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乡村蔬菜业发展意见范文

乡村蔬菜业发展意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乡村蔬菜业发展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乡村蔬菜业发展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6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郊蔬菜产业发展意见》(九府发[]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县蔬菜生产和保障城乡蔬菜供应,现就加快推进我县商品蔬菜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价格基本稳定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增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为出发点,以推进我县蔬菜工作由传统的服务保障型向现代农业产业型的发展方向转变为核心,以加快生产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为保障,全面实现我县蔬菜“菜篮子”工程的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生产发展与推进流通相协调、保障供给与富裕农民相统一的目的。

(二)发展目标。至2015年,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是:三增两稳三保障,即“323”发展目标。“三增”:一是增加商品蔬菜基地面积。到2012年商品蔬菜基地恢复到2000亩(最低保有量),到2015年发展到3000亩。二是增加速生叶类菜面积。按快生叶类菜占蔬菜基地总面积15%的比例递增,到2012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500亩和1000亩。三是增加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到2012年和2015年设施蔬菜面积分别从现在的200亩增加到300亩和500亩。“两稳”:稳定蔬菜产业的发展政策,稳定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来源,实行一定5年不变。“三保障”:保障城区蔬菜供应,到2015年实现鲜销商品蔬菜总产0.8万吨以上,自给率达到60%;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产品检测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保障蔬菜的应急调控,即有蔬菜基地的存量又有特殊情况下7天左右的耐贮存蔬菜品种的冷链冷藏供应能力。通过3-5年的努力,确保我县蔬菜基地建设基本满足需要,蔬菜流通得到较大的提升,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

二、工作重点与推进措施

(一)加快城郊蔬菜基地建设

1、制定长远规划,为蔬菜产业提供发展平台。按照有15年以上持续生产期的要求,城郊常年性蔬菜基地安排龙城镇完成1000亩,定山镇完成600亩,芙蓉墩镇完成500亩,芙蓉农场500亩,黄花镇200亩,马当镇200亩。农业局按总体目标将年度指导性计划分解到其它乡(场、区)镇。上述六个镇(场)制定本地蔬菜基地建设的详规性实施计划,报县政府审批,并送县农业局备案。其它各乡(场、区)镇要作好本地的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保障本集镇常规蔬菜的市场供应。县政府将把蔬菜生产列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年终对各乡镇进行考核。

2、建好两大基地,为城郊蔬菜产业提供建设平台。即常年性常规商品蔬菜基地和特色蔬菜基地。常年性常规商品蔬菜基地是保障城区蔬菜供应的核心基地,重点发展以豆角、辣椒、西红柿、茄子、小白菜、青菜、菠菜、莴笋、芹菜、苋菜、生菜、油麦菜、木耳菜等为主的常规蔬菜生产,重点打造龙城镇、定山镇蔬菜基地,建设芙蓉墩镇、芙蓉农场、黄花镇及马当核电蔬菜生产基地等规模化基地。做强食用菌、藜蒿、油冬儿等特色蔬菜基地,至2015年,恢复食用菌年生产1千万袋,建设莲藕基地2千亩。

3、创新发展模式,为城郊蔬菜产业提供扩张平台。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多渠道地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以抓土地流转促规模化商品蔬菜基地建设:一是龙头带动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来我县兴建蔬菜基地,发展蔬菜集约化种苗工厂,以“企业+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示范带动全县设施化蔬菜基地建设。年,要在城郊蔬菜基地规划区建设好1-2个相对集中的示范片。对示范片内的基地建设县里按每亩大棚平均1000元的标准,露地蔬菜规模在30亩以上且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按每亩300元进行扶持。二是农超对接型。鼓励县内连锁超市主动与蔬菜基地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行净菜上市;三是能人带动型。支持引导回乡创业农民和种植大户创办蔬菜基地,发展规模蔬菜;四是农户联建型。引导城郊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扩种蔬菜,拓展蔬菜发展空间。同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引导其他社会资本兴建基地。

4、推行一个标准,为城郊蔬菜产业提供技术平台。县农业部门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推动放心农资进村入户,指导建立生产档案,加强投入环节和投入品的全面监管,推进无公害和绿色生态生产,促进优质蔬菜产品的产业升级。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生产环节的源头监测和流通与市场环节的有效监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实施蔬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提高“菜篮子”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二)健全蔬菜流通体系

1、支持产销衔接的直销点建设。蔬菜既是产品,也是商品。在加快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以开放的眼光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导生产基地与市场的联运,实现小市场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鼓励农贸市场与蔬菜基地的“场地挂钩”,支持连锁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超对接”,培育流通组织、经纪人,实现蔬菜生产与市场流通的“产销结合”,加大支持蔬菜专业合作社集供销一体的进城“办点直销”。各级工商、城管等部门要在农贸市场内预留部分免费的摊位,让城郊菜农进行蔬菜鲜销,并在城区规划开辟场地,在不影响交通和市容市貌的情况下,允许菜农零担小卖。通过引导和开展蔬菜产品进超市、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的活动,解决蔬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问题。

2、支持蔬菜批发零售市场建设。按照每千人拥有农贸市场70-90平方米,每万人拥有0.3-1个农贸市场的规定,城建规划部门做好蔬菜批发零售市场的选址安排,商管部门做好城区农贸市场的建设,各乡(镇、场、区)负责辖区内的批零市场建设,构筑以产地交易市场、城区农贸市场、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为主导的,直销点为补充的市场流通体系,畅通蔬菜从田间到市场、从农产品到商品的渠道。

3、支持应急调控的处置能力建设。加快实施蔬菜应急机制建设,扶持采后快速处置预冷、商品化加工处理、旺季入库冷藏保鲜、淡季上市供应和极端条件下应急调剂的冷链冷藏物流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应对严重的冰冻、雨雪、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天气的应急能力。鼓励蔬菜企业和社会资本及其专业合作社兴建冷藏物流市场,大力支持冷链系统建设,推进冷藏保鲜。

(三)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力

1、推进蔬菜加工能力的提升。大力引进蔬菜加工型企业进乡镇创业园区办厂、建仓储和开展物流业务;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投资蔬菜加工项目,开展产品分级整理、蔬菜保鲜冷藏和深加工;推动一批鲜菜加工、腌菜加工、酱菜加工的企业成长;扶持原野蔬菜加工厂等特色蔬菜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2、推进蔬菜品牌创建能力的提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我县蔬菜品质较好、污染较轻、特色明显的优势,抓住一切机遇创名牌产品。做好无公害蔬菜基地申报工作;发挥特色效应,拓展食用菌、莲藕等地方优质产品品牌影响力;优选一批蔬菜品种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和品牌,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提升蔬菜产业的竞争力。

三、组织领导与扶持政策

1、加强领导。县政府成立“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农工部、农业、财政、发改、国土资源、建设规划、行政执法、水利、商管、科技、扶贫、国税、地税、质监、物价、工商、食品药品、供销、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负责人,龙城镇、马当镇、芙蓉墩镇、芙蓉农场、定山镇、黄花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全县蔬菜基地建设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考核、验收及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县城郊蔬菜基地规划区以外的乡(场、区)镇同样必须按照省、市、县“菜篮子”工程建设要求抓好本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自给率,满足本地市场供应。

2、加大投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从年起,县财政列支蔬菜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对我县城郊蔬菜基地建设、蔬菜龙头企业、蔬菜流通体系建设、蔬菜专业合作社、品牌建设、蔬菜相关项目配套及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和新品种引进工作给予补贴,同时整合涉农项目建设资金,按照“项目捆绑,资金整合”的原则,对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发改委、财政、商管部门涉及农田水利、土地整理、产业化、物流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加大对蔬菜生产、流通领域的建设力度。

3、加强服务。推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全县蔬菜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加强蔬菜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开展蔬菜科技培训,使每户菜农都能掌握3-5种蔬菜生产实用技术。建立与科研院校的联结机制,做好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推广应用、技术培训等服务工作。加大科技推广经费投入,鼓励科技人员到蔬菜重点乡镇和专业村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逐步建立县乡科技服务体系。

4、加强考核。“菜篮子”问题是群众关心的热点、保障民生的重点、当前市场推进中的难点问题,重视、破解“菜篮子”工程问题,是政府为民意识、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县政府已将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年起,把“菜篮子”工程列入民生工程,纳入到全县乡(场、区)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中进行考核。各乡(场、区)镇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加强人才物建设,定人员,加大资金投入,把发展任务落实到地块,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协作、共同努力,实现蔬菜市场供应有保障、蔬菜产业发展有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