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项目开发会上发言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同志们
贯彻落实新一届政府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和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具体行动,这次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进入到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副书记和副省长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下一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为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必将对全省农业综合开发迈向新阶段、再上新台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就如何抓好贯彻落实讲几点意见: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自然灾害频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省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条件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善。随着我省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而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发展,耕地减少,水资源日趋紧张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任务更加艰巨,必需摆上农业综合开发的突出位置,抓实抓好。
(一)加大对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近期。粮食问题事关重大,需万分重视,精心调控。3月底,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总理作了重要讲话,指出要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促进粮食增产,确保市场供应。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研究提出贯彻意见,4月初召开了全省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对全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粮食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国家农发办已确定17个省级单位作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农业主产区,其中,13个为粮食主产区,省被确定为粮食主产区。依照财政部[]93号文件精神,今后,国家将加大对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倾斜力度,新增中央财政资金80%将用于17个农业主产区特别是13个粮食主产区。依照国家农发办的要求,省将根据各县耕地面积及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产值、商品率等主要指标,参考有关部门的界定方法,确定我省的农业主产县及粮食主产县,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倾斜,重点投入。今后全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将新增资金集中投向农业主产县特别是粮食主产县,非重点区域的县也要围绕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优势产业,安排建设项目。继续加大对地区的扶持力度,确保50%以上资金用于黄河故道地区涉及四个市14个县(市)地区的经济贫困带,交通闭塞,农民收入较低,生产条件差,近期,省局将布置开展黄河故道地区发展规划,将这一地区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积极争取省政府纳入专项开发范围。尽早启动进行三期项目,积极争取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为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保证。对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实行总量控制,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逐步建立项目县退出机制和项目县轮换滚动开发机制,对苏南地区一些基本没有开发潜力项目县,要及时退出开发范围,对具有开发潜力的县(市、区)要积极争取国家将其纳入开发范围。
(二)以建成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农业综合开发的农业基础设施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农田基本建设,更不能就中低产田改造而改造。各地要依照省政府的16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和省局制订的优质稻米和特色蔬菜实施计划,每个县确定1-2个主导产业,突出种植业,制订好3年发展规划,依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的需要,确定重点实施区域,要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不得随意调整,今后三年土地治理项目一律在规划的区域内组织实施。一年一小片,三年一大片,积极培育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要严格控制项目个数,每年每个县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只能布置1个项目,财政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至多布置2个项目。每个项目只能有1个项目区,项目区乡镇要集中连片,每个乡镇治理面积不低于5000亩。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永恒的主题,当前不只要注重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更要注重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的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切实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具体建设内容的选择上,要依照优势农产品发展的要求,缺什么补什么。项目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应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区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申报检测费用、农机具、苗圃建设等可以适当补助。为保证项目一次建设,久远受益,今后所有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均要规划在基本农田维护区范围内。
(三)集中资金。要以发展优势产业为目标,围绕优势农产品发展安排项目,投入资金决不能天女散花,要收拢五指,形成拳头,突出重点,集中投入。积极整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省丘陵山区、高沙土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滩涂开发项目用于农产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做大规模,确保开发一片,胜利一片,带动一片,致富一片。土地治理项目要重点用于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将70%以上的资金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多种经营项目也要重点扶持经济林果、茶叶、水产、畜禽等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无偿资金要重点投向公益性基础设施,体现政府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阳光雨露。
二、实施倾斜扶持政策。
面向千家万户,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抓好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的触角伸向国内外市场。联结农户与市场的桥梁纽带,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扶持一个龙头,将振兴一地产业,致富一方农民。
(一)促进农业龙头企业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相结合。要根据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实际需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调动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对省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综合开发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重点扶持、连续扶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最近,根据国家农发办要求,确定了30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批企业是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能够带动农民致富、与当地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生长型、入口型龙头企业,已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范围,将逐步加大扶持力度,年计划投资4000万元财政资金重点支持这些生长型企业发展。土地治理项目也要积极为龙头企业配套建设生产基地,依照企业发展的要求,协助其建立生产基地,改善基地条件。允许符合立项条件的企业直接承担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企业自己的核心生产基地。鼓励有技术、有能力的企业直接承担项目区相关产品的品种技术推广。允许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项目主体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优势产业明确、经营管理规范,与会员建立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的可以优先扶持。
(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近几年我扶持的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出现动摇情况下,也能与农民兑现订单,没有将市场风险转嫁给农民,与农民真正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为项目区农民增收作出贡献。但也有一些企业并没有与农民建立真正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综合开发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项目财政资金的投入及补助,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维护价收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对这类带动农民的企业,今后还可以探索采取贴息、补贴、投资参股等灵活多样的扶持方式给予扶持。
(三)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档次,做响自已的品牌。可将无偿投入中的一半以上的资金用于企业技术研发。建立对农业龙头企业考核、激励机制,对项目建设质量好、项目效益高、还款及时的企业实行连续扶持、重点投入的政策,并授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牌子。积极组织产品推介和品牌宣传工作,促进产销衔接,协助企业做响品牌、做大规模。今年将举办农业综合开发产品展示展销会,各市县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对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档次、较响品牌的优质和特色农产品,可采取统一标识的方法,集中推向市场,扩大农业开发产品影响。
三、继续加大科技开发力度。
应服从服务于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这个中心,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工作的重点。根据全省16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品种、技术引进推广力度,抓好示范带动,搞好科技服务,不时探索科技开发的新路子。
(一)继续抓好科技示范项目建设。近三年来。其中已经建成的国家级科技示范项目有5个,省级科技示范项目有10个,这些项目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进步、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国家农发办今后不再单独设立科技示范项目,这并没有否认科技工作的重要性。省要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工作,对建成的科技示范项目各地要尽快开展项目后评价活动,总结项目建设、管理的经验教训,推进科技示范项目深化经营管理机制改革,促进这些示范区良性发展,继续发挥效益。对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科技示范项目要进一步明确项目的功能定位,围绕省政府确定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突出选择一个产业作为示范的重点,依照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链式开发示范,着重解决制约全省农业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升级的关键品种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竞争力。对已建成的和在建的科技示范项目,省级还将组织项目建设单位开展观摩学习活动,交流经验、开拓视野,取长补短。对管理经营机制好、示范辐射效果佳,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有关规范,可考虑授牌,推动科技示范项目继续发展。
(二)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推广科技效果。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重点推广产业化发展的种子、种苗、畜禽良种,设施农业技术、工厂化生产技术、优质高效农产品规范化生产技术、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以及农产品保鲜贮藏技术等。省级每年定期收集有关科技单位的新品种、新技术等最新科技效果,编制农业科技效果推广指南和目录,明确推广的重点内容、区域和要求,协助项目建设单位与科技单位有效对接。市县开发部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计划编报中,要根据农业科技效果推广指南和目录,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的指导,组织编制好项目的科技推广计划,确保省级重点推广的品种和技术等内容纳入计划,资金得到保证。
(三)加强项目区农民技术培训。紧紧围绕推广的品种和技术。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对专业农户、农业企业经营者以及一般农业工人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造就一支合格的产业发展队伍。要围绕省政府组织实施的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培训,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各种所有制成份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组织在项目区为农民开展优质稻米和特色蔬菜等产业发展的技术培训。省级每年组织专项科技培训活动要达到3次以上,市、县也要有针对性开展技术示范和现场培训活动。
四、着力创新运行机制。
也是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事业临时稳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要坚持解放思想,机制创新是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内在要求。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于实践,改革中找出路,创新中求发展。今年全省将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制;开展项目法人制试点;开展经营性开发试点;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激励机制。
(一)全面推行项目公示制。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和资金管理工作的透明度。确保项目实现预期效益,年起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项目管理公示制。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立项、建设实施和竣工验收等管理工作,通过新闻媒体,或其它适当的形式进行公示,项目管理公示执行情况将作为验收、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底,省局和财政厅已积极开展了产业化经营项目公开选项探索,新华日报》上了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选项公告,反响较大。国家农发办已将这种做法列入了新的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要求产业化龙头项目必需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立项指南。对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省级专项开发项目立项,各地要继续完善和大力推广招标立项,对项目选项立项情况进行了公示,充分尊重了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要办真正成为农业开发的前提,把一家一户农民想办但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办实办好,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二)积极开展项目法人制试点。以项目法人方式组织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建设实施与管理是一种国际惯例。对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归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回副总理在新一届政府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农业开发要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黄省长也明确要求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改革措施的意见》文件中进一步明确,农业综合开发要制定并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法人责任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政府投资农业的公益性项目,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有利于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有利于解决建设过程中管理部门与建设部门职责不明的问题,有利于准确掌握项目资金流,实现责、权、利三者有机统一,有利于规范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的运作。年我将积极推行土地治理项目法人责任制,省级已制订了土地治理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试行方法,准备在苏中每县各选择一县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全省推开。
(三)积极开展经营性开发试点。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回收难的问题。国家农发办拟在局部省市开展经营性开发试点。即国家以投资人形式参与投资,参股龙头企业。变债权为投资,这样不只有利于不时完善项目和资金监督和运行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建后管护,发挥项目的永续作用,而且对培植和催生现代农业企业也具有积极意义。省将选择几个具备条件的重点产业化龙头项目进行试点,为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经营性开发探索新的路子,积累新的经验。
(四)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渠道的多样性、资金构成的复杂性、农业基础设施的分散性和使用范围的狭窄性导致了产权主体不明确。管护职责不清,管理单薄,一些地区存在着地方政府无法管,受益农民不愿管,基层组织无力管的现象,影响了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发挥,产权管理已成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需加快改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产权制度,通过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经营主体,把项目工程、基础设施、农田林网等农发资产的经营管理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包则包,逐步建立起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的责、权、利相统一的经营管理新机制,提高项目资产运行效率,确保农发资产永续利用。年,将选择条件幼稚的市县先行试点,试点胜利的基础上逐步推行。
(五)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激励机制。财政部财发[]93号文件要求。可采取末位暂停等办法,对少量项目县调进或调出,实行奖优罚劣,动态管理。年,省将对目标考核分数最低的市,实行末位警告,根据因素法,适当调减投资规模。对因项目和资金管理中存在违纪违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