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改进服务业发展实施建议范文

改进服务业发展实施建议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改进服务业发展实施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改进服务业发展实施建议

为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保市政〔〕号)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全市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繁荣舒适的“保北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更加稳固;铝加工、机械加工与制造、包装和印刷三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冶金新材料、物探数据处理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有力的拉动第二产业不断增强。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对第三产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尤其是战略支撑产业发展,对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服务业的需求更为迫切;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也对城乡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总体看,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优越的区位、资源条件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因此,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拓宽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二、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

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与建设“保北现代化中心城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在城市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紧紧抓住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优势,面向,优化布局,大力发展以繁荣城市、活跃农村为重点的城乡服务业。加快“三大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均衡城乡教育发展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积极发展面向的养老产业,建设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加快商贸服务中心建设,谋划建设汽车、建材、家具等专业市场),积极推进“一个中心、五个组团、四十九个中心社区”发展规划布局(以主城区为中心,重点发展商贸、金融保险、房地产、中介等主流服务产业;“五个组团”根据功能分区,重点发展影视文化和休闲旅游、现代加工制造、轻工业和商贸服务、绿色低碳经济、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四十九个中心社区”实行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发展对接的文化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着力发展为支柱产业服务的现代物流、商贸、金融保险业,不断壮大全市服务业经济总量,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加快繁荣舒适新建设。

总体目标: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在“十一五”基础上翻一番,努力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竞争有序,充满活力,运行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到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三、突出发展服务业领域重点产业

(一)城乡服务业

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努力提高城乡服务业发展水平。

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实施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农村道路改扩建项目、乡镇(村)卫生院(室)建设和改造项目、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农村污水及垃圾处理项目等。重点推进城乡创业贷款扶助工程、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劳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阳光”工程、失地农民就业扶持工程等。按照村庄空间布局要求,大力实施村庄改造(撤村建居)示范工程、“千家万户”工程、农村清洁能源应用推广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庄“四化”工程(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和环境美化)、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及推广工程等。

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彰显“诚、信、义”的城市文化内涵,框定城市性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通过修复或重建历史遗迹及一系列配套开发建设,再现范阳古城风貌;通过多种方式挖掘、整理、宣传、展示、保护和抢救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历史名人文化园;依托城市西侧、北侧的河道,增加两岸绿地,通过实施北拒马河水系治理、生态保护和蓄水工程,展现绿水穿绕的滨河景观;在文体娱乐设施、主题文化(纪念)公园、历史文化研究、节庆会展、名人文化、民俗艺术文化、文化旅游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强化与文化产业的合作,面向冀三地共同市场,建设创意产业孵化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和人才培训基地,不断增强城市的文化创造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发展服务外包业。以“河北信息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外包业务,主动承接及海内外研发流程、业务流程等服务外包业务,积极引进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园区科学技术水平,重点建设中国钢研集团产业园、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基地,以及航天二院所航测试验场等项目,力争成为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隆起带,推动服务外包的规模化发展。

大力推进居民服务业。提高社区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管理力度,抓好社区八项服务,特别是要下大力解决好物业管理、冬季供暖、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实际问题。完善居住区、居住小区商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社区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卫生保健等服务业以满足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大力发展物业服务、家政服务、便民保障等以方便群众日常生活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推进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的方向引导和扶持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拓展和规范会计、审计、税务、律师、租赁、资信、评估、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鼓励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的合资合作,引进先进服务理念、手段和技术,提升全市中介服务的总体水平,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合理、运作规范的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发展农村流通服务组织。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依托“村邮站”的建设,创建农村邮政网络,保障农民的基本通信权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支持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的发展,着力推进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等领域各种合作组织的建设。健全农村各类技术推广体系,完善服务网络,切实为农村经济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和生产、科技、销售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分散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

(二)旅游业

要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优化服务环境,突出“三国文化发祥地,生态卫星城”两大主题,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和经营,延长服务链、产业链和经济链,扩大消费拉动力、市场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提高在环休闲旅游带中的地位,在冀都市圈内打响旅游名片,将休闲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龙头产业、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新突破。

实施精品战略。充分利用文化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购物旅游等不同的旅游资源优势,优化总体布局,打造环都市圈旅游胜地。在加大旅游市场宣传力度的同时,扩大“花灯节”的影响和地位,重点创办“中国义文化节”,传承和发展“楼桑春社”民间庙会以及高跷会、会、会等民间花会,培育壮和节等新兴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文化生态乡村游、三国文化游、影视文化游等精品线路,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向综合业态发展。

抓好重点项目。重点围绕特色文化旅游及休闲娱乐开发工程,积极谋划特色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六祖禅寺文化景区、影视旅游度假区、京都旅游度假区、金门闸旅游度假村、千亩鱼塘生态水上乐园、“督亢秋成”农业乡土特色景区等)、四星级以上假日酒店和商务酒店建设项目。完善和提升三个高尔夫球场及配套设施,提高影视城的休闲旅游功能,建设度假酒店群和休闲农业基地,积极承接冀会议培训,保护利用历史遗产。

加强与旅游市场对接。整合旅游资源,延长服务产业链,推进冀旅游一体化建设,加强旅游景区通往的交通设施建设,形成方便快捷的网络通道。加大面向市场的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借力开拓国外旅游市场,推动与等地区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形成一批新的旅游热点,建立管理互动、营销互信、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

(三)现代物流业

要以落实城市功能定位、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目标,合理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平原市交通枢纽的作用,按照对接沿海产业和承接辐射的要求,加强与物流网络的联系和对接,在高速公路码头出口段和、、连接线打造两大物流中心,加强与现代国际物流网络的对接,组织实施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建设一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大型标准化物流设施,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建设采购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以发展产地物流、第三方物流为重点,把打造成冀都市圈物流网络中的现代物流走廊。

积极打造物流基地。近中期建设和提升工、农产品产地市场和中转型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关钢材市场、国道两侧新形成的汽车销售市场、木材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庄蔬菜种植物流配送基地等专业市场)、仓储加工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码头、坡两个仓储物流中心和店工业园区配套物流基地)。远期谋划建设特种苗木花卉批发市场、文化产品批发市场和新型建材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

(四)商贸服务业

科学定位服务群体,规划商业分布,提高商业发展水平,促进各类专业商业平台集群发展。

大力发展商贸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继续深入发展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新型第三产业,努力打造针对市场的家政服务等专业劳务输出品牌,积极建设家装建材、电子商贸、汽车等大型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以购物、旅游、观光、休闲、餐饮、会展为主体的有规模、上档次第三产业集群。同时,谋划建设一批精品项目,进一步完善功能,凸显特色,使“人文”、“生态”、“诚信”成为的形象品牌,形成集度假休闲、会展商务、历史文化和生态家园相呼应的综合性特色发展格局。

打造现代商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对鼓楼大街、等老商业街区的改造、扩建,充分挖掘老商业街的历史资源和品牌效应,引进现代管理模式,努力打造的“大栅栏”和“前门大街”。同时,积极规划整合街、金街等现有商业平台,改变一家一户的商贩式经营模式,以街区商贸集团或商会的形式,统一营销策略和经营管理,在市区建设—个现代商业核心区,并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效应,促进全市商业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夜经济”,要以“夜经济”为载体,丰富居民生活,繁荣现代商业。

(五)金融保险业

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业提出的新要求,借助国家给予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大力推动冀金融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活跃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结构,充分发挥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培育发展新型地方性金融机构。进一步活跃金融市场,借力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鼓励现有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增设网点、延伸服务,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推动农村信用社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转变。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培育壮大非银行金融、创业风险投资和证券中介等机构,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产业体系。

促进银企对接。大力推进金融创新,争取金融创新政策向延伸,扶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做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提高担保能力。建立企业诚信体系,培育诚信企业。及时筛选有潜力的企业和项目向金融机构推荐,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以信息的充分共享,推动银企间的有效对接。做好银企对接后的跟踪落实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拓展融资平台。用足用好国家信贷政策,搭建好融资平台,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本着负责的态度,科学合理举债,既要促进发展又要不留包袱,防范财政金融风险。进一步支持金融机构拓展业务,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比较大的金融机构,将给予重点支持和表彰。

促进保险业发展。大力培育保险市场,调整优化险种结构,加快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引进保险经营主体,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保险市场,推进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积极发展各类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和评估机构,多层次推进保险业的发展,构筑多元化、多功能、辐射力强、高效有序的区域性金融保险服务体系。

四、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服务业发展政策制定、工作部署、重大问题的研究处理。各成员单位要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合力推进全市服务业发展。强化和完善发展服务业工作目标的考核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服务业发展综合协调工作,组织重大项目的谋划实施,组织成员单位对服务业工作进行督查。

(二)放宽市场准入。合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范围,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有明确规定外,降低一般性服务业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和限制进入的服务业领域,各类资本均可以进入,优惠政策对所有投资主体同样适用;凡是向外资开放的服务领域都应向内资开放;凡是向本地资本开放的服务领域都应向其他地区资本开放;对采用连锁经营方式的服务业企业实行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

(三)优化发展环境。整顿服务业市场经济秩序,严格行业规范,依法打击侵权、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服务业企业的合法权益,鼓励服务业企业成立行业协会或跨领域服务联盟,研究制订本行业行为规范和自律规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规范税费管理。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现行的给予从事服务业的企业和个人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清理涉及服务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收费监管,规范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变相收费等行为的发生。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对收费项目及标准按照规定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五)建立多元投资体制。按照服务业由“政府办”向“社会办”转变的思路,逐步形成以政府引导为辅、企业投资为主、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向服务业建设项目提供贷款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每年也要安排一定比例的担保资金用于中小服务业企业。

(六)优先保障服务业企业用地需求。适当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的比例,年度土地供应适当增加服务业发展用地。在新批建设用地的使用上,对在范围内投资新建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业项目,列入省、市服务业重点计划的项目,优先供应所需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