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银行业务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业务建模过程
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相关业务建模成熟理论和实施经验,结合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兴业银行提炼出一套业务建模的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现状梳理→初步建模→模型修正”。
1.现状梳理为了进行业务建模,需要梳理和分析一个企业或某个业务条线的业务战略、发展规划、职责分工、管理制度和现有IT系统等基础信息,也需要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或业务条线所处外部环境、企业的IT架构等。在这个阶段收集了兴业银行企业金融业务发展规划、总分行企业金融条线相关部门和处室的职责分工、相关业务制度和管理办法以及外部的相关行业前景和展望分析报告,同时还收集了兴业银行总体IT架构框架和现有相关系统材料等。材料收集完成后,工作小组在内部进行了专门的学习和交流,对本行企业金融业务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工作小组根据业务领域划分,分工对上述材料进行梳理和分析。
2.初步建模进行业务建模先要搭建模型框架,再根据业务现状的梳理成果在模型框架上“添砖加瓦”。工作小组参考了IBM的业务组件模型,将企业金融条线业务模型定义为一个业务组件图和多个业务活动图。业务组件图框架在形式上是由纵向的8个业务领域和横向的3个职能层级划分成的24个格子组成的矩阵,每个格子中包含若干个业务组件。核心业务领域是根据对企业的业务贡献度、业务成长性、内部导向性和外部政策等要素,对银行的业务能力进行分析评估后确定的,是银行业务价值链的主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服务渠道、客户管理、产品服务、作业处理、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和基础支持等8个业务领域。职能层级是按照企业的管理职能,自顶向下分为规划层、管理层和操作层。规划层属于企业高层管理者负责的范畴,主要负责明确战略发展方向,建立总体的方针政策,调配资源,管理和指导各个业务板块;管理层是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的管理活动,主要负责把战略落实到日常的运营当中,监控和管理业务指标和企业员工;操作层是指进行具体操作的员工从事本组件负责的业务功能,处理业务请求和业务数据,注重效率和处理能力,典型的岗位如银行柜员等。业务组件可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在企业中承担特定的职责,每个业务组件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组件内的活动紧密关联,与组件外的活动通过一定的接口进行关联。理论上,业务模型需要按照自顶向下的方式建立,即先在模型框架的基础上识别业务组件,再根据业务组件识别业务活动。但是现实中抽象的业务组件很难一下子识别出来,为此,在初步建模时,采用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即在8个业务领域框架基础上,先根据各部门职责梳理高层管理人员的活动,根据处室职责梳理中层管理人员的活动,根据各类制度文件中的操作流程梳理操作人员的活动,然后对上述三类活动进行“聚类”和“耦合性”分析,将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相同的活动进行聚类,按照组件的定义,将紧密关联即耦合程度高的活动组成一个个业务组件,同时,根据经验判断组件是否有遗漏,补充新的组件并进行活动分解。经过初步业务建模,得到了由70个业务组件组成的业务组件图和320个活动组成的业务活动图。
3.模型修正当初步的业务模型建立后,需要通过认真的复查和审核进行修正,实践中通过对管理人员的访谈完成模型复查和审核,复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业务活动的识别是否合理,有无冗余的活动需要删除,有无类似的活动可以合并等,确定之后,再检查根据业务活动提炼的业务组件定义是否准确合理,颗粒度是否适合等。工作小组结合业务模型和工作职责,按部门和关键岗位编写了访谈提纲,分别对总行企业金融各部门负责人、处室负责人和业务骨干,部分分行负责人和骨干等进行了20多场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展示并讲解了初步的业务模型,最后根据访谈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了完善和修正。
二、业务模型在IT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业务模型对IT规划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业务模型和现有系统的对照关系了解系统对业务的支持程度,从而进行系统差距分析;二是结合管理层访谈的成果,在业务模型上识别出业务热点,并将业务热点作为系统规划的重点。
1.差距分析(1)找出现有系统与业务模型的对照关系现有系统与业务模型的对照关系,即现有系统的功能模块与业务模型的具体业务组件的对应关系,相关模板如表1所示。(2)评估现有系统对业务模型的支持程度现有系统对业务的支持程度分为五种类型: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和暂不需要,定义见表2。根据现有系统与业务模型的对照关系,并结合访谈过程中各层级人员对系统建设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采用专家判断法对所有业务组件的系统支持程度进行分析和判断,相关模板如表3所示。(3)差距分析和改进建议差距分析的重点是系统支持程度一般和较差的业务组件。结合之前收集的外部分析报告、企业战略规划、相关制度文件和IT现状分析报告以及管理人员访谈过程中受访者提出的未来业务发展的方向、对系统建设的要求等访谈记录,并将这些材料的内容分解到相关的业务组件,从业务功能和IT系统建设两方面,进行分析挖掘,提出具体的差距分析和改进建议。相关步骤如图1所示。
1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的经营策略
开展花样营销活动开展“我们约惠吧”及“春天,你好!”有奖活动,高频次的抽奖、大力度的优惠和强趣味的竞买大大增强了活动吸引力。组织全国性手机银行校园创新大赛公益活动,为大学生搭建探索创新平台,激发大学生参与积极性,拓展了大量潜在优质客户。开展微信、微博特色营销活动,向中奖客户发放二维码奖金,向分享民生银行微信活动的用户赠送彩票等。探索微电影传播,拍摄了“家”、“兄弟”、“无须等待”、“肩并肩”4部微电影,将手机银行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归集、手机号转账、网点排号和理财投资等特色功能融合于故事中。
2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经营情况分析
2.1历史对比分析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业务起步晚,客户基数小,但发展迅速。2012年12月客户数为99.58万户,到2014年6月客户数为895.66万户,手机客户数增长率为863.29%。最初推出的2012年下半年交易金额为410.4亿元,每半年的交易金额都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到2014年上半年交易金额为12183.67亿元,交易金额比前一年半的交易总额还高。历史对比看来,民生银行客户规模扩展迅速,市场交易金额不断提升,在抢滩移动金融这片蓝海中,民生银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2.2市场占有率分析2014年第1季度,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占据了手机银行一半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以9.0%的市场占有率位列股份制银行首位。第2季度,建设银行依然稳居龙头地位但占有率下降,而工商银行不断发力手机银行的推广,与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市场占有率的差距在逐步缩小。民生银行手机银行步入市场两周年来发展迅猛,继2013年交易额突破万亿元跻身商业银行第一梯队后,在本季度其市场占有率更是超过农行,市场占有率跃居行业第三。第3季度,建行、工行依旧占据了市场40%的份额,民生银行本季度以13.5%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在第三位,农行与招行分列第4位、第5位,份额相差极为微小,竞争也更为激烈。民生银行2014年度前三季度占有率分别为9%,12%,13.5%,发展速度迅猛,目前进入市场前三。市场占有率变动较大,排名中间的银行市场占有率接近,商业银行间竞争激烈。国有商业银行因早推出和客户基数大的优势变小,民生、招商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迅猛。
2.3同业竞争力分析根据手机银行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建设银行,第二名工商银行,第三名民生银行。从四个方面进行竞争力比较。第一,便捷性:民生业务查找麻烦,建行表现平平,工商特色鲜明。民生银行主页面有12个栏目,排列顺序清晰有条理;同时支持自助设置页面功能,但部分业务查找麻烦。建设银行开通渠道多,基本功能位置明显,查询和转账操作便捷。工商银行手机客户端服务分类比较清晰,可以快速寻到相关功能,但交易需U盾降低便捷性。第二,安全性:民生登录方式简单,转账单笔限额高有风险,工行有U盾更安全,建行最差。民生银行安全提示很完善,有两种以上内容,但是手机银行除第一次登录需填写验证码,之后则无须填写,只需要密码就可登录,相对大部分测试银行验证码配合下登录,民生银行的登录方式太过简单。手机号转账汇款单笔限额20万元过高。建设银行手机银行转账限额是单笔50万元和日累计100万元,限额设置过高,增大了安全隐患。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办理转账汇款绑定手机U盾才可操作,手机号转账要求两天内收取汇款,否则将会取消汇款,交易安全系数高。转账汇款默认单笔交易限额及单日限额为100万元,系统支持限额上下调,默认值高增加了安全隐患。但是默认值可调。第三,功能性:民生覆盖基本功能,但比工行少,建行最少。民生银行涵盖基本功能,转账功能对于一般家庭父母汇生活费给子女也很适合。建设银行生活缴费项目不多,北京地区只能缴纳水费、话费、暖气费和网费,种类略少,手机银行为用户提供票务信息也较少。建设银行没有特色的、创新的生活服务种类。工商银行常用功能栏目众多,视觉混乱体验差。在常用功能中默认23个栏目,但是与大多数银行8~12个功能相比,让人觉得眼花缭乱,视觉效果体验差。第四,个性生活服务:民生、工行、建行各有个性服务特色,各有千秋。民生银行支持自主设置页面,生活服务功能多样。建设银行摇一摇有特色,用户可以摇一摇手机快捷查询余额。此外,摇一摇功能可以自主设置,用户可以使用摇一摇转账,查询外汇行情、贵金属行情等。工商银行手机银行支持水电气等生活缴费,甚至支持部分高校的学杂费,另外用户还可自助设置缴费,将缴费项目管理编辑,省去了查找过程的麻烦。
2.4盈利分析因为目前整个业界还处于手机银行推广阶段,银行提供的各种服务,目前都不向客户收取费用。另一方面,目前多家银行将手机银行作为一个服务渠道,以增加服务的快捷性和客户粘合度。而且手机银行还处于推广阶段,因此目前并未作为一个盈利的渠道,银行更多是在投入。
3民生手机银行业务经营分析反映出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业务仿真教学的内容设计
(一)基本职业技能训练和服务礼仪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基本技能包括基本书写技能、点钞技能、人民币鉴别、翻打传票技能以及小键盘录入技能。这些基本技能是综合柜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是柜员能够正确、迅速完成各项业务操作的基础,因此在仿真教学中不能忽视这部分的教学。基本书写技能,涉及到票据和结算凭证等的认识及作为柜员能否、是否填写标准、规范,而这关系到支付结算业务办理的准确、及时和安全问题。手工点钞方法多,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重点介绍手持式点钞法,由于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较其它更常用,教学中可主要训练和考核。作为银行柜员,必要掌握鉴别人民币的方法及假币收缴程序。识别人民币真假,有机器识别及人工识别。人工识别通常采用“一看、二摸、三听、四测”的方法,这就需要熟练掌握人民币的各项特征,且不仅能识别,还能准确的向客户解释。翻打传票技能主要训练和考核运用计算工具如计算器计算一定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包括传票的整理、传票的翻页及计算。而小键盘录入技能主要训练和考核运用计算机的数字小键盘进行数字输入。这些技能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快、精和准,就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并配合专业工具如记账本、练功券等不断的重复练习。银行业作为服务业,柜员的服务行为一方面体现员工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体现银行的服务水平和经营理念。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各商业银行在不断推进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的调整,而在现在有的技术条件下,要让客户满意,一线的柜员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礼仪就至关重要。在于客户的接触交流过程中,员工的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到客户对银行所提供的整体服务的感受。因此,服务礼仪的教学就应涉及到服务形象、形体仪态和语言举止方面的内容。
(二)银行业务操作流程仿真教学银行柜员业务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流程化。作为临柜柜员主要负责办理直接面向客户的柜台业务操作机相关业务查询、咨询等,其每天的操作流程是签到——出库——日间操作——日终轧账——签退。因此教学中,我们需让学生谨记这一正确的工作流程,并了解办理现金出纳业务的原则、认识重要空白凭证、掌握会计印章的使用及日间操作中对公对私各项业务的具体办理流程等,而日间操作涉及众多业务,由于整个课程才36个课时及实验室使用时间的限制,很难一一介绍,但在模拟系统配套实训指导书的支持下,可部分由学生自己去学习并尝试练习,教学中重点训练开户、查询、挂失、存款业务、票据和结算方式、贷款和贴现业务的处理,并了解业务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等。银行业务操作流程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外,还需要学生自身不断进行仿真训练才能显现效果。在练习前将同学分组若干小组,每组中不同同学扮演不同角色,包括客户、综合柜员、主管兼柜员、主管等来进行情景模拟,并在任务完成后角色互换多次模拟。考核时采取给定工作任务书的方法考核,由系统自动打分。工作任务书中可包括任务名称,任务描述、完成时间等内容。
(三)围绕个人客户经理制度开展讨论据有关数据统计,一些国际大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个人零售业务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巨大,汇丰银行在2008年甚至将个人金融业务列入其战略说明书,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来看,个人金融业务的贡献率也呈现增长趋势,中国工商银行业曾提出了“打造中国第一零售银行”的战略目标。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提高个人银行业务的服务营销能力,对于个人客户经理的人选遴选、队伍建设就将更高重视。因此在仿真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们了解个人客户经理制度及重要性,并就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个人客户经理进行讨论及案例分析。除了课堂讨论,课后可围绕个人客户经理营销能力的提高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银行杯理财模拟大赛等。
二、加强仿真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的思考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开放,更全面辅助理论教学目前虽然有实验室、配备了较齐全的硬件设备,有专门的实验教学软件开发商对软件不断完善,但由于教学课时有限,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如建立风险管理平台、综合会计核算系统等,最终实现商业银行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真正地融于一体。另外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并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由学生根据个人的未来就业方向或侧重点的不同,如银行柜台业务、国际结算等,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或练习某些实验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指导实训的能力要想真正的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教学,除了软硬件设备的支持,还需要有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这类专业的实验室指导老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也需要熟悉银行实务,并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首先是进一步增强教师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其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重要性。其次,商业银行专业课程老师在理论教学的同学,适当的采用实验室进行专题教学。最后,充分利用实习基地或主动与银行建立多层次合作关系,组织教师到银行参观、学习、实践等。
作者:石腊梅成晓星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一、个人理财业务售后服务不足
个人理财业务是商品的一种,各个银行就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售后服务,使客户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咨询。但是我国银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售后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大部分是只注重销售,不注重售后维护。虽然银行会在网站上公布自身个人理财业务的收益状况,但是对于持有个人理财业务的客户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发生收益、风险的时候银行理财人员并没有与客户进行沟通,没有做好个人理财业务有效控制工作,而且在接到客户投诉的时候并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而是相互推卸责任,这些都显示出了个人理财业务售后工作力度不够、服务不足出现的问题。
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改善对策
(一)建立健全客户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客户风险评估机制,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客户投资数据、财务信息、风险承受能力实施分层个人理财。针对银行的个人理财人员对客户风险评估不彻底的问题,首先就是完善风险评估的流程,既要对客户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同时也要建立客户风险的数据库,随时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进行更新,或者对客户风险评估设定一定的有效期如一年等。其次,增强个人理财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了解客户的投资目的、预期收益、经济状况等方面资料的时候,要增强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做到对待工作细心、热情。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客户风险评估不彻底的问题。
(二)创新人才应用模式,培养综合型个人理财专员创新人才应用模式,培养综合型个人理财专员对银行个人理财发展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提高银行个人理财专员的综合能力。首先,要积极开展技能素质培训课程,定期对个人理财专员进行培训。不断拓展员工知识和道德素质,全面挖掘培养有利于银行发展和个人理财业务销售的综合型人才。其次,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银行中个人理财组织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最后,银行在招聘理财人员的时候,要重视理财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学历层次等方面,提高理财专员的专业素质,提高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有效性,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银行理财产品的售后工作加强对个人理财产品的售后工作,对银行业务的更好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银行人员要做好台账的登记,不但要做好产品到期提醒工作,同时在发生收益风险的情况下要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让客户了解到真实的信息,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说明,缓解客户的紧张心理,让客户对银行更有信心。另外在收到客户投诉的时候,要及时与客户进行交流,让客户意识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要对客户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并且对待银行的大客户还要定期的进行调查和研究,进而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三、结束语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我国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推广中所存在的问题明显。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以及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规模、种类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在发展中对出现的问题要逐渐进行分析,以提高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和完善。
一、银行新兴业务简述
手机银行作为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兴业务在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这一业务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移动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在开通手机银行功能后,多数业务可以由客户自行在手机银行进行操作,并且在客户观念中,手机银行较之第三方支付平台软件具备更高的客户信任度,更能及时对银行业务进行推广。这就要求银行在业务上相应进行改革,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发展趋势。
在2014年开始兴起的另一项新兴服务--智慧银行是传统银行、网络银行的进阶,是银行企业以智慧化手段和新的思维模式来审视自身需求,并利用创新科技塑造新服务、新产品、新的运营和业务模式。智慧银行由全息投影技术、远程视频技术及相应的银行自助机具创新等组成。并且智慧银行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柜台业务流程。
客户与银行工作人员的交流被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代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并且对于现有银行网点也进行了有效利用,降低直接成本。由此可见,在科技推动下的银行新兴业务服务为银行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增长方式,优化了现有业务流程。
二、未来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初探
银行业务如何适应科技发展是作为金融服务企业最为关心的。从我公司长期服务于银行的一些经验和理解出发,笔者认为在近期科技发展推动下,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互联网金融推动银行业务,线上线下业务趋于一体化互联网金融有着注重客户体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业务有很大影响。未来银行业务将对客户进行全方位大数据的收集,并据此进行客户习惯的分析和挖掘,预测客户行为,进而做到有效的客户细分,提高业务营销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当前市场案例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成功的企业都有很强的用户黏性。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客户需要的不仅是快捷的转账、汇款等服务,更需要包括理财、咨询、贷款等在内的便捷金融服务,如果满足客户的这些金融需求,需要银行同时打造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使客户能够在线上体验到线下办理业务的满意服务、高度安全。因此可见线上线下业务一体化的趋势将是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2.离柜业务高速发展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各种软、硬件技术的突飞猛进,银行已经逐渐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手机银行、自助银行、智慧银行等不需要进行柜台服务的业务操作方式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发展,扩展了银行原有内涵。手机银行,让客户体会高效与便捷,利用手机下载相应客户端可以随时随地办理相应业务。智慧银行作为科技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实现客户自主办理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服务内容,丰富了客户在业务自主上的内容,应用了更加智能化,更加先进的自助机具,给予客户更大的便捷。
3.业务整合优化成为主要方向在当前银行传统存、贷款等业务受到第三方支付、P2P平台等新兴金融服务冲击下,如何整合现有客户资源,利用已有基础确保市场地位,保留客户资源将是银行主要探讨方向。其中对比市场竞争产品,虽然在收益等条件上银行竞争力较差,但银行具备更好的资金保障和信任度,将银行丰富的理财投资资源进行集中,打包制定具备高实现性、收益较为可观的理财产品方案,预期将继续获得现有客户的认可,获得市场份额。综上所述,在科技和社会环境的推动下,银行应当打破传统,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应对,与时俱进发展业务。
第一篇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迅速,但是相应制度还不健全近年,国内私人银行发展如雨后春笋,各家银行根据本行优势项目纷纷成立了私人银行中心。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不仅迎合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步前进,有利于提升银行服务质量,同时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也能促进我国银行的战略转型和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目前我国已经有十多家商业银行开办了私人银行业务,近十年来虽然各银行私人银行开展时间有先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各银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紧制定改革措施。
(二)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种类繁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国内私人银行一般提供如下服务,针对1000万元以上净资产客户提供理财咨询、资产增值,个人信托的组合服务;针对600--1000万元间的净资产客户提供保险咨询、代客投资的的组合服务等。针对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特点,许多商业银行开发出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来强化竞争能力。从实施结果来看,效果是差强人意;产品结构比价单一,特色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私人银行业务服务多元化,但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经历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私人银行业务销售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单一服务模式逐渐改变复合服务模式,又从财富管理方案的设计模式变为资产委托服务。开展业务种类也日趋增多。私人银行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相关专业人才还跟不不上专业业务的发展,对专业知识人才的需求出现短缺局面。目前国内各银行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已有大批合专业人才走上私人银行业务岗位。
(四)私人银行业务利润空间大,但是监管制度不健全中国近十几年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中国私人银行市场近年来呈现的巨大潜力,高资产净值客户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很大。在对银行利润贡献方面,私人银行客户对银行的利润贡献远远大于他业务客户。目前,在私人银行的监管方面,监管制度还未完善,监管死角和监管过度的矛盾比较集中。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社会财富在飞速增长,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社会财富集中度不高,富裕人口基数偏小。影响着私人银行的客户主体规模的增大。
一、人民银行所面临的业务连续性挑战
1.灾难性故障的影响目前,人民银行几乎所有的涉及金融服务的业务都是通过信息系统开展,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与此同时,灾难事件或系统故障导致的系统运行中断,从而导致业务中断的风险和威胁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诸如支付结算业务、国库收支业务、征信查询等涉及国计民生的业务,一旦发生故障影响巨大。因此,在灾难性故障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障提供信息系统服务,进而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开展,设计一个合理的灾备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容灾备份能力的可靠性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建设了本地数据级备份与异地数据备份,重要业务系统与网络设施采用了双机 热备的灾备模式,但信息系统在灾难性故障发生时保障业务连续性能力还有待检验。双机热备并不能保障在主服务器因故障停止服务后,备用服务器可以立即接替主服务器即时提供服务,原因是备用服务器必须进行数据与进程环境恢复。对于人民银行信息系统而言,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确保数据完整、网络畅通、服务不断,是检验人民银行信息系统容灾备份能力的主要目标。
二、云灾备技术
虚拟化指的是对计算机硬件或软件资源进行抽象,从而对上层应用或用户隐藏其不必了解的一些细节属性,类似于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封装。对于信息化领域而言,虚拟化技术解除了服务提供者与服务使用者的紧耦合关系,服务使用者根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接口使用服务,至于服务是如何实现的,对服务使用者是不重要的。云计算是基于虚拟化发展起来的,虚拟化的云隐藏了服务提供者的细节。也就是说,对终端用户来说,他关注的是云所能提供的服务,而不需要关注服务是由云中的哪台服务器提供的。正是由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分离了服务应用与服务实现,才使得无中断的信息服务得以保障。随着云计算研究的日渐深入,作为云计算与灾备交叉技术的云灾备,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容灾备份与连续运行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云灾备主要研究数据灾备与系统级灾备两个领域的问题,数据灾备涉及了重复数据删除与存储安全两种技术,系统级灾备则涉及了检查点和操作系统虚拟化两种技术。在灾难故障发生时,最理想的系统级灾备由其他服务器接手故障服务器的业务,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开展。为了实现故障中断时服务器中间的业务迁移,需要使用检查点技术来对故障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进行拍照,然后在其他服务器上进行状态恢复。虚拟化衍生出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进一步发展出基于虚拟容器的检查点技术。虚拟容器将信息系统每个进程运行的上下文环境虚拟化为一个独立的进程运行容器,实现对进程状态的拍照。进程从故障服务器迁移时,恢复这个虚拟容器就可以继续运行进程。
三、人民银行系统云灾备框架
考虑到目前人民银行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已经比较完善,进一步建设系统级灾备体系是一个趋势,以确保在灾难性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进行业务切换,实现业务的无间断运行。基于虚拟化的云灾备技术的核心是数据与系统在服务器之间双向复制,数据与系统同时保存在热备服务器上,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热备服务器立即可以接手业务,当中断恢复后再还原回去。这里用到了虚拟化过程:物理服务器向虚拟机迁移(PhysicalServertoVirtualmachine,P2V)与虚拟机向虚拟机迁移(VirtualmachinetoVirtualmachine,V2V)。这两个虚拟化过程是可逆的,用来进行灾备恢复。考虑到人民银行信息系统集中部署、用户地域分散的特点,可以基于虚拟化技术、中间件、路由技术设计一个兼顾云计算与云灾备的信息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1.信息系统的部署与同步每个集中部署的信息系统只对应唯一的一个IP地址,被分别部署在两个到多个数据中心中,其中一个异地灾备中心。在信息中心中为信息系统设置多台服务器,其中一台为镜像服务器。镜像服务器之间可以交换数据,也可以相互恢复;镜像服务器与主服务器之间可以交换数据,也可以相互恢复。这多个数据中心构成了服务云。
一、移动支付技术方案比较与分析
1.基于2.4G频段的RF-SIM技术RF-SIM是一种新型的移动支付技术,它使用2.4GHz频带实现无线通信。这一技术的优点在于将RFID模块、天线和应用模块全部集成在SIM卡中,用户只需要更换SIM卡即可使用移动支付功能。从成本和控制角度来说是移动支付的最佳选择。这一技术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并具有数据传输稳定,存储容量大、安全性高、功能开发完善等优点。这种技术前几年曾风行一时,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都依托此技术开发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RF-SIM技术最成功的应用案例就是深圳地铁的“深圳通”卡,只需要更换手机SIM卡,而无需更换手机就可以实现完整且安全的移动支付功能,目前,深圳通拥有80万左右的用户。然而,这一技术并没有得到各大金融机构和银联的支持。原因在于银联现有的金融机具和行业应用较少用到2.4G频段,银行、公交等主要行业的POS机都不支持这一频段,而POS终端的改造和更换需要巨大的成本。另外,从安全角度来说,2.4GHz片段的通信范围比较大,机卡之间的感应范围理论上可以达到十几米,因此,对于支付安全方面的担忧也是这一技术没能得到大规模推广的原因之一。
2.13.56M频段的RFC技术方案NFC技术是一种主要用于移动设备的近场识别和互联技术,使用13.56Mhz频段实现通信。其特点就是把RFID读卡器与智能卡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可以直接利用各种现有的RFID基础设施,非常适合手机移动支付使用。手机通过内置的NFC芯片,可以实现非接触式交易的功能,并通过SIM卡来实现身份鉴别等安全功能。简单地说,NFC芯片既可以当做传统的非接触式IC卡,实现公交卡、门禁卡的功能,也可以当做微型的POS和读卡器,实现与老式IC卡之间的读卡和交易功能。NFC方式目前是技术最成熟的方案之一,并且得到了银联的认可和推广,但NFC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需要定制手机终端,没有NFC芯片的手机无法支持这一功能。而且由于核心专利被日本索尼公司所拥有。技术壁垒和巨额专利许可费用的问题是近几年来NFC技术一直无法得到大规模推广的原因。
3.银联和运营商统一技术标准,共同推动NFC方案技术标准不统一是长期以来手机支付难以推广的根本原因,主要集中在13.56MHz和2.4GHz两种频率之争。采用13.56MHz频率的NFC方案需要定制手机终端,而用户更换终端成本以及相关产业链的不成熟阻碍了NFC的推广;2.4GHz方案不用更换手机终端是主要优点,而且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有了成功的应用案例,但2.4GHz技术的缺陷主要是非传统行业标准,POS终端需要改造、通信范围过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2012年12月,央行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最终明确推行13.56MHz的NFC技术标准。2013年,中国银联提出了协调产业链各方的利益,推进产业链各方全面合作,实现多方合作共赢的盈利模式:运营商提供租赁空间,资金走刷卡POS机网络,三方就移动支付收益的分配也达成一致:银行及银联延续传统POS机时卡行、收单行及银联手续费7:2:1的分成比例,而运营商可以对使用移动支付平台的银行及特约商户收取一定的租金。这样就解决NFC技术方案得到发展的最大障碍,移动支付的前景逐步看好。
二、NFC技术方案的实现
NFC技术方案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几个重要的模块:首先必须有完善的技术规范: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协议技术规范、数字协议技术规范和活动技术规范:这些技术协议用以实现设备之间通信和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次必须有合适的终端设备,包括NFC芯片,手机终端和POS交易终端。最后是涉及银行的资金账户和涉及SP的电子钱包账户,以及相对应的身份认证规范,以保障资金和交易的安全。
1.NFC技术方案中的硬件基础(1)POS终端基础NFC支付首先需要大量符合标准的POS,由于NFC技术和银联“闪付”POS都使用13.56M的无线频段,所以可以在支持金融IC卡“QuickPass闪付”功能的POS上完成支付。2011年启动的金融IC卡推广工作同时带动了POS的快速改造升级。数据显示,在中国银联和各商业银行的大力推动下,银联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约200万台非接触POS终端改造,未来几年将支持NFC的“闪付”终端改造将达到400万台左右。(2)移动终端支持NFC服务的移动终端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没有受理终端,所有的移动支付都无法进行。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NFC手机在应用中可以有三种模式:①读卡器模式:可以读取IC卡信息,RFID标签等,实现个人POS终端应用。②智能卡模式:可以实现闪付、小额交易、模拟交通卡、门禁卡等应用。③点对点模式:可以无线和蓝牙配对等应用,实现“当面付”等功能。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都推出了集成NFC芯片的手机。
2.NFC技术方案中的软件基础(1)身份认证机制为了解决交易中的身份认证机制,NFC手机需要两大功能模块:SE和SP。SE是身份认证模块,用以实现客户身份的认证、认证信息的加密和传输,按照中国移动的NFC-SWP方案,SE模块被放在SIM卡上:身份的认证通过运营商的SIM/UIM卡完成,SIM卡和手机上的NFC芯片通过C6单线进行通信,用于放置各种不同应用的钱包数据,这也是银联主推的方案。而SP则是各商户的应用,各SP的密钥都存放在SE里面,而不是在手机上的NFC芯片中,各SP可以共用一个电子钱包账户,也可以分别拥有自己的电子钱包账户。简单的说,这种模式就相当于银行的私人保险箱服务。运营商的SIM卡就相当于金库,金库的钥匙和管理掌握在运营商手里,客户只有通过SIM卡完成身份验证后才能进入金库。金库里还有很多加锁的保险箱,供各商户(SP)租用,保险箱的钥匙掌握在各商户(SP)手里,运营商也开不了保险箱,不同的商户即使进了金库也只能开自己的保险箱,开不了别的商户的保险箱。(2)资金账户机制NFC移动支付对应的资金账户可以属于银行也可以属于运营商,通行的做法是在SIM卡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电子钱包”区域,“电子钱包”将用户的常用的各种实体卡(如银行卡、公交卡、校园卡、会员卡等)电子化,分别作为不同的SP封装在SE中。这样用户使用NFC手机即可对不同的SP进行电子现金充值、商户闪付交易以及银行远程账户交易等。并且,用户需要使用运营商定制的专用手机SIM卡,并需要和银行联网加载银行账户。但出于安全的原因,目前还不建议客户使用“电子钱包”进行现场大额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