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厅2013年工作意见范文

教育厅2013年工作意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育厅2013年工作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育厅2013年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3年,全县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继续围绕“创新教育、精致学校、高效课堂、幸福师生”工作主题,以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务实苦干”发展要求,抓班子、带队伍,强管理、提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向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迈进,办好规范有序、优质均衡、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教育。

二、主要目标

1.继续巩固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果,启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推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2.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6%以上,孤残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98%以上,创省优质园2所、市优质园3所,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保持100%,巩固率99.9%,初中毕业升学率96%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90%。

3.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普通高中招生3242人,职业高中县内招生2108人,高考本科达线和升入重点高校人数有新突破。

4.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丰富教育发展内涵,规范办学行为,打造学校特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5.结合市333工程和县级教育人才梯队培养机制,突出师德建设,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名校长、名教师和骨干教师。

6.大力改善村级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村级学校办学水平,完成校安工程年度建设任务,积极做好贫困生资助等各项教育惠民实事。

7.强化安全稳定和法制综治工作,确保校园安全无事故。

8.加强党风廉政、政风行风、教育软环境和效能建设,全面提升人民满意度。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创新教育管理,统筹发展各类教育

1.普及发展学前教育。落实“县级统筹、县乡(镇)共建”体制,加大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推进村级公办幼儿园建设,完成小红花幼儿园和镇村幼儿园升级工程;加大省、市优质园创建步伐,扩充优质资源;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加大园长考核力度,增加公办幼儿教师40名以上,逐步提高公办幼儿教师比例;完善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园长和教师的持证率;以园长论坛、技能比武、网络教研为抓手,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办园准入管理,严格审批、年检制度,依法取缔非法办园。启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以村级学校、薄弱学校改造为重点,提升学校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开展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一帮一”活动,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强城乡校际教干教师流动力度,构建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机制,实现理念、资源、成果共享。坚持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原则,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优化招生方案,严控择校比例,努力缓解城区学校、民办学校“大班额”和“大规模”问题。积极推进完成省义务教育优质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

3.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因校制宜,长远规划,加强课程基地建设,培育特色学科。实施高中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大普通高中指标生招生比列。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健全质量提升长效机制,立足校情抓生源,着眼课堂抓质量,瞄准高考抓升学。加强高考研究,增强高考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高考升学层次与总量,稳步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创新发展职社教育。落实《县“十二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拓宽生源渠道,扩大招生规模,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完善产教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办学机制,对接县域支柱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创建步伐,培植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富民成效。

5.规范发展民办教育。严格民办学校审批,加大非法办园清理整顿力度,控制并逐步缩小民办学校发展规模;加强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开展任职资格排查;严格民办学校年检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从严监管民办学校财务和经费,促进民办学校质量提升和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精致学校管理,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1.锻造有思想的校长。构建校长成长平台,致力培养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专家型“四型”校长。通过举办校长管理思想研讨会、校长论坛、校长说校、考察研修等活动,提高校长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落实校长学习培训、奖惩任免、轮岗交流制度要求,加大课堂改革、文化建设、质量提升等方面的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校长的执行力、学习力、创造力,在全系统营造“学先进、强素质、比管理、赛实绩”浓烈氛围。

2.培养有内涵的教师。加强师德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继续推进“五比五创”和“铸师魂、强师能、正行风”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能吃苦、讲奉献、肯钻研、善协作”师德精神,通过宣传引导、交流研讨、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等形式,引领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大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规范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教师培养体系,积极实施教师梯队培养工程和教职工远程培训计划,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业务竞赛,在实践中提高技能;有效开展读书活动,鼓励教师在职研修和学历提升;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作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岗位设置方案,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实行竞争上岗;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深化绩效工资分配改革,严格履职考评,实施成果激励,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和各类优秀人员奖励考评力度,充分调动各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育有品位的学校。坚持“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方针,因校制宜筛选特色载体,坚持由外显向内化突破,由粗放向精细突破,由典型向全面突破,培养一批体育、艺术、科技、文化、环境、学科等教育特色学校。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加强方向引导,强化过程督导,引领各类学校提炼特色文化,形成一批有影响的学校文化品牌。

(三)进一步围绕高效课堂,纵深推进素质教育

1.开展有效德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创设“学校以德育人、教师以德立教、学生自主育德”良好氛围,盘活德育资源,丰富德育主题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成效,深入实施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文明养成、遵纪守法和生命健康教育。健全德育队伍培养培训和考评机制,集中培训政教主任、团队干部和班主任,提升德育队伍管理水平。完善家长学校和网上家校制度,推进基层学校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多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共同构筑“家校一体”育人格局。

2.建设高效课堂。围绕“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推进以“建构式生态课堂”为基本模式的高效课堂建设,着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继续开展教学精细化管理达标校创建,确保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良,中考、高考等相关指标实现新的突破。重视综合课程、选修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拓展学生自由发展、个性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加强教育装备管理,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益,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载体,加快数字化资源建设,提高电子化办公水平,积极推进网络备课、在线教研,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课堂效益提高。改进教学评价,依据听课、调研、监测结果,抓实分析与总结,促进教学评价由终结性走向过程性,变概念化为精细化。

3.丰富体艺活动。扎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艺2+1项目”课程建设,保证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新大课间活动模式,丰富综合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体质监测,学生体育健康测试合格率在90%以上,优秀率在22%以上,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开展比赛、汇演、运动会、艺术节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推进社团活动经常化、课程化和实效性,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师生幸福指数

1.加强效能建设。开展“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机关效能”活动,着力建设服务型、效率型、创新型、学习型、廉洁型机关,进一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强化教师廉洁从教意识,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品位。大力改进文风会风,缩减检查评比,强化督查督办,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开展“学校评机关”活动,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素质和机关工作效能。坚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规范权力运行和公务活动,进一步优化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2.强化行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教育系统惩防体系和软环境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厉行节约规定,推行阳光政务和阳光财务,加强内部审计,做到防微杜渐。深入开展“五比五创”活动,分类推进“学校强管理提质量、教师强师德争模范、学生倡文明促和谐”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教育工作的社会满意度。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办理群众来信来访,进一步规范收费、招生行为,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开展行风评议活动,选树一批教育行风建设先进学校和典型人物,传递正能量。

3.打造平安校园。进一步增强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加强和规范校园专兼职安保人员的管理,校园视频监控等设施做到全方位覆盖。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广泛开展交通、食品、消防、防灾教育和演练活动,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加大学生接送车辆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力度,确保校园和学生安全。妥善处置矛盾纠纷,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4.加强党群工作。通过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知识竞赛、走访调研等,宣传学习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雷锋在心中,奉献在岗位”实践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学校党建工作水平。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加大先进职工之家、典型示范工会创建力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共青团、少先队在学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关工委组织及“五老”的优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环境。

5.重视教育宣传。加强宣传载体和队伍建设,广泛宣传教育发展成果、先进典型和各类教育惠民政策,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舆论氛围,扩大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