓励通过村级“一事一议”、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土方65万立方米。

6、加快推广农业机械化。加强农机配套服务体系和机耕路建设,巩固“无牛耕区”建设成果,新建农机专业服务组织20余个。积极推广农机新技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全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建设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1000亩、节水灌溉示范园200亩。

7、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继续推进街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强以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专业村队为主体的基层信息示范点建设。拓展“12316三农服务热线”功能,启动“农业百事通”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

8、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依托华农大、市农科院、市水科所等专家团队,研究确定适宜我区推广应用的高效种植模式,力争2015年全区基本退出传统、低效农产品生产。加强名特水产品恒温冷藏保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大规模应用纳米微孔管底层增氧新技术。着力推广“沼气配套土地消纳、生物床或垫料吸附零排放”畜禽养殖治污模式,率先开展“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示范。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组织,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

9、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动植物病虫害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积极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示范区。加大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的检测检疫力度,对超市出售的农产品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抓好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依法对畜禽实行强制免疫。引导农民科学选用农资产品,深入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及时纠正违章作业,确保不出现农机安全责任事故。

三、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推进区域城镇化

10、加快宜居滨江滨河生态城镇建设。以“扩容提质”为主题,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加快纱帽主城区发展。协调推进湘口、邓南、东荆等小城镇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和产业积聚能力、人口承载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

11、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按照“1城、3镇、16个中心村”的空间规划,结合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统筹考虑农民生产和生活需求,用3-5年的时间,将全区51个行政村队、102个自然村湾基本建成16个交通便捷、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富有现代气息和乡村韵味的新农村社区,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村湾跨区域集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完善第一期5个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做好农民入住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市区联动,借助社会力量,加快推进第二期新农村社区建设。推行新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按照“户集中、街转运、区处理”的模式,对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处理,真正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加快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做好医疗卫生、社区警务、社会保障、社区环卫等向农村新社区延伸工作。切实抓好邓南街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1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全面完成纱荆线升等改造工程,分步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加强农村供用水管理,防范水源污染。积极推进马影河和重点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完成血防工程造林7000亩、四旁植树20万株以上。

四、着力改善农村民生,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3、多途径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整合培训资源,大力推广“定单式”、“定向式”培训,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2012年培训务农劳动力1万人以上,非农技能工1000人以上,通过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人以上。加强失地农民培训,促进就地就业,引导有创业愿望的失业农民积极创业。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和类型多样的农村服务业,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兴修水利、治理环境、植树造林、修桥筑路,拓展就业空间。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从贷款发放、规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支持农民工进校培训、进厂务工、进城就业、进棚种养、进市经营,对区级农业科技示范户、核心示范户给予贴息贷款支持。评选表彰一批“创业明星”,营造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氛围。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管理体系,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参保率达到85%以上。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水平,稳步实施门诊统筹。切实做好新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对低收入农民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提高农村“低保”的保障标准,组织扶持农村有能力和愿望的贫困残疾人发展种养殖生产。全面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加快农村福利院提档升级,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农民平均生活水平。

15、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推进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均衡发展。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人口出生率机制改革政策。加快农村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大力发展职成教育,加大街道、村队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培育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一街一品”,新建农家书屋25间,实现农家书屋、农民健身设施全区村队全履盖。加快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步伐,力争城乡转换率达到100%。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五、协调推进城乡改革,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合理配置

16、建立更趋合理的公共财政向农业农村倾斜的投入机制。2012年区财政安排支农资金290万元,在科技“三项费”中加大用于农业的比例。推进以区为主、以项目为载体的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将“三农”投入资金集中用于重点工作、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采取政策措施鼓励农业开发,对治污达标的畜禽养殖小区,区级排污费由区政府全额返还。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

17、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向农业农村投入。充分发挥强农惠农政策的导向功能,通过综合运用财政贴息、担保贷款、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等手段,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农业农村建设。完善区、街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网络,不断创新交易方式,扩大交易品种,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积极推广“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等较为成熟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培植有经济实力、有技术支撑的龙头企业,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2012年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万亩。

18、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积极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各类农村连锁配送经营网点建设,加快建设集村务、商务和服务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社。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落实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

19、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创业人才带头组建合作社,2012年集中扶持5个发展势头好、带动力强、运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力争新增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50%以上农产品通过合作社外销。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逐步达到主体明确、产权清晰、制度健全、管理到位。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

20、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断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进一步加大农村公益性服务投入。推进村级服务站点建设,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六、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1、落实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责任。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方面体现“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区委农村工委要认真履行全区“三农”工作政策研究、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督办检查等工作职能。从2012年开始,把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严禁耕牛反弹、实行“以机代牛”以及农业生产安全作为考核农口部门和街道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实行绩效管理。

22、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深入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重点帮助和指导“建强一个好班子、制定一个好规划、选准一个好项目、建设一个好阵地、完善一套好制度”。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综合功能。加大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着力化解村级债务,对新增村级债务的街、村领导实行责任追究。大力推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

23、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全面建立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和监督管理机制。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注重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一村一名大学生”、复退军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培养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完善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抓好村务公开栏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加大对农村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行为。

24、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完成移民搬迁任务。以推进农村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重点,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切实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推进农村警务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坚决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