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库建设关键技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结合编者工作实践,简要介绍了广东省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库建设的数据库设计、主要工艺流程、重难点处理情况及技术先进性;研究成果特点是充分利用民政部门权威勘界成果以及多源参考资料,既保持了行政区域界线数据的权威特性,又满足了数字县区及一村一镇一地图等大比例尺的实际应用需求,已成功应用于第一次中国地理国情普查行政界线要素数据层生产、全省数字县区及一村一镇地图建设项目、地图审核中的行政区域界线核查等,具有权威性、可复用性、创新性。
关键词:行政区域;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ArcGIS
根据广东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基础测绘建设的要求,开展广东省行政界线数据库建设工作,其目标是建立包括省、市(地)、县、镇及行政村五级界线,集图形、属性、文档等数据于一体,可供行政界线管理、地图审核、数字县区、一村一镇一地图、土地利用调查、地理国情监测等使用的行政界线数据库(集)。
1数据库设计
1.1数据库内容及分层
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区界线、行政区面、元数据、文本、等数据。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根据数据库内容和空间要素的逻辑一致性进行空间要素数据分层,主要包括行政区界线和行政区面两层。
1.2成果形式
空间数据模型为FileGeodatabse,数据格式为GDB,元数据参照《CH/T1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制作。
1.3逻辑结构
广东省行政界线数据库由主体库以及元数据库组成,主体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组成,元数据由矢量数据元数据等组成。
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数据核查更新、数据叠加、数据接边、拓扑处理、生成政区面和属性赋值六个步骤,如图1所示。
2.1数据核查更新
基于ArcGIS平台对勘界地形图(DRG)及其矢量化成果进行检查更新,再从“二调”数据中提取镇界和村界数据与之叠加,经数据接边和拓扑处理后,生成行政区面,然后将二者入库。必要时要参考《广东省政区图册》、挂图以及1∶10000公众版电子地图数据中的界线数据,以保证行政界线和行政政区面的现势性。
2.2数据叠加
在ArcGIS工作环境中按要素代码提取“二调”数据中的镇界线、村界线、海岸线以及全部的政区面,使其与省、市、县三级界线数据相套合,政区面数据留待属性赋值时使用。当镇界与县界不一致时,把镇界改与县界一致。对勘界地形图数据中出现的飞地,界线根据勘界地形图的表示方法,按归属地的行政等级已定界表示,并赋相应代码;飞地区域代码同其归属地行政区划代码一致,名称按“归属地名称+飞地”录入。对勘界界地形图中出现的争议地,按《省基础代码表》规定,争议界线代码为67070220,争议区代码为67070130,争议区名称按“争议双方的名称+争议地”录入。
2.3数据接边
数据核查更新完成后,需对相邻作业单元的各级界线接边,要求如下:①作业图幅负责与西、北图幅之间的接边。②接边要素在图上相差0.2mm以内的,只移动一边要素直接接边;相差0.4mm以内的,应图幅两边要素平均移位进行接边;超过0.4mm的应检查和分析原因,由技术负责人决定是否接边,并在作业记录表中记录。③当界线与海岸线不相接时,参照“二调”数据的画法将界线与海岸线相接。④注意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逻辑一致性,做到位置正确、形态合理、属性一致。⑤按省、地、县的顺序依次进行接边。⑥县界更新后,镇级界线和村级界线要做相应套合。
2.4拓扑处理
界线要素无线段自相交、两线相交、线段打折、碎片多边形、悬挂点或伪节点等图形错误;数据拓扑关系正确,面要素应闭合,各相邻政区实体的空间关系可通过完整的拓扑结构描述。
2.5生成政区面
省、市、县的政区面数据由勘界地形图矢量化数据和从“二调”数据提取的海岸线数据构面生成,再通过ArcMap的SpationJoin工具,将“二调”数据中相应的属性数据复制到新生成的政区面。
2.6属性赋值
将行政界线与行政区面的属性结构和属性按设计书的要求进行赋值,其中CODE码采用省8位码,政区代码沿用“二调”数据成果代码。
3重难点处理情况
3.1勘界地形图及其矢量化问题
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纠正精度达不到要求、勘界地形图反转、勘界地形图图幅不完整和勘界地形图缺失。前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返回勘界地形图纠正作业环节进行重新纠正,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再提供给作业人员核查界线数据;勘界地形图缺失的解决方法是联系省民政厅等单位,获得帮助。
3.1.1位置精度超限位置精度超限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在采集界线时,没有按照要求采集,使部分界线位置精度超限,处理方式为返工,并加强检查。
3.1.2界线走向与勘界地形图不一致由于作业员本身的判断失误,错将别的要素当成界线采集,致使界线走向错误,比如,在以防火带、小路等地物为界时,作业员判断失误,采集的时候沿着标描线走,界线的实际走向为防火带的中心线,需要加强作业人员识图培训和两级检查。以单线河为界时,勘界地形图上标描往往为跳绘的形式,作业员采集时就沿着标描线跳绘,经过程检查人员指导后,作业员掌握了单线地物跳绘的界线采集方法,杜绝了类似错误的发生。
3.2数据接边
数据接边时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接边误差超限。1980年西安坐标系勘界地形图与1954年北京坐标系勘界地形图,由于成图年代不同,接边处的要素发生了变化,致使接边误差过大,处理方法是以1980年西安坐标系为主,按照地物与界线的相对关系,同时参考二调数据来接边。当地级市界、县界与省界套合时,往往会出现超出省界或与省界不接边的问题,解决方法是以1∶10000勘界地形图为准,结合界桩点和其他标识点,使地级市界、县界与省界完全套合。
4技术先进性
技术先进性表现在:首次把从勘界成果采集的行政界线数据与“二调”权属数据进行整合;首次按国家统计局政区统计代码对行政区划面赋值;首次将全省2767幅勘界地形图统一坐标系统、高程基准;采用了海量栅格数据无缝漫游技术;在数据处理上,采用了海量数据压缩方法、海量数据快速检索方法以及数据的安全存储技术,实现了勘界地形图的快速检索与安全存储;首次明确了飞地和争议地的统一处理方式;基于ArcGIS平台二次开发了流程化的生产工具。
5结束语
本文成果的特点是建立了覆盖省级行政区域的五级行政区域界线体系,既保持了行政区域界线数据的权威特性、又满足了数字县区及一村一镇一地图等大比例尺的实际应用需求,因此,在数字县区、一村一镇一地图、土地利用调查、地理国情监测、地名普查、地图审核等各类项目中起到基础数据库的作用,避免了各级界线数据的重复生产以及界线数据不一致产生的问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杜安丽,杨杨,李鹏飞,等.基于多源数据的行政区域界线变更勘定[J].测绘技术装备,2018,20(3):49-50,48.
[2]高军.基于行政区域界线勘测动态更新探索[J].区域治理,2018(47):105.
[3]张浩,肖海威,喻永平,等.移动GIS在行政区域界线勘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7,45(2):53-56.
作者:张景峰 单位: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