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工作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和谐创建行动纲要》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家庭)创建活动,营造社区(家庭)成员之间、社区(家庭)与社会之间相互和谐的氛围,现就我市开展和谐社区(家庭)创建活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推进社区自治、加强社区管理、完善社区服务、稳定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营造和美家庭、弘扬文明风尚”的要求,通过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家庭)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全市“一当好、三争创”进程,建设和谐宜人新。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1、推进社区自治。辖区居民依法及时民主选举社区居委会,并按法定程序产生下属委员会、居民代表和居民小组长。社区居委会制定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机制,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其它重要的公共事务在党组织领导下和社区居委会的主持下由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及时制定和修改“居民自治章程”或“居民公约”,居民知晓率达到90%以上。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居民意见,了解社情民意,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完善居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制度,社区居委会及其下属组织切实发挥作用,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2、加强社区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按党章规定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做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有完善的党员生活和管理制度,符合条件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转入社区党组织达到90%以上。社区党组织积极支持和保障社区居委会等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社区居民、社区单位对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满意率90%以上。社区居委会依法管理社区自治事务,建有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社区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各类社区民间组织(社区服务、权益维护、慈善救助、文体活动等)管理规范,积极参与各项社区活动,备案率达到100%。社区所属的新建住宅区全部建立业主委员会,实行物业管理,老住宅区逐步推行业主自治管理模式,并理顺社区物业机构、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建立健全社区共建的组织和制度,积极鼓励社区辖区单位将文化体育娱乐设施逐步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3、完善社区服务。积极开展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救助、优抚服务,面向失业下岗人员的就业再就业服务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属地社会化管理服务,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广泛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等社区卫生服务。低保对象符合率100%,应保尽保率100%,困难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率100%,基本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居家养老等社区服务项目在15个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计划生育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季不少于1次,到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100%。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建有多功能综合活动室(含党员、老年人、妇女、青少年活动室等)、图书阅览室(藏书在3000册以上)、残疾人康复室、警务室(含调解室等)、党组织和社居委办公室、社区事务工作站、综治站、劳动保障工作站、计生与卫生服务站、居务公开栏、社区宣传栏、社区居民(市民、家长、新市民)学校、室外活动场所(含文化广场)和固定的健身活动场地、器材,社区文体设施齐全。社区内有方便居民生活的商业服务、家政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齐全,形式多样,布局合理。有救助需求的社区要建立慈善超市。社区事务工作站应做好政府在社区的相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工作,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性工作,完成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交办的其他工作,自觉接受政府、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监督、考评。居民对社区各类服务的满意率在85%以上。
4、稳定社区治安。建立健全社区治保、调解、外来人口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禁毒、消防与交通安全教育管理、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等于一体的综合治理工作制度,管理工作规范。社区有一支群防群治队伍,实施24小时治安巡逻,民警深入社区和居民住户了解情况每月不少于30小时,大力推广技术防范设施,及时排查整改不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调解率和成功率分别达98%和95%以上。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无群体性闹事事件,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黄、赌、毒”丑恶现象,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2%。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平安社区、民主法治社区创建达标,居民安全感达95%以上。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宣传,普法教育率达100%。
5、美化社区环境。社区内道路通畅,建筑物外观及楼道整洁,无乱搭建、乱推放、乱张贴、乱设摊、乱涂画现象。广泛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做好除蚊、蝇、鼠、蟑螂“四害”工作,“四害”滋生得到有效控制。社区环卫设施齐全,卫生制度健全,宠物管理规范。卫生保洁队伍健全,做到生活垃圾入袋、入房,垃圾日产日清。社区绿化工作达标,树木花草修剪整齐,无占绿、侵绿、毁绿现象。户外广告及宣传品以公益宣传为主,内容健康,制作美观。大力培育居民节约、环保、循环、再利用的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家庭”活动。社区内废气、废水、噪声及固体废物得到有效治理,无污染纠纷与有效重复投诉。社区各类车辆停放有序,标牌设置规范,路灯亮化率达98%。
6、营造和美家庭。按照遵纪守法、学习进取、崇尚科学、民主平等、节约环保的标准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全市“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率达90%。广泛开展“家庭美德研讨”、“父母倡导学习”、“家庭角色评比”等活动,组织专家巡回讲师团深入社区开展咨询培训,切实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组织举办“睦邻节”、“科普、健康、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融洽邻里亲情,营造温馨家园,引导广大家庭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7、弘扬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城市精神教育,市民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主要内容及城市精神、本市重大先进典型的知晓率在95%以上。积极开展“学习型、创新型”社区的建设,社区居民(市民、家长、新市民)学校等社区教育阵地组织的年度学习培训在12次以上。认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程,组织开展“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社区教育网络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离退休、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市民的教育扎实有效。创建社区青少年绿色上网活动中心,做到节假日免费开放。总结推广社区文化节、社区议事会、居民论坛等成功做法,引导人们融入社区、守望社区。广泛组织“帮困助弱万人行”、“市民文明交通工程”等各类社区公益和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居民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深入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的重点放在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下岗职工、孤寡老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上,建有5个以上志愿者服务组织,定期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党员志愿者发挥带头作用。完善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指导员队伍,并建立注册登记、培训辅导等制度。切实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建有文体骨干队伍,每年组织开展广场文化等特色文化活动在10次以上。加大对农村社区宣传文化阵地的支持力度,切实抓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维护和实现好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坚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增强军民团结。开展“文明楼院”创建,建立健全楼长负责制,开展楼道邻里互助、靓化美化楼道环境等活动,“文明楼院”创建率达80%。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全市和谐社区(家庭)创建活动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和谐社区(家庭)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切实加大对社区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将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备以及工资、福利待遇和社区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保障,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切实落实到位,为和谐社区(家庭)创建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组织、宣传、综治、发改、经贸、人口计生、公安、司法、民政、财政、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劳动与社会保障、市政公用事业、环保、科技、建设、规划、城管、国土、房管、园林、工会、妇联、残联、团委、慈善会、红十字会等市区两级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业务指导工作,主动协调配合,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宣传部门(文明办)具体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合力,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市(县)、区要把和谐社区(家庭)创建活动与文明社区创建、平安社区创建等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对开展和谐社区(家庭)创建活动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制定创建工作目标。创建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一些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的社区(家庭)进行试点,培育多类型的典型。既要抓工作基础好的社区,也要抓基础薄弱的社区;既要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推动和谐社区建设整体工作上水平。
3、广泛发动,务求实效。各市(县)、区和市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和谐社区(家庭)创建活动的主要目标任务,把居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突破口,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创建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不断充实创建活动的内容,丰富创建活动的形式,整合资源和力量,发挥创建活动的整体效应,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创建活动扎实有效深入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