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村镇茶产业跨越发展意见2则范文

村镇茶产业跨越发展意见2则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村镇茶产业跨越发展意见2则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村镇茶产业跨越发展意见2则

第一篇

近年来,我县相继被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山云雾茶”获得“中华文化名茶”称号,并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为推进我县茶产业新一轮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国内外形势,我县茶产业发展也遇到诸多困难,加强山云雾茶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已成为茶产业跨越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茶产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养生功能,挖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把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生态高效茶叶生产基地;坚持科教兴茶战略,提高茶叶品质,全方位提升品牌核心价值,使之成为我县首选的的养生饮品、商务礼品、旅游商品;实施资源整合,至十二五期末培育2家产值上亿元茶叶龙头企业;深入挖掘山茶文化内涵,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东亚地区有影响力的茶文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建立由政府部门监管、茶业协会统管、茶叶企业自管的三级品牌建设管理体系,加大品牌推广与宣传力度。通过五年努力,全县高山生态茶园面积10万亩,产值5亿元,产业延伸值达到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全县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超过8000元;茶品牌建设更加响亮,把山云雾茶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实现品牌价值超过10亿元,使山云雾茶成为消费者真正放心和更具竞争力的区域公共品牌。

二、重点建设任务

1、推进产业优化建设。以实施“现代设施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农业精品园区”、“初制茶厂优化改造”等项目为抓手,提升茶园基地建设和加工技术水平,推进茶产业整体优化。建设重点:1加快以“黄茶”为重点的地方优势茶树品种产业基地建设,通过五年时间,建成以街头镇为中心的万亩“黄茶”生产基地。2抓好三州5000亩高效生态栽培示范区,雷峰5000亩立体栽培示范区,泳溪3000亩有机茶生产示范区,白鹤万年山3000亩茶叶观光园区等四个示范园区和若干个茶叶精品园区建设。3以引进推广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为重点,大力发展名优茶集中加工,提升茶叶加工卫生质量安全水平。4以“瞬时压差技术”为支撑,开展绿、黄、红、白多茶类加工开发。

2、推进茶科技建设。充分利用在浙国字号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科技人才优势,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为我所用的专家团队,着重对名茶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机械化采摘、加工制作工艺、茶叶深加工、夏秋茶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攻关,并进行示范推广,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率,增强茶科技活力。

3、推进茶旅游建设。充分发挥茶园生态优势,规划建设一批茶旅游休闲生态园、茶文化园、茶博览园,形成上规模、有品位、聚人气的茶旅游特色园区。以自然山水、人文内涵、生态茶园为依托,重点打造石梁(华顶)、白鹤(万年山)二条茶旅游休闲精品线,推出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

4、推进茶品牌建设。借助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的契机,进一步确立山云雾茶作为全县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和品牌地位,制定证明商标管理使用办法,建立由政府部门监管、茶业协会统管、茶叶企业自管的三级品牌建设管理体系,保护山云雾茶的知识产权。坚持推行打响“精品山云雾茶”品牌、专卖店销售、产品质量可追溯、统一新闻等行之有效的做法。设定山云雾茶主要产地名,并通过具体产地名和母子商标的形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工商、质监、林特等部门要对茶叶企业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和品牌监管,维护山云雾茶品牌形象。茶叶企业如果不按县统一标准打造“山云雾茶”品牌的,不得享受茶叶扶持政策规定的一切补助。

5、推进茶市场建设。以现有市场为基础,结合旅游城市建设,整合、完善、规范山茶叶市场,创新茶叶营销模式,建立山云雾茶网络销售中心。努力把打造成茶叶集散中心。积极争取与天福集团、北京吴裕泰、上海鸣龙等大型茶叶经销企业的战略合作,开展山云雾茶专卖店和连锁店建设,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幅射全国、延伸国外的山云雾茶销售市场,提高山云雾茶市场占有率。

6、推进茶文化建设。发挥县茶文化研究会作用,深入开展山茶文化研究与挖掘,开展中、日、韩等国际茶文化交流,增强山云雾茶品牌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提升山云雾茶品牌的核心价值。组织力量对具有历史价值的茶文化碎片进行收集整理,重点对唐、宋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茶文化进行挖掘研究,对茶之起源、茶之发展、茶之市场、茶之产业、茶之文化等开展系统研究。宣传、文化部门要组织专家、作家、摄影家等创作有深度、有影响、反映茶文化内涵的影视、戏剧和图书作品。

三、完善政策,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发展新优势

1、发展现代茶业。1鼓励种植以“黄茶”为重点的地方优势茶树品种,建立100亩育苗基地,对连片种植100亩以上“黄茶”给予每亩2000元补助(含老茶园改种)。2在上三高速与新天北线两侧300米范围内,连片100亩以上,给予每亩1000元补助。3结合低产茶园改造,对基地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每公里给予3万元补助;开展省、市、县三级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精品园区”建设,列入省、市项目按省、市项目有关规定执行,未列入省市项目的县级项目参照省、市验收标准通过验收的,分别给予30万和10万元的奖励。

2、推进机械采摘。鼓励开展机械化采茶,缓解采茶用工困难,降低采茶用工成本,凡购置采茶机,除按省农业机械化补助标准补助外,再按同等标准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3、培育茶产业园区。在县城适当地方规划200亩土地,建设一个具有山文化特色,集茶叶加工、贸易、展示展销、茶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为一体的茶产业综合园区。

4、扶持龙头企业。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对凡在县内建立联系茶农500户以上、茶叶生产基地2000亩以上、茶叶加工厂房面积800平方米以上,年加工干茶10吨以上,且加工用电量达到80000度以上,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或与产茶乡镇、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收购干茶,收购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给予30万元奖励。

5、标准茶厂建设。鼓励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按照标准化茶厂要求,强化对茶叶初制茶厂进行优化改造,提高茶厂建设水平。1对改造或新建800平方米以上符合要求的标准茶化厂,给予厂房建设投资总额3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2茶叶生产新加工机械的购置,除按省农业机械化补助标准补助外,再按同等标准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6、资源利用开发。1拓展夏秋茶生产,提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对收购夏秋茶鲜叶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或茶叶专业合作社加工夏秋茶的用电给予每度0.5元补贴。2鼓励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多茶类加工和茶叶深加工研究与开发。对以利用茶叶为主进行多茶类加工和深加工研究与开发,提高茶叶附加值,具备一定生产规模、有一定销售市场,且拥有自主品牌和专用产品包装的生产企业,经申报审核对每家生产企业给予深加工开发产品一套生产机械设备款30%的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7、经销网络建设。1实施山云雾茶专卖店建设工程。凡在县外大中城市按统一形象设计要求新开设山云雾茶专卖店,经申报核实验收合格后,每家给予一次性补助5万元。2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工生产的山云雾茶入驻国内大型超市、联锁店销售的,给予年销售额5%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3积极培育茶叶营销队伍,对年收购贩销茶叶数量达到5000公斤以上经申报核实后取前3名给予2万元的奖励。4积极创新茶叶营销模式,努力办好山云雾茶门户网站,建立山云雾茶网络销售中心,每年安排10万元山云雾茶网站运营维护费用。

8、质量安全建设。1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各种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凡新通过茶叶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ISO9000、ISO2000、HACCP、QS、GM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面积在500亩以上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2鼓励使用生物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对使用性信息素(色板)防治的每亩给予50元的补贴,凡购置使用太阳能杀虫灯,除按省农业机械化补助标准补助外,再按同等标准给予补助。

9、品牌形象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参与的山云雾茶品牌宣传机制,政府确保每年安排不少于300万元资金用于品牌宣传。1在省内主要交通要道两侧进行固定性品牌宣传。2每年选择一、二个目的市场城市开展全方位品牌宣传。

10、创建名优品牌。鼓励拥有商标产权的政府机构与茶叶企业积极创建名优品牌,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分别给予申报单位奖励100万元、30万元。

11、科技人才建设。1建立50万元专家团队基金,用于聘请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科技人才,为我县茶叶科技创新服务。2县职业中专争取开设茶叶专业,学生学杂费由县财政支付,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知识的新型茶农和实用技术人才。3鼓励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开展技术合作,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12、文化产业建设。1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山茶文化挖掘研究、交流与开发利用。2凡建成300亩以上有品位、聚人气的茶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园区,经验收合格后,给予10万元的奖励。

13、加大金融支持。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在茶叶生产、加工、收购过程中,为扩大经营规模,向银行借贷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政府给予5%帖息支付。

以上扶持政策验收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意见自发文之日起试行,试行期限为1年。原有文件规定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第二篇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茶叶是我县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为顺应市场需求,加快茶叶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接轨“杭州茶都”,打造“茶乡”,特制订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生产加工实用技术推广和标准实施为基础,以推广机制茶、开发有机茶、塑造品牌茶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做好“规模、质量、品牌、效益”四篇文章,推动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10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6万亩以上,茶叶总产量达4000吨,总产值实现5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250元以上。大力推进茶产业、茶经济、茶旅游和谐发展,茶产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

三、政策措施

(一)继续扶持无性系优质高效良种茶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茶叶品种结构。为调动农民发展积极性,对规划连片种植无性系优质高效良种茶10亩以上,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种植,并经验收合格的茶叶基地,给予每亩补助200元,但已列入县移民局补助的良种茶基地除外。

(二)鼓励名优茶机械化加工,进一步推进产业化分工。为鼓励名优茶加工企业的发展,对2010年底前新建茶厂,厂房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其中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以上,单个加工车间面积100平方米以上,且拥有名茶机械10台以上,年加工“千岛玉叶”茶3000公斤以上,年加工名茶产值40万元以上,茶厂环境、厂房设施均达到无公害茶标准的,经验收合格,给予每个茶厂3-5万元的补助。对2010年底前按照茶厂优化改造规划和无公害生产标准进行改造的茶厂,厂房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且拥有名茶机械5台以上,年加工“千岛玉叶”茶1500公斤以上,年加工名茶产值20万元以上的,经验收合格,给予每个茶厂1-2万元的补助。

(三)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为鼓励我县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的生产,根据精神,对2010年底前被认定为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叶的产品分别给予5000元、8000元、1万元的奖励。鼓励我县茶叶企业积极应对QS认证,对2010年底前通过QS认证的茶叶企业,给予每个企业2万元的补助。

(四)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茶叶效益。要进一步整合我县茶叶品牌,提高“千岛玉叶”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鼓励县内茶叶企业加盟杭州千岛玉叶茶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企业。鼓励县内茶叶企业、合作社赴大中城市开设“千岛玉叶”茶专卖店。县政府每年安排茶叶品牌宣传资金100万元,用于“千岛玉叶”茶品牌建设。

(五)强化茶叶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县茶叶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茶叶科技攻关和实用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不断提高茶农的生产加工水平。县政府每年安排10万元科技推广经费,用于茶叶新品种、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科技攻关。县茶叶协会要进一步发挥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服务和行业协调作用,努力成为政府和茶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参与茶叶生产、经营工作,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扶持茶叶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域茶叶市场体系,千岛湖茶叶市场要加强管理,努力争创省市先进市场,增强为产业服务的能力。

四、补助办法

(一)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监督和考核。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切实加强对茶叶产业发展的领导和服务。

(二)凡符合补助或奖励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需向县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在县农业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标准对申请项目进行初审的基础上,经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批准后给予补助或奖励。已列为省市计划项目的,按省市扶持政策执行,不再重复享受县级扶持政策。

五、本意见自二○○八年一月一日起实施,原《关于进一步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