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文物行政执法工作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对提升国家文明,塑造城市精神,促进社会进步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复兴,文物保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并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物保护执法队伍的法律意识与执法水平,不仅关系到文化、文物事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谐社会的构建以至法治政府的建设。因此,积极、有效地开展文物行政执法工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护和管理好文物,确保国家文物不受损失,事关大局。鉴于此,笔者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就如何做好文物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几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一、以《文物保护法》为准则,加大宣传力度。
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了文物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职责与任务。以《文物保护法》为行动准则,文物行政部门才能有所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地位才能更有作为。因此,文物行政部门要在全社会树立起良好形象,就要严格执行、履行《文物保护法》赋予我们的行政执法职责,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敢于面对、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棘手的问题,努力转变重业务轻执法、重审批轻监管、重协调轻处罚的传统工作方式,在执法中牢固树立职权法定意识、程序法定意识以及权职统一意识。同时,积极做好《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扩大宣传范围,多层面加强对《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使全社会牢固树立保护文物有功、破坏文物违法的法制观念。对具有典型意义、社会影响较大的违法行为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为开展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只有积极争取到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人民群众对文物部门依法行政的理解、支持和监督,才能不断扩大文物部门的影响,为依法保护文物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文物行政部门是代表国家和政府依法管理文物的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的关键是执法机构和人员的落实。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者法制意识如何、法律水平高低是关系到文物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文物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广义上说,文物行政管理工作者都是执法者,因此熟悉文保法规,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程序,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之有规,做到不缺位、不滥用,这是对文物行政执法者工作和素质的起码要求,也是检验文物队伍自身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物行政管理人员要按照时代的要求,补好行政执法这门课。具体上,文物行政执法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和文物博物馆专业知识。执法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行使行政执法职能时必须出示有效证件。禁止使用合同工、临时工实施行政执法工作。同时,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对文物执法队伍建设和配置必要装备所需经费给予保障,这样才能使执法人员积极、有效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三、建立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文物行政执法要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坚持过错与处罚相适应,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行政执法定期报告制度,以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建立健全执法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各级文物行政执法部门和人员按照执法权限和职责,签订行政执法责任书,逐级分解执法目标和法律责任,使之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使违法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此外,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规范文物行政执法程序,并结合实际情况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有效保障各项执法工作正常运行。文物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应认真执行听证制度、调查取证与处罚决定分开制度;要规范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及登记、备案工作;在进行行政处罚时应严格执行国务院“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完善文物行政执法内外监控制度,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自觉接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逐步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监控体系。执法过程中应实行行政执法公开明示制度、执法审核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行政执法检查制度和举报、投诉回访制度;坚持行攻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因执法人员执法过错,而给公民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造成损失的,应依法予以赔偿,对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