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无线城区建立指导意见范文

无线城区建立指导意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无线城区建立指导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无线城区建立指导意见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省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共建无线城市战略合作协议的深入实施,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全省无线城市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无线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无线城市建设是指利用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建设覆盖整个城市的无线宽带信息网络系统,通过该系统和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城市信息和互联网应用服务。目前,国内外400多个城市正在实施无线城市建设。无线城市正在成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城市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成为衡量城市整体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要素之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等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对无线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加快全省无线城市建设,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无线网络,促进信息化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政府服务能力,改变城市生活管理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统筹推进“三化”和实施“三动”战略中,把无线城市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制定无线城市发展规划,落实无线城市建设各项任务,努力为无线城市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提供优质服务。

二、无线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加快“数字”建设和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城市化融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系统规划、梯次推进、试点先行、产业带动的原则,以信息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整合共享和普遍服务为核心,拓展无线数字应用领域,提升城市管理与运行效率,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发展目标。用3年时间渐次推进9个市(州)政府所在地无线城市建设,适时向县级城市推广。建立全省统一的无线城市公共信息门户,实现宽带无线通信网络对县级以上城区的100%覆盖,逐步建成全省高带宽、高可靠性,基于综合信息化应用平台体系的无线城市群。实现无线宽带业务在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公共事业等领域的应用,核心城市80%以上政务服务项目可以在线办理,70%以上中小型企业和90%以上大型企业可以在线使用无线宽带进行营销活动。建立无线城市产业链雏形,培育一批无线城市相关设备与产品生产企业,以无线宽带业务应用带动服务业升级,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无线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实施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无线网络是无线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实现无线城市各种应用的载体,加快无线网络建设是无线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在全省分区域、按步骤加强第二代移动通信(2G)基站、第三代移动通信(3G)基站和无线局域网络(WLAN)建设,规划开展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省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要在2G网络100%覆盖基础上,推进3G网络在县级以上城市的连续覆盖,同时在全省热点地区建设3万个无线局域网络,实现行政单位、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商业街区和旅游景区无线局域网络的全覆盖,积极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在地市级城市普及应用,为无线城市提供无所不在的基础信息网络。

(二)建设移动政务信息系统,率先推动政府部门应用。结合电子政务建设,建立无线公众信息门户系统和无线政务应用平台,推动无线宽带业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应用,通过建立移动政务应用模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要以无线公众信息门户为依托,建立宣传推介的信息窗口,提供政府信息、政策查询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信息服务内容。以政务信息化应用平台为载体,加快无线政务、无线信访、智能交通、应急指挥、城市管理、平安城市等重点项目建设,利用无线网络和终端的优势,推进政务办公、网上审批、电子监察、警务应用、移动执法、移动监管等各类应用。各地、各部门要主动利用移动信息平台的互动服务功能,开展面向公众的信息查询服务和各类增值服务业务,不断拓展公共服务的领域和范围。

(三)打造无线生活服务平台,拓展移动便民信息服务。整合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市政等公益性信息资源,推进无线宽带业务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市政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信息公开与便民服务。推进无线城市“一卡通”应用,为城市居民提供水、电、气、热、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公积金、交通、公共就业等信息查询及费用缴纳等便民服务。推进无线校园和无线教育平台建设,推动校园管理、在线教育、家校互动移动化应用。推进城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提供移动挂号预约、远程会诊、电子病历、医患互动服务。开展移动电子社区试点示范,推广移动平安社区监控平台、移动抄表、无线便民信息服务亭等项目,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用的无线宽带智能楼宇和居民社区。

(四)推进无线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基于无线网络的城市管理与服务,提高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区卫生等信息化管理水平。重点建设无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无线城市监控系统、大气污染无线监测系统、无线路灯监控系统项目。加快建设市(州)基于无线城市应用的应急平台,建设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的信息监控与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平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手段,扩大监控范围,实现公安、消防、交管、城管、城建、急救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建设“数字城管”系统,运用移动定位、视频监控、数据传控等技术,通过无线城市智能交通、无线城市监控、无线环保监测等系统,实现现场稽查和监管。

(五)推广移动商务和物联网应用,促进“两化”融合发展。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机遇,建设企业移动信息化应用系统,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提供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在金融证券、商贸流通等领域的应用,发展面向公共事业、交通旅游、就业家政、休闲娱乐、市场商情等方面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扩展移动支付、手机“一卡通”、移动物流配送和移动商务管理的应用领域。着眼于促进工业产业跃升,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我省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等重点行业的应用,推广智能传感器、视频监控、GPS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汽车车载应用信息服务基地、化工危险品物流监控系统和食品药品安全追朔系统,带动相关行业物联网应用,提升企业物联网应用水平。

(六)培育无线城市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通过融合推进信息化与城市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扶持3G应用、移动电子商务、软件信息服务、网络动漫、电子娱乐等新兴产业发展。推进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培育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手机增值业务信息服务,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信息开发、制作、采集、整合与,开展政府便民的科技、教育、卫生、交通、旅游、市政等信息服务。以发展动漫产业为重点,整合图书、文艺、影视等信息资源,带动动漫创意、传媒的产业化发展。发展无线传播特色文化,引导优秀人才开展文化创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断培育和孵化优秀的无线城市产品和服务,促进无线城市产业链的形成。

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无线城市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省无线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无线城市建设工作的协调与指导。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全省无线城市建设任务要求,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落实无线城市建设职责分工,全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建立无线城市建设长效运行机制,促进无线城市的发展和应用。

(二)抓好应用试点和示范工作。全省先行启动市、市、辽源市、松原市和延边州无线城市建设试点,重点推动电子政务、移动商务、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项目建设。开展试点的市(州)政府要加强对无线城市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协调,在政策扶持、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及时总结经验,为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三)推进无线城市相关产业发展。建立无线城市发展产业联盟,以实施产业化专项、合资合作、项目研发等方式,组织通信运营商、软硬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信息服务商等共同参与无线城市建设,支持省内企业研发生产用于无线城市的软硬件产品,支持企业开展基于无线网络的增值服务,支持地理信息、网络动漫、电子娱乐等新兴产业发展,建立联盟企业交流合作机制,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培育我省的无线城市产业群。

(四)营造无线城市发展的良好环境。各级政府要全力支持无线城市建设,在政府采购、配套资金和市政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群众性无线城市建设宣传活动,展示信息化在便捷信息沟通、改进生活方式、加强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建立无线城市体验中心、服务站和培训点,提升社会公众应用技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无线城市建设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