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究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自由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与资本主义自由价值有着本质不同。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真实的自由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产生异化,使人不得自由。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结束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自由,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劳动;共同体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倡导正确的自由价值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从本质上讲,我们倡导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价值有着本质区别。
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从与必然的关系讨论自由,是近代西方自由思想的主要脉络。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对必然的认识就是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培根很早就从唯物主义角度阐释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斯宾诺莎系统提出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命题,黑格尔把自由和必然辩证统一起来,将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但因不能摆脱唯心主义的窠臼,所以不能认识到自由的根本在于实践。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这一思想,但并没有停留在“解释世界”,而是致力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把对必然的认识转化为实践,利用必然主动地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基础上实现人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自由不存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人类活动有自由领域,也有必然领域,在维持人类生存的物质生产领域始终是必然王国。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尽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可以逐步摆脱自然力量的限制,获得越来越多对自然必然性的自由,但这个领域始终是必然王国。自由王国是非手段性生产和生活的领域,这个领域中人类克服了外在客观力量的奴役,人类活动的目的就是自身,人的发展就是目的。自由王国只是在必要性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所以,人类不可能完全摆脱必然性的制约,必然王国是自由王国的基础,只有对必然性的认识越充分,改造客观世界的条件就越完备,人的行动才越自由。必然既是自由的依据,也是自由的限度,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不断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历程。
二、真实的自由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的自由
人作为自觉能动的社会主体,本质上是追求自由和创造的生命存在,这是普遍的认识,但对于自由内涵的阐释上,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由价值观,这种实践的自由观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的一个判断上:“主体的物化,也就是实在的自由,而这种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马克思批驳亚当•斯密把劳动与自由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把自由等同于安逸的状态是粗陋的,那仅仅是动物性的需求,人作为自由的主体,在劳动中需要克服障碍和外在条件的必然性,这个过程就是自由的实现,因为这种“外在目的失掉了单纯外在必然性的外观,被看作个人自己自我提出的目的,因而被看作自我实现”。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认为,和他对劳动的看法密切相关。他认为人是通过劳动才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劳动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应该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的创造性的生活表现”,这种“自由的有意识活动恰恰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能够从事劳动的人类生来就是自由的存在物。人在劳动实践中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人自身,劳动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过程,在劳动中发展和确证着人的本质力量,劳动的过程也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过程。因此,人在实践中认识必然、改造世界,从而获得实在的自由,自由是以实践形式体现人的本质,追求自由的过程就是争取人的本质复归的过程。可见,真正的自由建立于劳动基础上,这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观点。
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使人丧失自由
马克思对自由的探讨没有止步于形而上学的抽象层面,而是继续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入考察,用历史的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把人类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最终揭露资本主义自由的虚伪性,为人类自由解放找到了道路。马克思认为,在前技术时代,自然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决定了人对自然严重依赖,在自然面前人类显得软弱无力,只能结成某种共同体才能生存,这个共同体发展以对个人的占有,以人身依附为根本特征,表现为“普天之下,莫非王臣”,这是人的依赖性阶段。随着工业革命到来,生产力迅猛发展,社会进入商品经济时代,社会分工更加明细,商品交换日趋频繁,个人打破了原有依附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形式上的独立,人类进入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资本主义正处于这个历史阶段。相对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人却在更深层面上失去了主体性,因为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越来越单调乏味,渐渐沦为谋生手段,人成为单向度的片面的人;另一方面,资本家为了榨取更多剩余价值,工人工作时间被延长,发展自由个性的时间越来越少。最终,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与劳动的手段相分离,劳动对象作为异己存在物与劳动对立,劳动仅仅成为维持人肉体生存的手段,劳动发生了异化,即“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异化劳动的结果是“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不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和确证,而是成为压迫人、剥削人、束缚人的方式,只要劳动一旦失去强制,人们便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越多越贫穷,物的增值同人的贬值成正比,人性被物性所吞噬,人的存在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人的自由就显得更加虚伪。
四、共产主义是自由的真正实现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要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必须要扬弃劳动异化,需要改造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废除私有制,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扬弃异化不能仅靠从头脑里抛开某些观念的办法来实现,更需要让人重新驾驭这些物质的力量,消灭私有制和强制分工的办法来消灭异化,这个过程没有集体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特性作了进一步阐释,认为这种共同体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本质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那种“虚假共同体”中,自由只针对统治阶级而存在,他们能够自由地发展其个性和才能,而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却是桎梏。真正的共同体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是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条件下进行物质交换,消除了阶级的差别和对立,不再让盲目的力量统治人,每个人作为完整意义上的社会的人,获得了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每个人自由联合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最终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就是人类的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即人的自由个性阶段。这一历史阶段就是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在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将被消灭,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人们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自由个性的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作者:杨彬;张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