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市府粮食生产计划意见范文

市府粮食生产计划意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府粮食生产计划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市府粮食生产计划意见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年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政综【】32号)精神,为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稳定我市粮食生产,经市政府研究,现将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60206亩的指导性计划下达(见附件),并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抓好落实。

一、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是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认真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优质率。要把粮食生产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明确目标,细化任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把落实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强化督导,把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要建立下管一级的粮食生产责任考核制度,年底市政府将对各乡镇完成情况给予通报。

二、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里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不折不扣将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粮食订单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和水稻保险等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兑现落实到位,认真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建立完善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确保种粮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发展后劲。要严格执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继续实施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着力建设一批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复农田水毁工程,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搞好田间灌排渠系、土地平整和机耕路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防止土壤退化。加强耕地质量监控,抓好地力与墒情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等,进一步健全耕地质量保障体系。

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是新时期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平台和手段,是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完成总产的重要途径。要以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抓手,通过抓重点产区、重点作物和重点增产技术,即通过建设水稻、马铃薯两个“千亩、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好的粮食“五新”成果,主攻粮食单产,发挥科技增粮作用。重点抓好水稻、马铃薯、甘薯等优质高产良种,水稻重点推广“一增二改三推”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马铃薯脱毒种薯和稻草包心高产集成技术栽培、甘薯脱毒苗、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措施的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农机农艺结合,扩大水稻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和马铃薯起垄机使用面积,提高机械化水平。引导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粮食作物“五新”成果进村、入户、到田,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推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五、加快优良品种更新,进一步提高粮食优质率。要扎实推进粮食种子工程,加快良种引进、选育和技术创新步伐,引进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稳产性好的优良品种,在搞好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积极应用优良品种,水稻重点推广特优航1号、2号、博优998、谷优527、天优3301、宜优673、广优明118、甬优6号等,马铃薯重点推广中薯3号、薯1号、紫花851,甘薯重点推广福薯8号、广薯87号、泉薯9号等优质高产良种,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种子质量检测,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坑农害农行为,规范良种引进推广秩序。

六、提供优质服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要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技队伍的作用,确保基层农技人员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服务农民、服务农业生产上,尤其是在生产的关键季节,要深入田间地头,科学指导,主动帮助农民选择高产优质品种,传授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及时防治病虫害,为提高农民种粮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优质服务。要认真落实年政府储备粮食安全应急水稻种子的储备任务,将粮食安全应急种子储备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应急种子储备足额到位。要保障农用物资供应,及早做好各种农用物资的调运、储备和供应,确保种子、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货源足、质量优、价格稳。采取内产外调、冬季储备、限价管理、上门服务等措施,确保化肥供应。工商、质监、农业、供销等部门要联手协作,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保障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利益。财政部门要尽快落实和下达支农专项资金,加大对粮食生产等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金融机构要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贷,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保证生产需要。各地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及早制定好抗灾预案,落实好抗灾资金、技术和物资,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突出发挥科技减灾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救灾水平。要认真落实耕作制度安排、品种布局调整、栽培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灾后恢复生产等措施,有效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