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社会工作缓解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农村空巢老人
世界卫生组织将年满60周岁及以上者定义为老人。老人内部也有年龄划分:60~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指成年子女离开家后的中老年夫妻,农村空巢老人一般指成年子女因外出务工而迫不得已“空巢”的农村中老年夫妇,也包括因未婚而无子女的孤寡老人、老伴去世后独自居住的老人。因此,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在农村大环境下没有或失去子女照顾、独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
2-农村空巢老人特征
与城市退休老人退休后的情况相反,农村空巢老人经济收入普遍不高,生活压力大,家庭生活质量低,文化程度低,生病时无人陪同,在面对现代化就医形式时往往无助。令多数空巢老人感到心理困扰的是当子女外出务工时需要承担起对孙子孙女的教养责任,老人们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很重。
二、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困扰
1-心理焦虑
农村空巢老人因为遭受心理困扰常感到不安、心情沮丧,认为自己老了对社会没有价值,同时常常感到无助,觉得很多事情无能为力。还有的老年人因为失去丈夫或者妻子而陷入悲伤情绪,有的则会因为多子女赡养问题而产生老来无用的痛苦心理。以上情况导致农村空巢老人极易产生心理焦虑,既不能说出内心混乱的原因,也不能说出想法。
2-健康受损
农村空巢老人因孤独寂寞、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很容易引发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等。此外,长期处于“空巢”又身心劳累的环境中,农村空巢老人易引发“空巢综合征”,表现为由于“空巢”而人际关系疏远产生被疏离、舍弃的感觉,出现孤独、无助、精神萎靡等一系列情感、心理和躯体不适综合征。“空巢综合征”会打乱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免疫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严重降低老人的生活质量。
3-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不足
擅长表达的老人通常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往往可以与子女和其他老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心理发展健全。而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处于孤独甚至鲜与人来往的状态,不具备与他人良好沟通的能力,往往不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内心深处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与理解,又害怕期待落空,于是常常回避与他人交往,导致人际交往不足,加速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心理困扰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影响
1-睡眠障碍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及身体不断衰老,老年人睡眠质量普遍不高。很多研究表明,空巢老人较非空巢老人的睡眠质量更差,患有睡眠障碍的比率占20%~40%。睡眠质量差又与其心理状态有关,情绪低落、心情沮丧、思虑过多是具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的通病。
2-记忆力衰退
农村空巢老人记忆力衰退除了正常的老年期大脑功能衰老退化、记忆力下降明显外,还与长时间睡眠不足,处在不良情绪状态下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对于农村空巢老人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老伴去世后独自居住的老人来说,由于长期缺乏睡眠和处于孤独、恐惧、忧虑的不良情绪下,大脑处于消极状态导致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致记忆力减退。
3-身体疾病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抵御疾病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这是自然现象。同时,由于长年劳累,容易落下一身病根,如腰椎病、关节炎。而且农村过去生活条件差、营养跟不上、饮食不规律,农村老年人患病概率增加。此外,农村空巢老人长期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会导致其身体疾病增加而出现失眠、头痛、内分泌紊乱等不良症状。
四、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扰的原因
1-经济问题
经济压力是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务农所获收入并不高,打零工因为年龄限制,工资也不高。子女要养育孩子又要补贴老人,经济压力较大,因此多数时候给予老人的经济支持有限。但是子女结婚成家对父辈来说是最大的事,当前农村孩子尤其是男孩结婚,可能要花掉父母的存款甚至还要借钱,子女刚成家老人们还要继续帮助子女,增加了老人的经济负担。
2-老年生活贫乏
农村经济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缓慢,空巢老人的老年生活较贫乏。平常农村老人的主要任务是务农,空闲时候和邻居聊天,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在村里走走,有的老人家里没有电视,娱乐活动很少。农村空巢老人由于无子女或子女外出务工,精神上没有依靠,邻居、亲友成了主要的交往对象,而他们的生活阅历和文化观念很相近,都很少接触新的事物,因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理困扰。
3-社会支持网络缺失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诉说达到减缓心理压力的目的。条件好的外出务工人员会将自己的孩子接出去,使得老人来自亲属的支持减弱,导致精神生活匮乏。与年轻人相比,老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发生很大改变,他们更加渴望陪伴,而长期的“空巢”生活会给其心理和自尊带来负面影响,容易使老人缺失生活幸福感。
五、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扰的必要性及思路
1-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扰的必要性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扰问题因为对心理问题缺乏认知,农村空巢老人并不知道心理疾病对自身健康造成的危害。他们常常因经济困境、孙辈教养、子女赡养问题及身体疾病等不良因素,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尽管如此,他们也会以为这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不会特意向亲友寻求帮助。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驻点机构少,当老人产生排解忧思的想法时,由于没有专业人员帮助而放弃。
2-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的村内事务、村民个人问题都是靠村委会解决,而村委会工作人员人数少、精力有限。对于多数个人问题,通过社会工作介入寻找解决方法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途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能够帮助空巢老人解决心理困扰问题,提升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老人的幸福感,使老人感到被接纳和被理解,能拥有更健康的晚年生活,同时有利于学者深入研究老年人心理,促进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
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困扰的思路
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通过个案服务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服务,组织家访让空巢老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和照顾;开展小组活动,促进农村空巢老人之间的互动和了解,使他们学会互助,获得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消除无力感;组织村级活动,将村里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促进村民互助,发挥空巢老人和其他成员的作用,同时动员村里留守妇女、村里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农村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弥补空巢老人心理空虚。
积极引导社会工作进农村
推动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更多的社工机构到农村驻点,增加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宣传和鼓励社会工作毕业生到农村地区就业,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的培训,促进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宣传,增进空巢老年人对该职业的了解,让空巢老人切身感受到社会工作对解决他们生活困难问题的重要性,赢得空巢老人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便于社工后期有效开展服务活动。
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动员村里资源,建立志愿者团队,为生活孤独、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解决部分生活问题。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增进他们与社工、志愿者及同龄人的沟通交流,消除他们心理上的困扰。帮助空巢老人改变以往错误的认知,学会面对“空巢”的现实,从心理上摆脱对子女的依赖。提高空巢老人对现代化生活的适应能力,帮助空巢老人学习微信视频通话,从而有利于排解其孤独、寂寞、心情沮丧等负面情绪。
作者:宁晓鸽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