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气象灾害勘测与信息工作意见范文

气象灾害勘测与信息工作意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气象灾害勘测与信息工作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气象灾害勘测与信息工作意见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建设,我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局地性、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传播机制不够完善。为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信息工作,有效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用,提升全社会防灾避险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统一、分级负责,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时效性和覆盖面为重点,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健全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为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目标任务。构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有效衔接,预警信息、传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到2015年,力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和沿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预警信息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基本消除预警信息“盲区”。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三)推进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络建设。县气象部门要统筹规划布局,加强气象监测设施建设,完善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络,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精度连续监测。完善沿海、重要河湖、水利工程、重点林区、港区、旅游区、经济开发区、生态保护区以及交通、通信、输电线路沿线地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重点强化灾害易发区的监测设施建设,加密监测布点,实现全覆盖。添置移动应急气象台和应急指挥车,加强应急移动观测和通信保障系统建设,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四)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完善气象灾害预报系统,重点加强城市、乡村、河湖、港口、海洋等区域气象灾害预报,着力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精度,强化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和预警。在台风、强降水、雷暴、冰雹、浓雾、高温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及时做好滚动预报。对突发性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等,切实加强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提高预报精细化水平,努力提升重大气象灾害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时效。

三、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与传播

(五)建立与传播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预警信息与传播机制,强化制度建设,明确权限、流程、渠道和工作职责。加强预警信息规范管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县气象部门负责制作,气象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制作,根据政府授权按照预警级别分级,其他组织和个人一律不得自行向社会。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县广电、通信部门和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社会媒体以及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企业要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及时、准确、无偿地向社会公众传播预警信息。有效整合传播资源,强化部门之间合作联动,整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秩序,规范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的传播行为,确保预警区域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一致和传播顺畅。

(六)加强与传播系统建设。县建设、城管、供电、水利、海洋、农业等部门要支持并积极配合县气象部门,在学校、路口、商场、医院、车站、港口、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区域显著位置设置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等传播设施,加快构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形成规范统一的预警信息体系。各镇应按照“五有”(即:有分管领导、有固定场所、有规章制度、有信息服务站标志牌、有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要求,尽快建立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各村要确保至少配备1名兼职气象信息员。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设备设施建设,逐步建成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声讯电话、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多种手段的气象预警信息综合传播网络。移动通讯运营企业要根据应急需求,升级改造预警信息的手机短信平台,实现在紧急情况下向灾害预警区域内手机用户免费发送预警信息。拥有电子显示屏的单位要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进行连接,免费预警信息。

(七)提高传播时效和覆盖率。要尽快建立健全台风、暴雨、冰雹、雷暴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的“绿色通道”,拓宽传播通道,实现快速。具有实时传播能力的广播电视台站、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以及政府门户网站,在收到预警信息以后,要及时采取增播、插播、增加播报频次和滚动字幕等形式予以,气象预警信号达到较重级别时,应在电视节目中悬挂相应图标,加大传播力度。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传播方式,增强基层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能力,重点健全向基层社区传送机制,形成直通到户的传播渠道。

四、有效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用

(八)健全预警联动机制。县气象部门要积极与公安、民政、国土资源、环保、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教育、安监、林业、旅游、地震、海洋渔业、海事、通信、电力等部门以及军队有关单位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监测预警信息互联互通。建立部门间气象灾害预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预警联动情况,会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中的重要事项。各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医院、社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要指定专人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工作,重点健全向基层社区传递机制。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要在第一时间传递预警信息,迅速组织群众防灾避险。加强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群测群防员等队伍建设,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其在预警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九)落实防灾避险措施。各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修定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城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建设以前,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预警信息以后,各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做好队伍、装备、资金、物资等应急准备,加强交通、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监控和水利工程调度等,对高风险部位进行巡查巡检,并根据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

运用现代科技应对和防范气象灾害,要进一步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在全县建设1-2座人影作业基地,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抗灾中的重要作用。

(十)加强舆论引导与防灾知识宣传。县气象部门要加强同广电部门和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宣传报道,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解和使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要加强气象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预警信息以后,要通过专栏、字幕等形式免费向社会公众传播避灾知识,提醒注意事项,及时报道政府决策部署,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积极性。要面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加强对中小学生、农民工、海上作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的防灾避险知识教育,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能力建设

(十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要求。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县政府对各镇及有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县级气象部门每年要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政府,督促各镇及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措施,切实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工作落到实处,有效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作用,提升全社会防灾避险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十二)加大投入力度。要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工作纳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县财政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保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县金融办和县农保办每年应从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促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工作正常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