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城区绿化植物建设安排意见范文

城区绿化植物建设安排意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区绿化植物建设安排意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城区绿化植物建设安排意见

各县(市、区)建设规划局(分局),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局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强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城市绿化质量的高低代表了一个城市建设的总体形象,而绿化植物种类的丰富和配置形式的合理则是体现绿化档次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建设,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化植物种类不断增多,尤其是实施“315乔木进城工程”以来,市区绿量大增,绿化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然而,在当前的园林绿化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绿地植物多样性缺乏,本土化、乡土化的物种利用不够;片面追求大草坪、大广场建设;自然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破坏严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品种单一,导致景观单调,生态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加强植物多样性建设是生态园林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植物多样性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植物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果。加强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建设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市植物多样性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生态优先、科学建绿,将加强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建设贯穿于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和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取得最大化的生态景观效益。

(二)基本原则

——景观性原则。通过改善植物配置的模式,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营造多姿多彩的生态植物群落。

——生态性原则。要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性,避免植物种间直接竞争,以利种间互相补充,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科学性原则。要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模式,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

——适应性原则。要因地制宜,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注重挖掘和应用乡土植物,选择一些引种期长、生长良好、已经过本地区极端温度等环境条件考验,达到引种成功标准的树种,使各种植物生长良好。

三、加强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科学的规划设计,严格审核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中可用于绿化的面积较少。如何在有限的绿化空间内,通过科学的植物配置,提高绿化的生态效益,应当予以着力考虑和研究。要实现多层次、多样性的绿化:一是要注重乔、灌、花、草、藤相结合,乡土树种为主和外来引进树种相结合,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喜光植物与耐阴植物相结合等,营造出多种类型植物混交的趋于自然的稳定的植物群落;二是要注意绿化空间结构多样性,除平面绿化外,还应大力发展立体绿化、楼顶绿化、阳台绿化等,向空中要绿色空间,并使之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方法。要通过多层次绿化,形成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提高叶面积指数,从而提高城市绿量,使绿化的生态功能在有限空间内明显增强。

城市规划主管机构要会同城市园林绿化主管机构,按照植物多样性建设的要求,严格审查规划设计方案。要组织专家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将植物多样性建设要求落实到方案的评审标准中,从源头上遏制不切实际的、违背生态景观建设的行为。要引导和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

(二)加强管理,严格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

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特别是对山地风景林、道路沿线景观林及水土涵养林进行规划时,要重点加强植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好稳定的、生长健康的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设计要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使植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

要加强对城市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持城市地域自然风貌,反对过分改变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城市化倾向。要反对在溪流、湖泊等治理过程中,不顾实际环境,一味实施硬驳岸和砌底等简单做法,防止原有生物生境与自然生态群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三)提倡近自然型管理模式,构建自维持、自循环式群落。

现行植物的养护管理手段,既浪费财力、时间和人力,又会污染环境。自然型管理模式,是基于种群类型丰富且稳定的绿地,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的自我保护和协调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养护管理工作。

在绿地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实际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要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积极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尤其是自生能力较强的野生地被植物,减少养护费用。要摈弃大面积的冷季型草坪,反对引进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的倾向。要推进乡土树种和适生地被植物的优选、培育和应用,培养一批耐旱、耐碱、耐污染的树种。

在绿地管理上,要以“零管护”和少管护为目标,提倡近自然型的管理模式,尽可能使整个绿地处于自维持、自循环状态,以取得管理成本低、效率高的效果。在发生病虫害时,要以生物防治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以防止二次污染所带来的对生物天敌的影响,维护生态平衡。

(四)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品种。

城市绿化中要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品种,增加植物的丰富度,构建高度多样性的植物群落。

各地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地带性植物资源的调查,充分挖掘本土的植物资源。要加强适生植物的选择,合理引进优良的外来植物,对其进行综合改造和保护,丰富适生植物。要做好引种驯化形态优美、观赏效果好的野生植物,丰富乡土植物。

加强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建设是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城市绿化植物多样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