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养老服务产业融资问题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中国智慧型养老的区域型试点工程的全面展开,老龄化社会问题终于进入了实质性进展阶段。本文以我国现行政策为准绳,借鉴国际、国内经验,提供多种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其组合,优化养老服务产业的资本结构,引领当下中国老龄化增速所迫切需要的社会建设,这正是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公私合营(PPP)项目;养老服务产业;融资渠道
2016年,全国建设试点省市推行“智慧型”社区养老工程,2017年初,湖南率先试运营,具有鲜明的产业指导意义。2016中国养老产业博览会的举行,结合了多种社会力量,将养老服务项目与社会资源有效对接,倡导养老新理念,促进社会健康快速发展。PPP模式将公私两方力量联合,这种联合共同体有利于社会基础产业的构建。
一、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融资特征及问题
1、我国养老服务产业的融资特征
(1)内源融资规模大,外源融资规模小。外源融资,是指融资来源于本单位以外。内源融资,则是来源于本单位积累的利润。随着近年来养老服务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在初创筹资期间,政府补助占比相对来说有走低的趋势,这就需要更多的内部融资途径来补充产业基础建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16年养老产业的银行贷款、股票发行、企业债券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外源融资每年均不足30%。
(2)直接融资规模大,间接融资规模小。直接筹资,是指企业不借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力量,直接从社会筹集资本。间接投资,则相反。立足当前养老行业阶段来看,直接投资更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资信度,其规模也越来越大,而间接融资则会相对弱一些,主要是因为行业风险有较多的不可控性,因此银行和类似的金融机构放贷会相对保守一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16年养老产业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间接融资每年均不足25%。
(3)股权融资规模大,债券融资规模小。企业股权投资方式是直接吸收投资、公开发行股票;而债务投资则是通过金融以及社会资本举债的方式取得的。以当前的行业背景来看,养老服务产业的资金来源,除了一定比例的政府补助之外,就是大规模的股权融资,主要依托于大型企业的接盘和商业模式的优化运营。债权融资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主要由于当前行业利润空间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16年养老产业的银行借款、债券发行、利用商业信用等债权融资每年均不足25%。
2、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1)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过高。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社会公益性产品,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需求势必迅速扩张,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以及国债规模的大面积扩张,造成财政成本的不断上升。据国家数据统计,2002—2016年每年的政府补贴的总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已压力重重。
(2)社会力量的作用尚不明显。养老服务产业实现盈利往往需要的战线比较长,经测算,投资回收期基本都是八到十年,短期内效益不明显,而民营资本又更加重视短期内发展,这就使得民营资本面对养老服务产业只能望而却步。国家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养老政策实施初期,社会力量作用还不是很明显。
(3)传统融资渠道相对受限。近些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呈现这样的势头:一方面,许多国外融资模式虽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但未能在本土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在国内其他领域的融资模式虽有效果但本领域却未能实施。通过近几年的融资规模数据可以观察,养老产业近几年融资渠道稳中有升,但依然相对受限,市场化不足。
二、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服务产业的可行性
1、国家鼓励养老服务产业应用PPP模式进行产业融资
鼓励社会资本采用PPP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医疗、卫生、养老体系建设的创新性改革中。对于一些医养结合机构,一旦符合条件即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市场化融资模式,支持各种商业合作的模式进行项目合作共建,极大地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通过产业基金、PPP等模式,大力支持社会化产业进程。
2、PPP模式与养老服务产业的适配性对接
PPP模式的思路与养老服务产业在融资问题上非常相近。第一,PPP模式和养老产业都是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可以实现对接。第二,PPP模式与养老服务产业非常相近,都是投资大,回报少,周期长。第三,养老服务产业是一项长期工程,现阶段其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相对稳定。政府也会通过各种措施加以保障,这又与PPP项目非常一致。
三、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应用PPP模式融资的制约因素
1、地方政府财力短缺
近年来,养老服务的管理工作由中央下放到地方,但仅仅是事务管理权。养老服务产业的建设资金还是出自地方政府财政,这样,地方政府在管理上就变得力不从心,实行分税改革以来,地方税收减少,财力已经趋于短缺。
2、资本市场尚不完善
一方面,资本市场上金融产品种类单一,难以满足投资者需求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监管不规范,法律方面缺乏实施细则,实施难度大。这就导致资本市场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
3、行业利润率偏低
养老服务产业的供给对象大多属于退休工资水平较低的老年人,价格应该更加人性化,同时,政府也应有规范严格的价格控制,这就是养老服务产业呈现低利润的主要原因。养老企业利润少,自然积极性差,因此,难以将养老服务产业带入良性发展轨道。
4、优惠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在贷款、税收和土地使用等方面政府都为都为产业基建“大开绿灯”,但很多政策引导过于宏观,相关法律上没有相应配套的实施细则,执行难度大。建立健全产业优惠政策体系迫在眉睫。
四、国外养老服务产业应用PPP模式融资的经验与启示
1、美国养老服务产业应用PPP的融资模式
在美国,养老服务产业融资主要依赖市场。美国的养老社区分为两种:专门建成的和自然形成的。为非营利机构提供的专门建成的社区运营达到40年,前期投入不用偿还。而自然形成的养老社区大多是由居民人员流动自发形成的。此时,联邦政府无偿改建房屋结构,增加社区医疗健身设施。20世纪70年代后期,社会机构接盘公共服务事项,按照履约情况支付合同约定相关服务费用。
2、日本养老服务产业应用PPP的融资模式
PPP融资模式在日本为介护险制度,即为日常生活有困难的人提供以个人人权和尊严为前提的帮助,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日本的养老事业为非营利性质,是由政府主办的;日本的养老产业为营利性质,多是由社会资本主办的,两者共同构成了日本的养老体系。根据2000年日本《护理保险法》,护理费用的10%由老人自行缴纳,余下90%的费用负担比例由被保险者承担。
3、新加坡养老服务产业应用PPP的融资模式
新加坡虽是市场经济国家,但在养老服务产业的规划建设方面并不是完全依赖市场,而是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市场化私人筹资方面相对成熟,实现企业融资多元化,养老地产企业在新加坡可以与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金融产品相结合。新加坡的金融业越是成熟,市场认可度越高,不可控风险就越小,同时,又反向作用于该行业发展,使之良性循环。
4、国外养老服务产业应用PPP模式
融资的可借鉴性指引首先,我国应系统规划一个养老服务体系并且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即现在所倡导的智慧型养老体系,医疗、卫生、养老协同发展。其次,健全立法机制,保障养老体系标准落到实处。可以看到国际上普遍采用了这一方法,为融资渠道的开拓奠定了基础。最后,加大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与市场的有机合作,有利于产业的高速稳健发展。
五、我国养老服务产业PPP模式融资实现路径
1、政府财政应适度向民间资本倾斜
政府财政应适度向民间资本倾斜,把过去政策补贴的养老服务产业的财政资金,转向给民间资本注资补贴。转变过去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补贴的财政状况,多增加一些资金来源渠道。同时,政府也要制定各种实施细则来弥补目前法律法规上的不足,建立健全稳定的法律保障的社会大环境,保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持续、稳健态势。
2、养老企业应多种盈利模式
经营养老企业收费标准不宜过高。但为保证项目持续性盈利,养老产业还应积极拓展盈利渠道,如出租配套设施、场地和部分养老房屋等隐形利润空间,来弥补前期的建设成本以及持续的运营成本。积极打造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吸纳社会资本的加入,扩大融资渠道和规模,优化养老服务产业的运营发展。
3、社会公众应全民参与、全民支持改变
社会以往观念,养老产业不是政府和资本群体的营利工具,它是一种社会性福利建设,需要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建设,万众一心共同构建。共建社会福利事业有利于打造企业知名度,有利于政府事务工作的科学有序的管理,也利于全民养老品质的提升,共建美好宜居生态环境。众志成城,将政府监管引导与社会资源协调起来,做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贡献。
参考文献
[1]甘国玲、姜姝珺:PPP融资模式促进养老机构投资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7(6).
[2]李莉:养老产业PPP项目新模式的探索研究[J].管理观察,2017(2).
[3]石丹林:医养护一体化养老产业融资模式初探[J].武汉金融,2016(12).
[4]邬昭晗:国外养老产业融资模式对我国的启发[J].现代商业,2016(27).
[5]王盛、董柳茵:城市养老地产融资模式探索[J].科学发展,2016(8).
[6]龚艳萍: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研究———以荆门市为例的养老产业PPP项目思考[J].荆楚学刊,2016(1).
[7]朱圣渊:中国养老地产项目融资组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8]陈懿嘉:以PPP模式进行养老产业投资的探究[D].苏州大学,2015.
[9]黄雅琪、储星星:云南省养老产业投融资渠道优化措施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7).
[10]彭鲁莎:中国养老服务产业融资模式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养老服务:产业与理念[R].
作者:郭郁茜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