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析乡村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乡村小学体育教师面临工作条件、经济收入压力、保障机制等方面的生存困境,针对困境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为落实教育工作的“精准帮扶”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昌;乡村体育;教师;生存状态
1.研究目的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满足学生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等不同的体育需求,并且在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塑造优良的人格品质,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等方面有着体育特有综合教育功能。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者,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的成长直接关系着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等核心要素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的发展对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势必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乡村教育发展得如何直接制约着基础教育水平,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工程。南昌市是江西的省会城市,其乡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全省乡村教育的状况。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南昌市乡村小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生存状态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分析其影响因素,针对现状、困境以及小学的环境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为落实教育工作的“精准帮扶”政策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进行研究。就教师的基本情况、工作量和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等职业生存与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调研,以参加南昌市中小学体育紧缺学科教师培训、中西部送教下乡等“国培计划”系列项目的72名乡村体育教师为调研对象,对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成长困境进行系统的调研与分析,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调查、访谈、记录和收集资料。
3.结果与分析
3.1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乡村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为(见表1):男体育教师是主要力量,比例占70.8%,这是由体育学科的特点和特殊性造成的。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尤以40岁以下体育教师为多,共占86.1%。学历结构中,主要由本科和大专学历构成,其中55.5%的老师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在教龄分布上,主要集中在15年以下三个阶段。在职称结构上,初级及以下人数最多占比例34.7%,中级职称占58.3%,而高级职称只占6.0%,特级教师为零。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可能与乡村体育教师大多数为年轻教师有关,因为职称评定与教龄密切相关。此外,通过调研发现,乡村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专业背景不太理想,40.3%的老师是兼课老师,并不是体育主课教师,这与我省体育教师紧缺的现象一致。
乡村体育教师成长的物质环境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条件,它包括工作条件、工作待遇、经济压力、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基本条件。作为体育教学的实施者,体育教师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影响着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体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保障乡村体育教师成长的物质环境是保障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改善和提升南昌乡村体育教师的基本物质成长环境,对促进南昌市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1乡村体育教师工作待遇教师的工作待遇是能否留住优秀教师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的稳定是教学质量能否稳定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乡村学校教学硬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下,必须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能够安心教学。尽管我国基础教育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传统的“升学第一”思想依然存在,体育教师作为副科教师,一直以来存在着受歧视、不受关注的一些社会偏见,甚至这种偏见就直接的体现在教师的不公平待遇现象上,如教师职称评聘中的不公平现象,教学评价制度公平性的缺失等等,使得体育教师难以获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评优评先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乡村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查中发现,乡村体育教师的工资水平普遍比较低,月收入在2000-3000的比例最高,比例达到52.8%,这可能与教师队伍的职称和工龄较低有关。在对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中,我们将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对实际工资收入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几个方面。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对实际收入的满意度较低。因此,就目前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的工资满意度情况,这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体育教师队伍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体育教师的经济压力将逐渐增加,随之带来的连带效应可能也会更加严重。
3.2.2乡村体育教师工作条件乡村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人文环境,决定了乡村的教育中的软硬件环境各方面都要落后于城镇,同时在教育理念上,乡村重文轻武的思想任然较严重,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理念相对较浅,这也是影响乡村体育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这一点在调研中也得到验证。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乡村各学校也开始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对各乡村学校校长的访谈中得知,都认为体育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实际条件的制约,只能允许添置部分小器材,大型的场地设施难以保证。在与体育教师访谈中得知,体育场地器材的经费投入比其它的学科要少很多,在优先考虑主学科教学设备的基础上才分配体育学科经费,消减体育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体育基本的场地器材应得到保障,如田径场、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跳绳、垫子等常用体育器材。根据2008年《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及2016年教育部的《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和《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均对场地器材的规格、安装等有了明确规定,如学校小于18个班就应该设置2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至少200平方米的器械体操、游戏区,以及至少具备篮球场两块和排球场一块。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建设与安装场地器材设备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然而在实际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乡村学校由于资金问题导致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相对缺乏。调查得出,有田径场的学校占65.3%,篮球场的学校占94.4%,有足球场的学校占33.3%,有乒乓球场的学校占83.3%,排球场地相对比较少,仅有6.9%。总体研究表明,随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的推进,南昌市乡村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在慢慢得以改善,但学校普遍没有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真正的田径场,只是简单的操场;体育器材设施也较简陋和缺乏,严重地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对乡村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场地及设施能的满意度调查得出,认为完全能满足和能满足的教师仅占16.7%。
3.3乡村体育教师工作负荷及压力
工作量是衡量教师工作状态的重要指标,工作负荷是由工作量和承担的工作任务组成。调研结果表明,有55.6%的体育教师每周的课时量在16-20课时,而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体育教师紧缺的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负荷较大。此外,为了贯彻落实“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每位体育教师还要负责管理整个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或是课间操,这些都要由体育教师管理,这些基本上是义务劳动,没有算作工作量。还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兼任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以及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一系列的工作导致乡村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非常大。工作压力是工作过程中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比如愤怒、焦虑、紧张等。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薪资待遇、工作负荷、学生安全、专业发展和社会评价给体育教师带来的压力比较明显。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因为体育不在主科范围内,体育课程属于副科,受重视的程度较低,相应的体育教师也就不受重视,体育教师心里会有落差感,负面的情绪影响会更多。这种负面情绪的长时间作用下,容易导致教师工作懈怠、自我效能感下降,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会降低。这方面的压力对于中学体育老师来说,相对不明显,因为中学体育课肩负着体育中考的教学重任,体育课程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程度提高了,相应的对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也较高。但是乡村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于专业知识传授的困惑,也就是教学上的压力,专业上急需成长才能满足教学上的需求。
3.4乡村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
在与体育教师的交谈中发现,大部分的体育教师还是从心底喜欢这一职业,认为体育教育工作存在着与其他科目完全不同的魅力,但也有少部分教师不喜欢,原因是体育教师不受重视、待遇低,付出与收获失衡,风吹日晒,十分辛苦。也有部分教师无所谓,原因是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纠结,即放不下自己的专业,又觉得体育教师没前途。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在这种不良的环境中依然坚守岗位的原因很多。在对教师的职业认同问题调查中,43.1%的体育教师把职业当作一个谋生岗位,47.2%的乡村体育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比较稳定,而只有2.8%认为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见,大部分乡村体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认同感。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龄主要集中在15年以下;职称结构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较少,体育教育专业背景不太理想。
4.1.2收入较低,压力较大。乡村体育教师经济收入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收入水平远相对较低,生活压力较大;乡村体育教师对实际收入的满意度较低。乡村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体育教师队伍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4.1.3工作条件贫瘠。随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的推进,南昌市乡村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在慢慢得以改善,但学校普遍没有达到国家规定要求,体育器材设施也较简陋和缺乏,严重地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1.4工作负荷及压力大。乡村体育教师的课时量较大,除了正常的教学外,还要负责管理整个学校的大课间活动,这一系列的工作导致乡村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非常大。调查表明,薪资待遇、工作负荷、学生安全、专业发展和社会评价给体育教师带来的压力比较明显。
4.1.5职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在对教师的职业认同调研表明,大部分教师选择这一职业的原因是认为教师职业比较稳定,然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认同感。
4.2建议
4.2.1思想上帮扶,提升社会体育意识乡村体育教师的成长与教育系统中各层人员对体育的认知息息相关。思想上的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而促进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他们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呈现出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他们对于体育教学的消极态度,会造成学校体育教育被忽视。目前,只有改变社会对体育教育不公平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乡村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从思想上的精准帮扶,提升社会群众的体育意识是促进乡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4.2.2精准制定与落实体育相关政策、条例体育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级领导需高度重视和规范化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首先,政府应保证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条件,遵照相关法规维护体育教师的基本利益,在政策的制定上要真正涉及到一线体育教师的切实利益,如提出“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科任教师同等对待”。此外,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体育测试加入升学和群众健康理念的提升等措施来提高社会对体育行业及体育教师的认可度。
4.2.3形成自主成长意识,提升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针对南昌市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主观发展意识弱的现状,乡村学校要充分带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为体育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培训的机会,激发他们自主提高专业知识,并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教研相长,提高教学理论水平,从而有效的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各级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要结合地方特征,优化内容,创新途径,整合师资队伍,提升内涵。
4.2.4加大投入,改善乡村体育教育环境财政资源分配政策应加大对乡村学校的体育财政专项资金拨款,逐步的需优化投资结构,完善乡村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配置。在当前乡村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监督较难,城乡差距较大的状况下,应建立一套乡村学校体育最低保障制度。包括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教师待遇与发展(编制、工资、进修与培训等)、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方面的最低保障,而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最低保障标准并加以监督。
参考文献:
[1]佟亮亮.对河北省保定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现状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2]赵高伟.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6,12:62-64.
[3]尹志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重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04):117-119.
[4]章翔.谈卓越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J].体育教学,2015,10:55.
[5]邱烈峰.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状态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09:31-33.
[6]孙卫红.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困境及其原因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12:36-38.
[7]于素梅.精准扶持: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均衡发展[J].现场,2016,17:43-44.
[8]沈友青,镇方松.湖北省乡村体育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困境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8,06:24-25.
作者:郭晓琴 单位:豫章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