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政关于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范文

市政关于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政关于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市政关于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矿产资源开发及后续加工利用为主的资源型企业的健康发展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主要力量。为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资源型企业健康发展,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立足长远发展,明确发展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立足,致力于长远发展,以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主线,建设生产规模化、技术有水平,管理规范化、竞争有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企业,为经济由资源开发型向资源延伸加工型转变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产业循环发展,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坚持科技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坚持核心产业本地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三)主要任务。根据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为重点,实现矿产资源的就地延伸加工,建设形成一批上下游紧密链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大型企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大支农工作力度,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有所作为。

(四)工作目标。进一步降低初级矿产品产值所占比例,改善产品结构,努力实现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初级产品向精加工产品的转换。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条件适合在延伸加工的资源均实现就地加工增值,资源精深加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优势主导产业领域培育形成20户以上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大型企业集团;所有资源型企业至少要在形成1个核心产业,设立1处管理总部,建设1处规范化生活设施,实现本地注册、本地管理,本地核算、本地纳税,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

(五)加强规划指导。资源开发利用要遵循统一规划、整体勘查、有序开发、综合利用、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要求,转变目前重矿产开发,轻加工利用的状况,企业发展模式,由传统发展模式向循环发展模式转变。企业要结合实际,与《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相衔接,制定项目建设规划,经专家评审报批后实施。

(六)优化开发利用方式。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采掘技术、工艺和设备,优化开采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禁止采优弃劣、采富弃贫等行为;开发规模要与矿床储量相适应,确保必要的矿山服务年限,要严格遵照批准的规模建设,严禁超规模建设;已形成开发能力的,要建设配套下游加工能力,尚未开发的,要上下游同步规划建设

(七)发展下游加工产业。在下游加工方面,除了在技术、环境和水资源等方面存在否定性因素的少量资源外,凡适合在延伸加工的资源,必须逐步建设下游产业。已取得矿业权的资源开发企业要根据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提出下游产业建设项目并加快实施。州政府有关部门指导资源性企业下游加工产业协调发展。

(八)推进资源共享与集约利用。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以资源的优化组合利用为目标,推进资源共享,鼓励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型企业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将企业掌握的资源置于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考虑,与境内关联产业的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节约利用上下功夫,构建企业的横向连接和有效组合,构建原料、产品、废弃物相互衔接的链条,发挥资源的整体效益、组合效益。建立资源二次配置机制,杜绝圈而不开,开发进度缓慢的现象。

(九)开展多种方式的经济合作。资源开发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不能建设和发展延伸加工项目的,可以与下游企业以相互参股或其他方式开展全面合作。鼓励与东中部地区的企业通过投资合作、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承接区域产业转移。鼓励已取得矿业权的资源开发企业,按照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要求,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下游加工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洁净化。

(十)重视技术创新。资源型企业要以资源精深加工为方向,加大科技投入,开展产学研联合,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尽快掌握相关核心技术;注重新技术应用,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快新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应用,从总体上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十一)引导企业集聚发展。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强产业集群环境建设,改善产业集聚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做大和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建设一批转业化协作配套企业,发展一批与大企业相关联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

(十二)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促进清洁生产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设备的推广应用,减少物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建立清洁生产审核机制,发挥市场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

三、强化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十三)规范企业管理。资源型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加以规范;按有关要求建立工会组织,切实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目标。

(十四)推进管理创新。企业要在管理上苦练内功,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体制机制,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职业卫生、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要强化营销和风险管理,诚实守信经营,防范各类企业风险。

(十五)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实施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研发、管理、制造和服务水平,提高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十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按照社会发展与企业发展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总体战略,形成自己的文化和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

(十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用工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足额缴纳各类社会保险费,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工资、工时、劳动定额等要合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劳动工作条件,劳动卫生、生产安全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达不到规定要求的生产场所、办公生活场所必须停用整改。

(十八)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落实主体责任。采用能够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规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搞好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四、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十九)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资源型企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当根据自身能力兴办或参与兴办与促进社会和谐相关的公益事业。重视企村共建及其他社会帮扶工作,在资金、技术、项目、劳务等方面,以多种方式帮助企村共建及其他社会帮扶对象尽快脱贫致富。

(二十)提高社会就业水平。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劳动人口由农牧业向工业领域转移,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十一)构建和谐社区。资源型企业应当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标准作业区和配套齐全的生活区,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十二)注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企业要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主体责任。按规定缴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要制定开采区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做好矿山地下水保护、地表生态治理和矿山地表塌陷治理、煤田火区治理等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

五、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二十三)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对符合发展要求的重大产业建设项目、自主研发创新项目,以及节能技术改造、外经贸发展、淘汰落后产能、资源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等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及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建立和完善地方财政支持长效机制,逐步扩大地方财政预算资金对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做好协调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十四)落实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藏区发展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收政策支持体系。对属于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按规定给予增值税优惠政策;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按规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二十五)完善政策调控措施。研究制定政策措施,限制初级矿产品外销外运,鼓励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对原矿产品和达不到加工深度要求的初级矿产品,适当征收生态环境补偿和产业发展调节费,用于生态恢复、环境治理,对在境内进行延伸加工的,根据加工量以补助方式全额返还给下游企业。

(二十六)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包括省、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在争取省级财政支持的同时,州、县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逐步将担保规模提高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模。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税前扣除的政策。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金融、工商等部门为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资的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