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育见解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2010年是推进“十一五”教育规划的冲刺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教育规划的关键之年。我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强化师资队伍、夯实教育内涵为核心,以实施素质教育、试行小班化实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行四个整体负责制、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为保障,解放思想,再接再厉,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区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
一是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有新突破。认真谋划区域教育中近期发展规划,不断深化区域教育优化工程;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是学校内部管理要有新突破。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认真处理好规范管理与人文管理、内涵发展和办出特色的关系,调动一切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新突破。健全教师引进、培养、培训、培优机制,加大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历提高培训力度。完善优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名校长培养机制。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制度,健全奖优罚劣机制。
四是教育教学质量要有新突破。坚持德育为先导,素质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合格率达100%,违法犯罪率为零;突出质量核心,推行四个整体负责制,研究探索提升教育质量的新途径,促进教学质量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科研型转变。
五是平安校园建设要有新突破。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加强法制教育,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净化办学环境,确保校园安全事故“零发生”。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崇思尚变,创新发展思路,推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1、精心策划教育未来发展。立足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制订我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落实措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各校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分析学校发展背景现状,精心制订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学校发展规划。
2、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继续保持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巩固率以及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均要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以上,普及高中率在97%以上。要深化良都中学“振兴初中行动计划”、竹秀园中心小学“学校优质化工程”,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完善学校信息技术设备,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继续推进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管理督导评估,年内,良都小学做好迎接市一级学校复评工作。
3、扶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加大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和扶持力度,在制订发展规划、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组织师资培训、开展教学研究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扶持侨中英才学校建设品牌学校,督促恒美学校申报广东省规范化学校。
4、落实学前教育改革方案。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府〔2008〕159号)文件精神,督促办学单位进一步完善办园条件,推进学前教育机构等级化,鼓励幼儿园创建等级,对创等级的幼儿园给予扶持与奖励。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确保常住户籍人口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100%。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落实市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标准要求,逐步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完善幼师继续教育平台。依法对无证照开办的托幼机构进行清理整顿。
5、促进成人教育发展。加强社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提高成人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教育质量。城南社区、渡头社区、北台社区创建市级示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6、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完善本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做好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按照市的规定,实施外来工子女入学积分办法,保障其同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解决区域户籍学龄儿童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二)崇文尚礼,实施精细管理,提高学校发展软实力
树立精细管理理念,科学制定精细管理制度,注重过程,突出细节,把学校精细管理作为提高“软实力”的基础工作,抓严、抓细、抓实、抓好,做到常规管理做实做细,细节管理做精做准,过程管理做严做真。
1、坚持依法治校,推动管理精细化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条例,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可操作的考核细则,做到可行、可检、可操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精细化管理制度。
二是严格制度落实。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原则,进一步加大制度的落实力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以制度管好权,以制度管好事,以制度管好人。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策略,不断完善学校运行机制,推动学校各项管理的健康运作。坚持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全面接受师生和家长的监督,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社区、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深入群众,听取民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三是深化目标管理。各校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出发,科学借鉴先进经验,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确立发展策略和保障机制,将学校发展目标内化为学校班子成员和全体教职工的统一意志,以目标引导师生,以目标激励师生,实现师生的自主发展、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学校行政、教育教学、教师业务、师生健康、财务、固定资产等各类档案,并保管好、使用好档案资料。竹小力争创建成为档案目标管理省一级单位。
2、坚持依规办学,推动管理规范化
(1)规范教学管理。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育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禁止挪用、挤占体育、艺术等课程的课时以及任意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引导教师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上下功夫、在课前精心备课上下功夫、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加强课堂教学流程监控,切实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和讲评等各个流程的督促检查,向课堂要质量,向45分钟要效益。优化教学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过程考核、终端考核、个体与团队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奖优罚劣,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激励环境。
(2)规范教科研管理。强化科研兴校、科研促教意识,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及评价体系,加强教师科研业务培训和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2010年是中山市教育局科研课题立项年,我区坚持“有问题就要有课题,有课题就要有研究,有研究就要有成果,有成果就要有推广”的教科研指导思想,将课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的重点,进一步加大课题申报与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力度。争取在市、区内立项一批有较大价值的研究课题。已立项课题开展中期检查和结题。
(3)规范安全管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建立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要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落实“思想认识、宣传引导、防控措施、督导整改”等“四个到位”,严把“预防教育、体温检测、记录跟踪、卫生消毒、督导检查”等“五道关口”,筑牢“甲流”防火墙。二要整治学校周边环境,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周边治安、交通等环境整治工作,及时排查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三要强化师生安全教育,积极开展预防溺水、道路交通安全、校车安全、防火安全等主题教育,组织师生开展紧急疏散和自救、互救与逃生演练活动,提高师生避灾和抢险救灾能力。四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针对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肠道传染病防控问题,联合卫生部门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五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合区职能部门清查学校周边小卖部的违法经营情况,加强对学校门口巡查,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校园平安稳定。六要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制定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规划,组织对未达抗震要求的校舍进行检测鉴定、加固、拆除重建、整体迁建等分类处理。学校做到安全工作,区组织每季度一检或在重大节假日前重点检查。
(4)规范教育财经管理。
执行区财务管理规定,按照“量入为出,厉行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支出预算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一切支出必须严格遵守先批后支的原则;严格执行含市级以上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对象、项目和标准,不得擅自确定收费对象、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严禁乱收费或通过其他途径摊派收费。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规范和加强学校国有(集体)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行设置卡片登记管理,并定期核对,做到账账相符,合理并节约有效使用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革新管理方式,推动管理特色化
(1)转换管理模式。结合“名校长、名学校”建设方案,学校在管理中实现“三个转换”:一是由思变型向思想型转换,用科学的思想指导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思想。二是由经验型向智慧型转换,善于在实践中生成智慧,善于用智慧支撑实践。三是由他管型向自管型转换,激发师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向管理的最高境界迈进。年内举办校长论坛,展示校长管理经验。
(2)推进四个整体负责制。积极推行年级整体负责制、科组整体负责制、班级整体负责制以及教师个体教学质量全程负责制,以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学校教学质量目标导向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分层综合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将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层层落实到年级、班级、科组、个人,层层把关,层层过关,从而为整体质量的提高提供系统性保障,实现个人奋斗与团队奋斗和谐统一,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协调统一。力争小学教学质量达到全市中上水平,初中教学质量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3)彰显管理特色。各校要立足现状,挖掘潜力,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突破,形成特色,结合“名教师、名学科”建设方案,要重点研究学校发展缓慢的薄弱环节,在改革发展上下功夫,不断总结初明显的办学特色,为打造品牌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4)探索新模式。深化“小班化”教育管理实验与研究,做好经验总结,竹秀园中心小学2010年秋季入学六年级归入良都中学教学管理。
4、实施科学管理,推动管理人文化。
学校领导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工作程序,强化岗位职责和目标管理,建立优质、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人文关爱的管理理念,坚持“理性的思路,刚性的管理,柔性的服务,和谐的激励”的治校方略,不断改进作风和方法,勤政廉政,使办事程序更加透明、公开。
(三)崇研尚创,打造研究创新型教师队伍,提升教育发展核心竞争力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把师德师风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大力弘扬以身立教、无私奉献的崇高师德风尚,增强教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各校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杜绝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违背师德的行为,把师德师风作为聘任的重要的考核内容,大力开展优秀教师评比表彰活动,使广大教师在岗、在行、在状态,真正担负起传播知识、倡导文明、塑造灵魂的神圣使命。
2、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健全校长培养提高工作机制,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作用,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校长培训、校长座谈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校长综合管理水平。学校行政班子要切实树立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凝心聚力,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把主要精力、主要时间用在学校管理创新上,用在抓教学提质量上,努力做到办学目标明确、执行责任清晰、考核监督到位、质量效益一流,形成风清气顺、团结和谐、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实行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管理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形成健全的领导管理机制。校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善于研究,勇于创新,精于管理;要率先垂范,善于放权授权。学校中层领导要认真领会学校发展目标的精神实质,确保发展目标宣传不走样;要研究制定操作程序,保证客观科学,确保发展目标执行不走样;要善于分析总结,及时反馈调控进程,确保发展目标达成不走样;要敢于动真碰硬,既要树榜样、选标杆,又要及时纠错、纠偏,敢于与不当行为作斗争,并作出公正、准确的裁决与考评,确保学校政令畅通。
3、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实施名学校、名校长、名学科、名教师的“四名”工程,发挥区“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加强骨干教师群体培养。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心,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做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工作,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扶作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完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班主任、名教师梯队培养机制,壮大骨干教师群体,打造领军人才群体。要建立完善教师培训机制,鼓励教师学历进修、在岗培训、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完成继续教育48学时、教师全员心理健康C证培训。要加强教师日常工作管理,细化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建立教师个人“德、能、勤、绩”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和聘任管理挂钩;要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表彰先进,督促后进,激励教师积极工作、努力奉献。
4、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公办学校严格执行编制管理,因需设岗,按岗定人,优化队伍,合理配置,年中对行政干部进行考核聘任。严把引进人才入口关,严格实行教师合同聘任制管理。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分配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待遇“两相当”政策,努力体现“绩效优先”的原则。积极关注教师利益,始终把师生员工的利益摆在首位,扎实做好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凸显人文关怀。积极为广大教职员工谋福利,特别关注病困教师,积极营造环境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和谐工作环境。
(四)崇学尚练,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突破教学质量提高瓶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构建“有效课堂”为核心,以“小班化”教学改革试验为抓手,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着力于“有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针对小学质量检测中的不平衡现象特别是在高位质量上的不平衡问题,以及初中教学中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师问题,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开展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完善,改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打造一批在市内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修订奖教方案,奖励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
2、抓好中考备考工作,提高义务教育出口质量。初中教育要科学分析现有学生基本情况,及时把握中考动态,加强与市教研室和市内学校的相互交流,认真分析往年中考质量,总结经验,查摆不足,提出更加科学可行的教学对策与措施,挖掘潜力,培优补差,精心备战,打好中考质量翻身仗。
3、落实减负增效工作。认真落实“减负”文件精神,保障“三条底线”: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做到开齐开足规定课程;规范招生秩序,做到有教无类,关注全体学生;规范作息时间,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实现“四个转变”: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社会实践上来。
(五)崇善尚行,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1、强化以德育人,突出活动体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挖掘侨乡文化资源,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参观展览、观看影视、读书征文、新童谣诵读、唱红歌等途经,结合重大纪念日、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孙中山文化周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挖掘詹园之孝文化、马应彪故居之自强、马乐山之大爱、杨仙逸之冲天精神等南区“侨”资源,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集体、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遵纪守法教育。各校把法制教育摆到突出位置,积极创设法制教育活动载体,诸如举办模拟法庭、观摩庭审、观看法制教育片、组织法制讲座、知识竞赛、参观戒毒所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暴力、、色情、哥们义气的危害性,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针对德育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查清源头,切断途径,加强疏导,跟踪帮教。重点加强中小学生新型禁毒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男女生交往教育。重点把握九类学生思想及行为动向,严查“三吧一室”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着力做好特殊学生的帮带转化工作,发挥德育导师的帮教作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帮教网络,坚决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确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零记录。
三是诚实守信教育。以“诚信言行、诚信制度、诚信文化”推进为重点,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活动,紧紧抓住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制度建设、典型宣传等四个关键环节,培养中小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努力建设“诚信校园”。
四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教育引导学生穿着打扮端庄大方、言行举止优雅文明、参加活动井然有序、与人相处团结友爱、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要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障,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以检查督促为手段,集中精力,抓住每一个德育细节,创新方法,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破解难题,使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得到长期有效的训练,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
五是感恩教育。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引导全社会关注教育,开展“德行校园,从心做起”莘莘学子回报母校、回报社会感恩系列活动。2010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开展系列行之有效的感恩父母教育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六是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和维护师生心理健康,重点加强对学生存在思想偏差、行为失态、学习失常等情况的干预和帮教,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各学校加强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网站和“悄悄话”信箱的建设,就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成长困惑等问题,广泛开展群体辅导活动或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丰富心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人格获得健全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推进“品牌、特色、亮点”建设,弘扬侨乡文化、传承良都精神,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风、学风、校风建设。
一是做好“读”字文章,打造“书香校园”。结合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学校举办“读书节”“语文学习月”等师生读书活动,倡导师生每学期读2至3本名著,读1至2本名人传记,让广大师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营造“教与书相伴,行与文相随”的浓郁读书氛围,促进“学习型”校园建设。
二是做好“写”字文章,打造“墨香校园”。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开展“书法教育进课堂”活动,形成区域写字教学特色,做到“以字育德、以字启智”,着力打造“墨香校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进普通话教学,使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提高师生使用和书写规范汉字能力。
三是做好“唱”字文章,打造“雅韵校园”。进一步学习贯彻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着力打造“雅韵校园”。
四是做好“动”字文章,打造“活力校园”。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开展“三棋三球”体育锻炼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一小时,促进学生更聪明、更健康、更快乐成长。积极探索并推行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项目和全校性大课间项目的开展,丰富内容,提高质量,强化特色。
五是做好“创”字文章,打造“科技校园”。制订实施中小学科学素质行动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动手能力为抓手,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促进创造思维的开发,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
3、加强团队建设。发挥共青团、少先队、青年志愿者、亲子义工队的示范带头作用,树标杆,学榜样,大扬民族正气,传承中华文明,为社会培养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