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现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总结分析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分类、需求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研究现状、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体系构建现状,指出今后的研究趋势应以构建一套较为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需求评估体系和服务内容体系为重,以提高服务机构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整体规划与发展。
关键词:居家养老;需求;服务内容;社区护理;需求体系;进展;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人均寿命逐渐延长,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1]。但受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家庭规模缩小、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家庭亲属联系弱化以及机构养老建设周期长、费用负担高等因素限制[2-3],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我国解决养老服务问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内学者已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分类、测评工具、影响因素以及居家养老供需现状、服务内容体系构建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研究就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相关内容及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体系构建进行综述,旨在了解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及相关服务内容体系构建现状,以期为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1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
居家养老服务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服务、精神关爱以及老年教育等服务[4],在国外通常将“居家养老”称之为“社区照顾”(careinthecommunity),是在西方国家倡导“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lace)”的背景下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被广泛研究并逐渐走向成熟。
2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类
面对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学者普遍认为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的需求会日益增加,提出应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以顺应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5]。目前,对于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有多种分类方法,如:生存性需求、发展性需求和价值性需求;或基于魅力质量理论(attractivequalitytheory)及Kano模型(Kano′smodel)将需要层次分为必备要素、一维要素、魅力要素、无关要素和逆向要素[6]。但大部分学者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分析都建立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上,将其分为生存需求、情感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基本涵盖了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物质方面的需求。如田甜等[7]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发现老年人对居家养老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福利、社会参与、医疗服务、精神文化、法律维权和生活服务。张国平[8]在参考养老服务业的市场细分方法后认为应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整体依据不同服务产品所带来的不同用途细分为健康护理、生活照料、社会参与、权益保护、特色服务等多个子需求。在此基础上也有部分学者对老年人需求的主次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医疗和情感的需求攀升,需求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
3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具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具大多选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如路依婷[9]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项目管理原理和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运行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APH)构建了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服务接受者的需求评估和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水平评估。张娟娟[10]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了佛山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包括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和精神状况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62个三级指标。而随着居家养老服务的普及,近年来各城市也逐渐开始形成系统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办法》并开始在下城区天水武林街道试行,其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在生活自理能力、经济条件、居住环境、认知能力、残障情况、重大疾病等8个方面[11];合肥市于2014年以ADL量表和民政部2013年的《老年人能力评估》为参考,编制了《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对象需求评估表》,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行为、视觉能力、社会生活能力、重大疾病6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12]。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仍尚未建立一个较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具,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服务机构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不利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整体规划与发展。
4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影响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因素繁多且复杂,既与一般社会因素有关,如社会传统观念———“家本位”、城乡差异、社会保障制度及政策等有关,又与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婚姻状况、儿女角色、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社会参与积极性等相联系。张旭[13]从代际差异视角下发现女性老年人和女性子女都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低学历老年人和低学历子女相对于高学历者对于居家养老也有更强的偏好。王琼[2]通过对全国老年人口数据分析后发现,崇尚节俭和为子女着想等传统观念对居家养老需求均有明显的负向影响,而这也为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模式尚未大面积普及提供了一个重要实证。徐璐璐[14]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区60岁常住老年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不同户籍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并不相同,是否享受补贴政策对老年人是否选择居家养老有着显著影响。李亚欣[15]则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指出年龄的增长与居家养老需求呈正相关;相较于疾病状态时,处于健康状况下的老年人更倾向于精神满足;不同婚姻状态下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中,无配偶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方面高于有配偶老年人。
5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现状
相较于英、美、日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由于政策、经济、载体等多方面的分割,导致我国的居家养老护理仍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需数量、供需结构失衡。丛春霞等[16]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发现我国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供需严重失衡,仅就起居照料、精神慰藉而言,老年人需求率分别为63.9%、69.9%,但实际供给率仅为4.1%、6.9%,并指出目前我国设立的养老服务项目大多偏重于日常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服务层次较低、内容单一,尚未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医疗护理等需求予以重视。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来看,各养老服务的多元主体不能有效衔接,相互割裂,综合协调效果不明显;从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来说,我国居家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匮乏、综合素质低下,人才培养不可持续,虽设立了一定数量的公益岗位,但仍无法满足“银色浪潮”下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而就养老服务设施配备情况来讲,大部分社区仅配有棋牌室、阅览室等活动室,设计简陋,活动空间有限,虽配有一定数量的室外健身器材,但设备陈旧、人车分离设计欠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7-19]。张雪筠[20]通过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天津市15个社区共600名居家老年人就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不容乐观,对养老服务不满意及比较不满意者达57.1%,一般满意者占34.9%,有且仅8.1%的老年人对该服务持满意和非常满意态度。
6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
面对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亟待改善的压力下,欧美等国家率先对养老模式及其服务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至今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英国是典型的高福利国家,政府以法令形式明确承诺对老年人提供服务和供养,其社区照顾主要分为“社区内照顾”和“社区照顾”两种形式,分别从预防性、补救性角度出发,由专业工作人员、亲友及慈善组织、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物质支援、日常生活照料、情感沟通和整体关怀等,以满足其从低龄到高龄直到生命最后阶段不同层面的不同需要[21]。美国社区服务则将不同的机构和配套设施与具体的居住模式有机配合,建立不同服务指标和规格的社区,如独立居住社区、协助居住社区、护理居住社区、活跃长者社区及持续照顾退休社区,并通过PACE计划由多学科工作团队和不同学科部门间的有效协作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护理中心和门诊、预防医疗、健康愿望和临终关怀治疗[22-23]。由于我国居家养老研究起步较晚,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现况调查和供需失衡原因(居家养老服务政策、金融支持路径)的探索分析上,较少涉及对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内容构建的研究。刘金玲等[24]基于《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促进办法》中规定的服务方向,根据老年人的健康需求,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及专家会议构建杭州市家庭型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内容。王黎等[25]通过文献回顾,运用德尔菲法构建医养结合下养老机构完全失能老人的服务体系,包括个人生活照护、健康管理、专业护理3方面,共89项服务内容。徐萍[26]通过对南昌市309名社区居家失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能力分级及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构建了不同能力等级的社区居家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项目内容,包括生活照料服务需求、基础护理需求、专科护理需求、康复指导需求、精神慰藉及心理服务需求5个维度。但是社区老年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参差不齐,其对服务项目的需求类型和强度也有一定的差别,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引起需求侧重的变化或产生新的需求内容,尤其是在老年人疾病谱转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大背景下,中医“治未病”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年人对中医护理服务的需求亦随之增高[27]。国务院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提出要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内容亟待新元素的加入;再者,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现象,供给要与需求基本适配并形成新常态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而社区养老服务内容能否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是决定社区是否可以真正发挥养老作用、承担社会化养老重任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体系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7小结
居家养老是政府立足于我国国情,并在尊重老年人养老意愿基础上提出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要对策。但目前我国居家养老尚未形成系统的普适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体系,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我国有限养老资源最大效益化和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并限制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整体向前发展。因此,研究者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致力于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测评量表,以合理配置资源,在对各老年群体养老需求进行个性化评估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体系,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居家养老的整体服务水平。
作者:任娄涯 马小琴 杨晓婷 程思诗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