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地方政府执行力范文

地方政府执行力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方政府执行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地方政府执行力

[摘要]地方政府执行力是地方政府战略方向和“战术行为”实施到位的基石,也是地方政府履行职能,行使公权力的根本。目前,地方政府存在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的状况。要通过加强科学决策,落实责任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来提升。

[关键词]地方政府;执行力;现状与对策

地方政府执行力是地方政府战略方向和“战术行为”实施到位的基石,也是地方政府履行职能,行使公权力的根本。无论多么科学的决策目标与管理目标,缺乏执行力,一则无法落到实处,二则不能让公众受益,政府的公共性与服务性更是无从谈起。政府执行力是党的意志和主张能否实现的关键,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目前有些地方政府执行力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了82个严重违反环评制度的项目,涉及投资1123亿元,都是当地的大项目、大企业,被当地政府视为支柱项目,是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其中,不少都得到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一些项目虽然受到环保和其他部门的处罚,却得不到执行。目前不少地方病猪肉、死猪肉、瘦肉精猪肉、注水猪肉等,虽然经过了动检、质检、卫生、工商数道关口,但仍然能神奇般地在市场上公开摆卖。有的地方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在部门和个人利益上兜圈子,实用主义盛行,于己有利就执行,于己无利则任意变通,有的干脆置上级政策于不顾,“我的地盘我做主”,自行其是。有一些地方领导,嘴里喊着“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却任由本地矿难事故连续不断地吞噬百姓生命。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为调控房价发了“八条”和“六条”,但很多地方的房价疯涨仍旧。中央三令五申保护农民工权益,但很多地方仍然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国家号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并投人了大量资金,但2006年污染减排目标依然落空。有一些违法乱纪现象竟然能够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眼皮底下畅通无阻,这说明政府的执行力很多地方仍然不到位。

(二)执行意识淡薄、执行能力有限

有些地方政府领导工作态度不端正,官僚主义严重,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浮躁,逃避困难和责任,布置多落实少,一些任务久拖不决,只会用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或者进行一般号召的简单方法。更有甚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抓落实。有些地方领导不注意学习,政治素质低,不能理解上级的意图和政策精神,对政策精神理解不透,导致政策贯彻起来“走样”、“变形”。有些地方领导知识水平有限,对中央和上级的有关政策不求甚解,或作僵化和教条式理解,思维滞后,凭经验主观片面地理解和执行,政策的尺度总是把握不准,使执行不能正确地体现政策目标,使政策执行不能与实际情况相适应。比如,中央提出吸引外资,有些地方政府曲解此政策,以为吸引外资就是大办开发区,因而大量侵占农田。这种大搞开发区建设的做法,结果是外商没引进来,土地却被大量闲置。

(三)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不畅

沟通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组织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是对政策目标及相关问题获得统一认识的方法和手段。如果政策执行机构组织间沟通与协调不畅,就会导致政策难以执行。比如,有些地方假货泛滥,就是由于工商、公安、质监各自为政,没有互通情报,没有建立高效执行信息反馈机制,没有采取统一协调行动所致。环境治理目标的实现涉及环保、财政、税务、城管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条块分割、缺乏衔接的情况也经常出现。

(四)本位主义严重影响政策执行

有些地方从局部利益出发,对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用活用足,特别是那些易于出政绩,获取上级好感和肯定的政策,执行得及时充分,而对自己不利的就不理不睬。明明政策对头就是顶着不办或变通执行,中央三令五申教育不能乱收费,下面就变着法子收。国家严格控制滥征农田搞开发,他们就变征地为租地,导致国家的法律政策形同虚设,破坏了公共政策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地方政府的执行力面临着市场法则、利益博弈的严峻考验,利益驱动往往消解了地方政府执行力,而尚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低效软弱的执行机制,则造成了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弱化。

执行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地方政府代表当地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政府的职能既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建立有效政府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共同追求,而政府的有效性最终要通过政府的执行力来体现,需要良好的执行力作保障。无论是政府组织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还是政府各项职能的履行和实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则将一事无成。执行力强的政府其运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社会效益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一)科学决策并将决策纳入法制轨道

执行是对决策的执行,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执行的好坏,而领导者的决策素质对科学决策起关键作用。如果地方政府领导按照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民主性原则,建立严格的决策程序,科学地确定目标,拟定可行性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优选,这样其所定政策就比较科学,容易实施。对领导决策要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决策者责任制,明确决策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防止乱作为现象产生。

(二)建立权责清晰的高效政府

合理界定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边界,变无限的全能政府为有限的有效政府,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对市场可以有效运作的事务,政府不包揽;企业能够自主经营的事务,政府不插手;社会可以办理的事务,政府不干预。只有这样,政府才有可能集中力量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成为行为规范、廉洁高效、执行有力的社会管理主体。正如北京市那样,将65个执法部门的“权力清单”向市民公示,明确自己的职权范围和部门之间的权力界限,市民可以上网查阅。这样能使政府的工作更加透明,市民通过这份“权力清单”可以了解到行政机关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更好地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进行监督。

(三)建立奖罚分明的责任制

实行责任制,落实地方政府各层级、职级所承担的责任,制定清晰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的执行目标。责任制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责,给权给利都比较容易,但责任追究比较难,如何发现责任,确定责任,追究责任是问责制成败与否的关键。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行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因此“行政首长问责制”必须实行细则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在严厉约束各级行政首长的同时,能藉此激活各级政府施政的积极性。要建立监督和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制定和公告公共政策的执行标准、执行程序、执行时效,定期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进行指标测定和民意测评,以群众认同度、群众配合程度、人民满意程度为其衡量标准,并设立行之有效的责任投诉机制,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对执行效果进行奖惩。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各级政府的执行力说到底取决于公务员的执行力,因此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考核制度、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和辞退制度,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制度,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公务员只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其执行之路才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前进,其结果才不会背离党的宗旨。公务员单有执政为民的愿望还不够,还必须具备执行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必须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作为公务员必须加强学习,才能吃透法律政策的精神,明确上级政府的意图,体察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政策决定创造性而又不违背原意地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公务员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把握政府政策的“尺度”,使政府好的决策、好的发展战略、终极标准不降低,基本宗旨不走样。公务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执行政府政策的“速度”,政府的决策与计划在执行中是要讲时效的,抓住了时效性就意味着抓住了机遇。比如外商来投资,符合政策也符合要求,到政府办手续几天内能办的不给办,一拖就是几个月半年,最后,人家等不及跑了,机遇就会丧失。公务员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把握执行政策的“力度”,政府的战略与策略,制度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到位、是否打折扣、是否虎头蛇尾、是否停留在口头上,这都关系政府决策执行能否到位,政府的计划和意图能否得到贯彻执行。公务员的高度自觉性不是自发产生的,既要靠法制法规,又要靠教育、引导、灌输形成。要开展服务意识教育、使命感教育,灌输“便民为民”的思想。公务员还必须按照制度的要求规范行为,不能按各自的理解来做事,公务员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不负其使命。

(五)地方各级政府领导要树立以身作则风气

思想认识到位、积极付诸行动、领导以身作则是政府执行力的三个内在要求。提高政府执行力关键在领导,各级政府领导如果能以身示范,率先多做少说,对各项工作真抓实干,政府执行力的提高就不是一件难事。但有些地方政府领导热衷于上报纸、上电视出风头。他们口号提得很响,但只限于说在口上、写在纸上、念在会上。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切实行动”。为此领导要有“公仆”思想,正确地运用行政权力,更好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领导首先要去除本位主义,要顾全大局,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保证权力干净运行。作为领导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必须做好,要求公务员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且不留余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树立起领导威信,做到令行禁止。作为政府领导必须带头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真正吃透法律政策的精神,要经常深入基层作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原汁原味地在所管辖的地区贯彻落实。同时要关心下属,关心他们政治进步,帮助下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地去做好本职工作。

(六)建立电子化办公系统,简化审批程序,努力提高行政效率

建立政府执行力的电子化保证系统,电子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行政效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会议召开远程化、公文传输电子化、日常办公自动化、窗口业务网络化,用电子政务使政府服务由传统柜台式服务向网络化服务转型。加强信息反馈,信息反馈要经常化、制度化,要确保信息沟通的广度、深度和真实度。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多功能、内外沟通、上下结合的信息控制网络,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企业、社会、公众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公众、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政府的各种信息,从而提高政府执行力。

(七)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提高执行效益

立法健全,执法严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是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影响社会成员对政府的理解和配合,进而影响政府本身的执行力。法制不健全会增加政府协调社会矛盾的难度,使政府每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实施都处在艰难的平衡与折衷之中,从而直接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发挥。目前我国执行效益低下,2002年我国的税收收入1.5万亿元,税务人员100万,成本占收入的8%,美国的税收高于我国,税务人员只有10万人,成本仅占收入的2%。执行主体的会议费、接待费、小车费、电话费居高不下。因此,必须建立严格制度加以控制,杜绝浪费现象,切实降低执行成本。

政府执行力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优势,开拓合作领域,完善监督机制,构筑互补互动发展新格局,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