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及保障市场供应建议范文

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及保障市场供应建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及保障市场供应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及保障市场供应建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示范县建设促进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政〔〕号)、《省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的实施意见》(蔬组发〔〕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建设步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几年来,充分发挥气候冷凉,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病虫害发生偏轻的生产优势;生产环境良好,水、空气、耕地没有污染源的生态优势;近邻两大消费市场,具有运距短的区位优势,加大了以绿色、有机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到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万亩,总产量达到万吨,蔬菜总产值达到亿元。但从总体看,与先进地区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相比,蔬菜生产规模偏小、设施菜所占比重少、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偏低、市场建设滞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进一步加快的蔬菜产业发展,不仅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保障市场供应,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菜篮子”需求,而且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保持社会稳定。实践证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领导重视是关键,破解资金瓶颈是保障,加强市场建设是动力,健全基层服务体系是基础。各级政府要全面认识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实施,统一思想行动,切实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进程。

二、明确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调节和政府推动为动力,按照“扩规模、调结构、促增收、建市场、保供给”的要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实现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建设,到“十二五”末,力争把打造成面向的绿色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镇标准化营销服务体系。

(二)具体目标

年—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年递增万亩的速度增长,其中设施蔬菜保持年递增万亩的速度增长,到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万亩(含食用菌),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达到万亩,总产量达到万吨,实现产值亿元,年纯增经济效益亿元,为全市农民年人均增收元,蔬菜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农业增加值比重的以上。

到年,全市要建成个蔬菜标准化示范乡(镇),省级龙头企业达到个,市级龙头企业达到个,省级知名品牌达到个;新建个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市中心区新建和改造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各处、居住区菜市场家、小区菜市场家以上;各县区要分别新建或改造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家以上、居住区菜市场家以上、小区菜市场家以上。

三、突出蔬菜产业发展重点

(一)建设四大蔬菜生产基地。一是突出发展设施菜,建设京承、承平、承围、承丰四条公路沿线的设施蔬菜基地。大力发展新型日光温室,对传统简陋棚室改造升级;努力提升新建棚室技术档次,力求结构科学合理、材料坚固耐用,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二是稳步发展错季菜。面向和南方等市场,建设丰、围、隆叶菜类和根菜类蔬菜生产聚集区,打造绿色、有机错季菜生产基地。三是积极发展订单菜。面向以及日、韩、东南亚等市场,依托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和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白菜、西兰花、豌豆、菜心、芥兰、娃娃菜、白萝卜等优势品种,采取“订单生产、定单回收、长期合作”的形式,实现“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和出口销售的目的。四是加大发展近郊菜。紧紧围绕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建设一批以保障市区供给的蔬菜专用生产基地。以市区为中心,在半径公里范围内的县规划城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到年,供应市区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要发展到万亩。

(二)加快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亩以上、露地蔬菜面积达到亩以上的生产基地,就要建一处产地批发市场。对现有的规模小、带动力弱的产地批发市场要进行升级改造,改善市场的场地、道路、交易厅、水电商务、质量检测、采后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冷链系统建设,为实现农超、农餐对接奠定基础。加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市、县农业信息中心与市场、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的综合服务平台,定期收集蔬菜产品生产、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三)加大典型示范力度。一是抓好县省级蔬菜生产示范县建设,市县两级在保证资金足额配套的基础上,全力把县打造成为全市蔬菜基地规模大、生产水平高、品牌建设优、经济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蔬菜生产强县。二是创建蔬菜标准园。鼓励蔬菜生产企业和大户扩大生产规模,向标准园区式发展。园区建设以“五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为标准,到年,全市新建蔬菜标准园个,其中县每县新建千亩以上设施蔬菜标准园个,两千亩以上露地特色蔬菜标准园个;每县新建千亩以上设施蔬菜标准园个,两千亩以上露地特色蔬菜标准园个。全市蔬菜标准园区面积达到万亩,占到全市蔬菜面积的以上。三是开展蔬菜标准化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在全市选择一批生产规模大、发展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开展蔬菜标准化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到年,全市有个乡(镇)达到标准化示范乡(镇)水平。四是加快品种更新步伐。加大蔬菜新品种的引育推和育苗工厂建设力度,县每县至少要建设一个年育苗能力达到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工厂。到年,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设施菜集约化育苗率达到以上,露地菜集约化育苗率达到以上。五是推广蔬菜标准化技术。制定和推广覆盖主要品种和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围绕“三节一增”(节水、节肥、节药、增效),重点推广膜下微滴灌、防虫网、粘虫板、杀虫灯、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生物反应堆等关键技术。到年,在普及无公害技术的基础上,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面积达到以上。

(四)提升菜农组织化程度。按照组织运行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经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能职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的标准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到年,全市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组织要达到家,以上的菜农加入合作组织。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大对蔬菜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切实帮助解决专业合作组织在蔬菜生产、管理、运行和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五)加强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鼓励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建设一批大的蔬菜龙头企业,在规模种植、产品深加工和与大市场对接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到年底,每县至少要新建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带动能力强的蔬菜加工配送龙头企业。大力提倡直销、配送和蔬菜连锁超市等新型营销模式。加强“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到年底,全市蔬菜产品全部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其中通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要达到以上。鼓励支持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强化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蔬菜品牌。对现有品牌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对获得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等称号的品牌和绿色有机认证的企业继续给予奖励。

(六)完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强化产地环境认定,到年,全市蔬菜主产区要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加强蔬菜周边地区污染源的防治和查处,确保产地环境质量。强化蔬菜产品安全质量监控,建立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企业、基地与市场双层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农牧部门负责产地检测,有关部门负责市场检测。各县(区)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建设速度,在重点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检测点,-年内完成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任务,形成功能完备的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平台,实行信息联网,建立统一的检测数据库,实现数据上传、信息共享、实时监控、超标预警。建立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进一步完善蔬菜产品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制度。强化投入品监管,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城镇蔬菜批零市场建设

(一)加快改造提升市中心区及县城镇蔬菜批发市场。要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增强辐射带动及调控能力的要求,加快主城区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规划、新建、改造提升等工作,加强市场信息、质量安全、电子结算、冷藏保鲜、加工配送和垃圾处理等设施设备建设,促进基础设施、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升级改造。双桥区、供销社、商务等部门要重点做好柳树底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继续加大投入,扩大经营规模,丰富加工、包装、配送等各种功能,提升整体供给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两年内在市区南部规划、建设一处以产地外销和区域内消费为主的蔬菜批发市场,努力把蔬菜产业的生产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让更多的时差菜、设施菜打入等地市场。各县区要新建或改造一家标准化大型蔬菜或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要建设和完善“菜篮子”产品全程质量检查追溯体系,大型批发市场、小区级以上菜市场要设立独立的检验检测系统,确保群众消费安全。

(二)推动零售蔬菜店进社区。加快市中心区老城区菜市场改造升级步伐。规划部门要按照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方便居民消费的要求,以解决现有菜市场档次低、占道经营及“脏、乱、差”等问题为重点,年内完成市中心区菜市场规划的修改完善工作。城管、双桥、要按照规划要求加快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五年内完成老城区规划内小区级、居住区级菜市场(菜店)的改造升级和新建任务,到年,实现退路进厅,取缔马路市场和占道经营。要积极利用“三年大变样”企事业单位外迁地块改造规划商业用地、改造破旧自行车棚、房屋及待改造建筑物建设菜市场及便民菜店。

严格按商业网点规划及商务部《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和上级有关要求规划建设新区及新建社区菜市场。对新城区建设,按照每万人—㎡建筑面积、—m服务半径的标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新建标准化菜市场,打造分钟生活圈。新建小区必须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要求,配套建设小区蔬菜零售店。

(三)积极推进“农超对接”,方便农民销售、市民消费。商务部门要积极协调农业、财政、发改等部门推动建立不同形式的农超对接组织形式,扶持、鼓励产地和城市大型批发市场配套建设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采取多种手段打通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瓶颈,打造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高效平台。要发动和组织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补充和增加超市蔬菜(生鲜)销售专柜设置,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让更多的农产品通过农超对接直达消费者,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引导大型蔬菜批发企业,增强对生鲜蔬菜的深加工、包装、配送能力,推动“净菜”等初加工菜品进超市、进社区。

(四)建立蔬菜应急保障长效机制。建立蔬菜应急储备机制。市中心区要在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等大型企业设立保障居民最低一周消费需求的蔬菜储备,满足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消费需求。在市中心区选择-家较大超市设立蔬菜平价销售(应急保障)专柜,在蔬菜需求大幅增加或突发情况引起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时,应急供应,保障供给,平抑物价,维护稳定。在突发事件发生或雨雪天气交通受阻时,对蔬菜贩运大户给予适当补贴。完善蔬菜批发市场储藏、冷藏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加储备能力,确保市场供应。本地产蔬菜出现供过于求时,组织各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异地远销,维护农民利益,保证农民蔬菜种植积极性。强化对主要蔬菜品种交易量、库存量、价格走势的监测,预警分析,通过政府网站、主流媒体等传播平台信息,引导消费,稳定市场。各县区也应建立蔬菜应急储备和蔬菜市场监测机制,设立超市蔬菜销售平价专柜,建立特殊时期蔬菜贩运大户补贴机制,完善蔬菜批发市场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本地蔬菜供过于求时组织外销。

五、强化蔬菜产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成立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保障蔬菜市场供应领导小组。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主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同志担任,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农委、发改、财政、农牧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市农牧局,挂“市蔬菜产业办公室”牌子,由市农牧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保障蔬菜市场供应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流通副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发改、财政、规划、城建、商务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由市商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和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工作,制定蔬菜产业发展、保障蔬菜市场供应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建立沟通联系制度,市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保障蔬菜市场供应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络沟通,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能。市县两级领导都要按照发展现代蔬菜产业的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二)完善工作机制。加大组织推动力度,把蔬菜产业发展和保障蔬菜市场供应纳入市、县、乡三级行政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市每年将总体建设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并作为考核依据。对重点工作进行督导,保障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年终对各县(区)蔬菜产业发展和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对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和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和做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工作目标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根据事权财权统一的原则,市、县(区)两级财政都要建立蔬菜产业发展专项基金、蔬菜市场建设基金和蔬菜应急储备基金。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万元主要用于市场建设和蔬菜产业发展。各县(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万元的蔬菜产业发展资金。在基地建设上,县级财政要向设施农业倾斜,新建日光温室每亩补助不少于元。市财政安排万元建立市区蔬菜应急储备基金。二是整合资金重点倾斜。发改委每年整合不少于万元项目资金用于蔬菜产业发展;国土资源部门要将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全部用于建设新菜地和发展蔬菜生产,每年用于蔬菜基地建设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不少于万元,要统筹使用土地出让收入,加大对蔬菜生产设施的支持力度;水务、农业开发、扶贫、科技等部门也要整合不少于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蔬菜产业发展。三是加快土地流转。各县(区)在土地流转工作中,注重引导农民土地集中连片流转,为蔬菜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企业和科研单位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蔬菜生产、流通。加快推动市区南部蔬菜(综合)批发市场的招商引资建设进程,加大跑办力度,力促新发地批发市场项目落地实施。五是加大蔬菜市场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菜市场建设,提升菜市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加大对保障供应的支撑力度。要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菜市场项目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对待,在各项税费及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给予减免或优惠。对在规划期内新建的农贸市场项目,免缴城市配套费;对菜市场的新建或改造项目用地,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规划,优先按程序依法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建设用地预审、使用市预留用地计划指标;对新建的菜市场或农贸超市,自办理工商登记之日起三年的企业所得税和土地使用税,采取先征后返的形式返还给企业,以支持其发展。三年后由市场主办者向工商、税务缴纳定额税费。

(四)强化科技服务。市成立蔬菜专家顾问组,研究解决全市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为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各县区要设立一名蔬菜技术首席专家,组建一支以农技推广人员和蔬菜种植能手为主体的蔬菜科技服务队伍。对主动到基层从事蔬菜生产科技服务的技术人员,保持原有待遇不变,并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技术岗位聘任时作为优先条件之一。市蔬菜专家顾问组每年筛选一批蔬菜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编制技术规程和普及资料,通过集中培训、下乡巡回指导、网络视频服务、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推动放心农资进村入户,提高农民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水平。县(区)蔬菜技术推广人员,分包基地、棚室,挂牌服务。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合办蔬菜技术经济实体,依法进行技术有偿服务、技术承包、承担科技项目,取得合法收入。

(五)广泛宣传引导。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大力宣传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意义,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典型和先进适用的配套技术,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选择培育一批发展蔬菜的好典型,广泛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蔬菜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示范交流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面向市场,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大力宣传的特色和知名蔬菜品牌,提高蔬菜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