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行政效率途径范文

行政效率途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政效率途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行政效率途径

行政效率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比率关系。在我国,行政效率是人民政府投入使用一定的资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的促进和影响程度。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提高行政效率是政府全部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最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来提高行政效率,都认识到行政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行政部门的作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为经济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有效地保证了政治和整个社会的凝聚力,行政效率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效率、技术和组织革新的频率。提高行政效率,对生产力不发达、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目前,我们同发达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来保证我国能够及时快速地运用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成果,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不断地提高全社会系统的整体效率,逐步赶超发达国家。行政效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能否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更关系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发言权。提高行政效率对当前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如何才能提高行政效率呢?行政效率受着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组织因素和非组织因素。组织因素包括机构、职位、人事、程序、方法、管理方式、工作原则等;非组织因素包括人员的素质、心理、生态、社会等。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行政效率就要结合我国国情,从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着手。

一、必须对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1、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两个根本转变”的实现“什么都管的政府往往什么都管不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促进市场良好运作的间接经济管理手段,关键又在于建立一个保证经济稳定的、在间接管理下活跃发展的市场及全面经济环境。目前中国政府职能与商业职能的混淆日益加重。应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哪些属于政府管辖范围,哪些由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管理,哪些应归非政府机构自行管理。由于现实及潜在的利益冲突,目前中国出现协调机构卷入它们所调节的商业活动等等不正常的现象。”(出自领导文萃外论辑要—世界银行中蒙局局长霍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与商业职能要分离。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把生产经营管理权力切实交给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政企不分,政府就会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或者只能按政府行政意志办事,或者躺在政府身上不承担责任。柯立芝说,美国的事业是企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的事业是企业。我国行政系统应从单一管理转向综合服务,逐步减少政府通过行政指令对基层部门管理工作进行干预的行为,扩大服务功能,并通过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指导手段为经济建设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政府机构要将社会和市场可以自行解决的事务从政府职能范围分离出去,使政府官员集中精力搞好关系到国计民生大局的社会经济总量平衡和调控。行政系统要改变权力高度集中的状况,把应下放的能够下放的权力全部放下去,通过简政放权,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通过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速度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

按照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我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机构设置是使行政权力得以运行的组织保证,也是综合地影响到行政效率的成本、时间、效果的重要因素。建国以来,我国以精简机构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先后进行过5次,从指导思想上看,几次机构改革始终没能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是在机构的收放分合和编制增减上做文章,未能从根本上触及政府的职能和效率等实质性问题。伴随经济领域行政权力的放放收收,行政机构一再出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这几次机构改革只停留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部门,并没有触及行政主体结构,是一种“投入型”的改革。直到目前,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职能错位、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现象依然十分严重,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出自经济学第12版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合著)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机构改革要动真格的,采取“突变式”与“渐进式”相结合,真正做到“小政府”来适应“大社会”。机构改革要“标”、“本”同治,切实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实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目的。行政机构改革应充分借鉴世界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行政机构的设置按公共管理宏观调控的要求,能够把环境保护、人口控制、公众福利、城市设施、交通发展、科技文卫、整治公共秩序、弘扬社会公德等办好管好。按职能定机构,明确机构各自的职责权限,做到既不出现行政管理上的断层,又不出现新的多头行政。机构内部各部门的职能也要明确并落实到人,使人民群众知道他要办的事去找哪个行政机关的哪个部门。对设立后的机构要不断进行检查、对照和改进,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不能搞机构一经设立就一成不变。机构改革涉及到政府角色的转换、重新定位、职能和权力的重新调整,也涉及到政府内部的职能权力的划分,必须下决心排除各种阻力克服人为因素干扰,知难而进不能虎头蛇尾。

3、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邓小平同志讲,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行政工作人员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体,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去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选拔机关工作人员,往往出现偏重于那些唯命是从的执行型、老成持重四平八稳的保守型、老实听话的实用型干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正向有益于经济高度发展的方向转变。选拔任用行政机关干部应从过去的传统观念和标准转变,应从单纯型、执行型、保守型、资历型向复合型、开拓型、开放型、能力型转变。组织人事部门要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大力进行整体性人才开发,为市场经济配置最优化的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行政管理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尤其是管理国家的官员在知识素质和技能的现代化。行政人员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和运作者,是行政效率的力量源泉。人是决定因素,公务员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高行政效率。高素质具有综合能力的国家公务员,才能够娴熟地运用行政科学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懂得国际规则和国际习惯,能够开创性地为部门工作创造新的生机,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发展环境,取得卓越的成就,提高行政效率。我国的行政官员要加速从单一型向综合型、多功能型转变,提高综合工作能力,成为全方位人才。广大行政人员要有深入学习行政管理、领导科学、领导艺术、法律、经济学等方面知识的紧迫感责任感。领导干部特别要加强学习经济学。“所有的国家事务都需要有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处理它们时取得进展。没有系统学习过经济学的人,就不具备足够的条件思索国家事务。政府领导人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有关经济学的重要决策,但政府领导人本身当然不必是职业的经济学专家。他所需要的是作一个对别人提供给他的(往往相互低触)经济咨询意见的明智的消费者。”(出自经济学第12版)目前,我国行政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加强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行政工作人员应按照同志提出的“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造,自觉奉献”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4、实现办公自动化现代化

现代行政办公需要愈来愈多、愈来愈准确的各种渠道的大量信息,并且需要迅速地加以准确的处理,而行政办公自动化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办公自动化现代化使管理事务不再以手工操作处理,提高了处理事务的速度和质量,避免了行政工作人员在“文山会海”中消耗大量的工作时间,并且能很好地解决行政管理业务信息量剧增的尖锐矛盾,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大大地提高行政效率。我们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具提高行政办公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