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共产党对自由主义的态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的认识和对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理论批判和策略对待,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对现阶段正确认识自由主义有重要的影响,然而长久以来共产党如何认识和对待自由主义却很少有人论及。在对中国的自由主义进行梳理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的本质认识并系统地分析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中共对自由主义的态度,然后总结了相应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防范和批判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对自由主义中属于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思想资源作适当参考借鉴。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参考价值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对西方近现代制度和实践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的过程,而自由主义理论是西方的主流思想,使西方取得了现代化的成就,因此全面了解共产党认识下的自由主义,不仅有助于总结历史上共产党对待自由主义的经验和教训,而且有助于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批判借鉴的态度审视其可以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所用的合理思想资源。此外,自由主义者多为知识分子,有思想、有主见、有责任和担当。2016年在安徽调研的座谈会上讲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知识分子,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并欢迎他们就工作和决策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他在最近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也讲到,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由主义者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与空间。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自由主义的历史态度
自由主义传入中国后由于存在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冲突的问题,加之当时中国社会处于动乱之中,因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这无疑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认识的难度。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进行组织动员时如何对待自由主义以应对当时的种种问题,成为一个关系重大的事情。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灵活地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策略,成功地团结争取了自由主义者,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一)中国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西方近代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由自由主义思想家洛克奠基,并在19世纪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备的思想体系与社会制度,其核心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民主原则和国家理念原则。中国的自由主义是从西方国家横向移植过来的,在戊戌维新时期作为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被介绍到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自由主义者在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提倡个性自由、言论自由,自由主义运动走向高涨。20世纪20年代后,自由主义思潮关注的重点开始从伦理道德领域向政治领域转移。4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以中间势力自居提出不同于国共两党的“第三条道路”,通过办报刊和制造舆论来影响中国政治并进行制度设计。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的自由主义表现为明显的学理积淀不足,是舶来的自由主义思想与其他各色思潮的柔和修正之物,并且由于经济上普遍排斥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机制因而导致其“思想根基相当脆弱”。[1]20世纪的自由主义政治理论深陷在历史与价值、权力与自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泥潭中难以自拔,在中国社会始终不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最后在中国宣告失败,但是却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此我们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的自由主义者致力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传输现代的民主、自由、人权理念,反对封建传统政治;参与设计了中国的现代性政治方案,与共产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经济上强调经济制度的多元化和计划经济,对西方现代化弊端进行修正;文化上他们崇拜理性、道德的力量,笃信自由、宽容的精神,对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切作用发生的基础都源于中国的自由主义深具中国特色,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了中国的国情。
(二)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的认识和态度
从本质上看,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持批判及否定的立场,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批判自由主义的方法,即主张以历史的、阶级的方法认识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利益有着根本的对立。第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看,儒家思想文化基因使共产党对自由主义有着天然的隔阂,“儒家思想缺乏保护个人权利不受集体利益和国家权力侵犯的自然权利传统,因而儒教政治思想传统很难于自由主义民主的政治文化相容。”[2]但自由主义却将保护个人财产奉为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共产党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儒教礼制思想可以开出人民民主政制,却难以开出自由民主宪政。”[3]第三,从理论本质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中的“个人主义”原则竭力批判,中国共产党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动员,要求党员、民众具有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而自由主义倡导的个人自由、言论自由等强调个人本位性而非社会性,容易导致无组织和无纪律,因此遭到共产党的批判。由于实际问题复杂多变和自由主义自身理论混乱等原因,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的政策性认识要多于对其学理性、价值性的认识。阶级立场的根本不同,注定了共产党对自由主义的斗争是占主导地位的,即使时在争取联合的过程中也始终保持明显的界限,以保持自己的理论先进性和思想纯洁性。总体来看,由于不同时期的策略和领导群体不同,共产党认识下的自由主义会有所变化,为了方便论述笔者将其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1919-1949年:这一阶段总体上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者采取的是“批判中进行联合”的策略。胡绳认为,以后“共产党和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中间势力之间,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有批判、有联合的关系。”[4]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自由主义者之间是批判而联合的复杂而变动的关系,现从革命的不同时期展开论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前,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者采取批判的态度但同时期望他们加入革命阵营,并对自由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和借鉴。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定位为“革命的民主派”,而把不参加革命行动的胡适等人归入“非革命的民主派”,并认为他们是一个“新兴的知识阶级派”。[5]而且,中国共产党将自由主义者提出的“好政府主义”批判为“妥协的和平主义”、“小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6]但是,共产党又认为此时的自由主义者有走上革命的可能性。曾满怀信心地希望,由于反动派势力过于强大,非革命的民主派会在稍后一个时期内放弃他们的主张而同革命的民主派合作,打击共同的敌人。不仅如此,认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胡适“已是缺乏了革命精神的人”,同时根据胡适说过的“太坏了不能改良的,或是恶势力不偏容纳这种一点滴的改良的,那就有取革命手段的必要的”,认为“胡适先生确有被迫得不能不上革命道上的那一天”。[7]因此,中国共产党通过批判自由主义者缺乏革命性而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同盟者。此外,中国共产党通过与自由主义者进行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批判了自由主义理论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但同时也注意到了自己关注“主义”多而对实践问题研究少的不足,因此加大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这可以说是共产党在理论层面第一次对自由主义的借鉴,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国内革命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对包括自由主义者在内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资产阶级采取的是一种批判和拒斥的态度。由于日本侵略加剧,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立场使自由主义者逐渐走向了共产党的对立面,加之当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社会性质认识不足,发展出了“左”倾盲动主义和冒险主义,中国共产党对部分自由主义者逐渐认同国民党而反对共产党暴力革命的言论进行大力批判,对直接支持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自由主义者更是言辞激烈。尤其在30年代初的“民主与专制”的论战中,共产党对自由主义者提出建立一个新式独裁政体更是斥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者持批判和团结的态度。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必须争取自由主义者群体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通过对自由主义者的批判将其划为左、中、右三派以便于分化自由主义阵营,从而联合左派,争取中间派,打击右派。另外,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者发起的制宪救国运动和人权运动都发文予以热烈支持和积极响应,并开始思考适合中国的民主宪政,在1940年认为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8]同时,为了团结自由主义者因而非常重视正确处理阶级矛盾,因此提出了与自由主义的中间势力在思想意识上信奉的西方民主制最为接近的联合政府的设想,这就是“在广泛的民主的基础上,召开国民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派和无党派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9]这一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使众多自由主义者转而成为共产党的支持者。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者采取严厉批判并竭力争取的态度。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严厉批判自由主义者提出的中国要走不同于国共两党的“第三条道路”,认为自由主义者在政治上宣扬的英美式的民主宪政,经济上倡导的苏联式的计划经济,是典型的折中调和主义。随着局势的明朗,中国共产党左翼方面将自由主义者直接分为真假两部分,以便于分化和争取。同时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到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民族资产阶级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上,有其很大的重要性……中国必须利用一切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奋斗。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10]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蓝图在当时具有合理性,使得自由主义者和共产党可以最终以合作的方式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2.1949-1976年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者的态度由合作转变到批判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自由主义者在社会改革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通力合作,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自由主义者对国家事务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发挥了自由主义者对新中国建设的有利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包括自由主义者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进行了错误的判断,因此采取了越来越“左”的态度和政策。主要表现为忽视了在实践中引导他们思想上不断进步,同时没有以民主政治的方式虚心听取他们发表的意见,而是采取思想批判、劳动改造的方法“逼迫”他们去改造思想,因此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针对知识分子的政治运动。反右运动时,中国共产党将派中在革命时期曾经有重大影响的储安平、罗隆基和章伯钧等人打成了右派,认为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社会主义,致使很多自由主义者便不再发表意见,自由主义思想偃旗息鼓。“”时,中国共产党把自由主义者当作资产阶级进行批判和斗争,极“左”思潮的发展使自由主义者几乎销声匿迹。他们或者自杀,或者不再发表言论,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内出现了极“左”思潮的独霸,给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
二、中国共产党对待自由主义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结束的五十多年时间,在不同的时期对自由主义有不同的态度和政策。只有站在历史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才能在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自由主义进行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由主义,这对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的经验和启示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立场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自由主义保持着斗争的主旋律,即使在团结争取的时候也保持着明显的界限和明确的阶级立场,力求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无产阶级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在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妄图通过传播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进而实现和平演变中国的战略依然存在,因此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原则,在对人类优秀成果实施借鉴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成分,既不拒绝全球化与自由化潮流中的有益成分,但也不落入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陷阱。
(二)总结中国共产党团结争取自由主义者的策略经验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中间势力的团结、争取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实行统一战线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对其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策略,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时批判自由主义者缺乏革命性以争取可能的同盟者,抗日战争时期通过将自由主义划分为左、中、右三派进行分化争取以及提出民主联合政府以联合广大自由主义者,解放战争时将自由主义者分为真假两部分,以民主和反民主进行分化和争取,再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宝贵的斗争经验和策略,是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智慧象征,我们要总结他们留下的经验,不仅为感恩先辈,更为铭记历史。
(三)肯定爱国自由主义者对国家的有益贡献
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与自由主义者在“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注意到了自己关注主义多而关注实践问题少的不足,加大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在理论层面第一次对自由主义吸收和借鉴。抗战时期自由主义者发起的两次民主宪政运动促使等共产党人开始思考何为宪政得出民主政治的结论。建国后,爱国的自由主义者在各个岗位上为新中国建言献策,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必须肯定自由主义对国家的这些贡献,因为只有正确认识自由主义的历史作用,才能正确看待自由主义的现实参考价值。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涉及到对西方自由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的问题,更需要我们由历史上单纯的政策性转向重视自由主义的学理性和价值性。
(四)抛弃以简单的二分法片面对待自由主义的态度
反右运动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自由主义者片面的认识与错误的打击,不仅使自由主义的思想偃旗息鼓,而且使社会陷入了混乱;杜绝市场致使计划经济陷入僵化,这对社会主义建设曾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当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和实践上产生的某些局限性问题是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所导致的,但是共产党人有着勇于反思和纠正自己的错误的优秀品格,并且能正确对待来自不同的理论思想和学术流派的批评,现在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时期,“我们应站在既有的基础上,总结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记取教训,萃取其进步合理成分。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以简单的二分法来片面地对待自由主义,也不能使社会主义沦为僵化的教条。”[11]
三、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共产党与自由主义
西方自由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汇集了众多思想家们的智慧,有些思想已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闪烁着理性的光辉,成为人类共同的追求。哈耶克说,“自由理想激发起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发展,而且这一理想的部分实现,亦使得西方文明取得了当下的成就。”[12]在平等理念、个人权利与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基本趋势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如何认识自由主义中属于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现代化思想呢,笔者认为,中国作为全球化中的一员自然也不可固步自封,不能对自由主义一概否定,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吸收借鉴自由主义中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一)借鉴西方自由主义的中属于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思想资源
我党可以吸收借鉴,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中属于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思想资源,但不可将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机械地照搬,而应该做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以免在借鉴自由主义的优秀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中陷入标签化或者普世价值的陷阱。对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对自由主义价值理念的借鉴问题。诸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也是自由主义一贯倡导的原则。由于“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与基本原则溢出了精英知识分子的理论言说,进入公共领域,并穿透和弥散至社会大众层面”,[13]为避免误解,我们必须要对此做马克思主义的解读,首先。它们“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中国共产党人曾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其次,从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来看,社会主义不是沙滩上盖高楼,也需要继承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也应当继承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专制过程中提出的,但属于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14]第二,从自由引发的限制问题到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自由的边界便是权威的起点,限制要通过法律来实施。用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概括即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15]以限制权力和突显权利为制度取向而形成的法治体系是自由主义的现代性价值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法治学说和实践就是自由主义思想在各现代化国家的扬弃和展开”。[16]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法治建设的进程与力度以及社会立法等方面都可以将自由主义中属于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法治思想作为参考。第三,保有个性自由以培养创新精神。在自由主义者看来,“人性不是一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又开动它毫厘不爽地去做替它规定好了的工作;它毋宁像一棵树,需要生长并且从各方面发展起来,需要按照那使它成为活东西的内在力量的趋向生长和发展起来。”[17]自由主义者认为社会真正进步发展的动力是个人的独立自主精神,只有活跃的个性才可以有首创性,而个性的张扬和发挥必将激发整个民族的聪明才智。国家主席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18]实现民族的梦离不开创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的个性自由。自由精神是进步的源泉,保有和发展个性自由,成为个人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颇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参考自由主义中关于个性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并对之做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所用,以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证爱国自由主义者的参政议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强调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保证了各个党派的思想可以进入共产党的治理理念中。而爱国的自由主义者多散布在各派或者无党派人士中,他们的思想既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又有现代化的思维,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中国在社会转型中不同类型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诸如现在大众对平等的诉求问题,在中国要想满足社会各阶层所有人的平等诉求,难度极大。对此,提出,应该实现实质的社会经济平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智慧,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保障社会平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同时借鉴罗尔斯、德沃金等西方新一批自由主义思想家们的思想,他们从社会正义原则、良性社会建制等角度思考平等问题,提出了关注弱势群体、建立福利国家的主张,对此我们可以吸收有利的经验从而加大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进程和力度,缓解社会不平等问题。此外,对于现在中国多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国的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因而不能进行有效地解释和解决。比如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很短,缺少社会主义建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经验,而发达国家的理论研究中不乏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成分,中国派中的自由主义者们在诸如此类问题上的建言献策可以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行表达,以发挥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
(三)在思想文化领域提供充分的言论自由
中国历史上自由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留下的自由主义文化基因,注重在道德方面的教化与培养,致力于个人品性的塑造,这对于改变中国在几千年影响下形成的传统旧习惯、旧思想,培养独立而具有创新思想的人们具有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以更加包容的精神和更加开放的心态继续发挥自由主义文化基因的价值,并且对待和引导不同的思想文化以达成“社会共识”。2005年中共中央对文化提出了新的思路,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在此政策导向下,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开放包容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自由主义作为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中的一元,有了充分阐述自己思想的文化空间。在学术领域,共产党应以包容的态度允许自由主义思想的存在,提倡自由的研究和认真的批评,但是要以宪法和法律规范其行为,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术讨论和发展真理,还有利于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如果禁止意见发表,假如意见是对的,那么人类便“被剥夺了以错误换取真理的机会”;假如意见是错误的,那么人类便“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19]阻挡人们听到对于不同意见的辩护,便是冒认了不可能错误性[20],但是在人类智力现有的状态下,不可能不会犯错误,所以言论自由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借助敌对的意见使所遗真理得到补足的机会,这样看,意见的分歧和多样性反而有助于真理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中国共产党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总结对待自由主义的历史经验,同时正确看待现代西方的自由主义;在对自由主义进行防范的同时,重视自由主义在追求现代性价值、解决实际问题和发展真理等方面的现实参考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借鉴属于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优秀精神内涵时必须要对其做马克思主义的解读,真正做到为我所用,从而推动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肖滨.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自我转换———以殷海光思想的演变为例[J].开放时代,1998,(04).
[2]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M].上海:三联书店,2000:105,87.
[4]“从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胡绳论“从到人民共和国成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5]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6]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J].先驱,第9号,1922年6月20日.
[7]龚育之.龚育之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570.
[8]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2.
[9]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29-1030.
[10]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9.
[11]朱高正.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与互动[J].中国社会科学,1999,(06).
[1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M].上海:三联书店,1997:2.
[13]刘擎.中国语境下的自由主义:潜力与困境[J].开放时代,2013,(04).
[14]肖贵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1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54.
[16]王蓓.重新认识密尔及其《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63.
[17](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70,20.
[1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
作者:柳青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