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群体性事件中社会心理预警机制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群体性事件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其中社会心理是影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群众的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同情弱者的英雄主义、群体心理原型的迎合是促成群体性事件的深层心理动因。在此基础上形成愤怒爆发、产生群体认同、集体效能权衡群体参与、走向群体极化的心理机制,需用预警指标体系、社会心理预警平台、社会心理疏导、社会舆论引导和矛盾调解构建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预警机制提前预防、控制并降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
预警机制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一定人数参加的、没有法定依据的、对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1]它具有突发性、公共性、不确定性、危害性、对抗性和处置的紧迫性等特点。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心理因素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群体性事件不仅反映了一定时期民众的社会心态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也直接反映了一定时期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稳定状况。因此,研究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动因,有助于提前预防,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心理动因和心理机制,构建群体性事件心理预警机制。
一、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心理动因
1.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心理背景
群众对公平、合理的诉求是心理因素的外在形式,是催生群体性事件必不可少的因素。群体性事件多以弱势群体为主,是群众对不满情绪发泄的一种集群行为,它产生的重要原因来自于心理不平衡。就宏观社会背景因素而言,一方面,我国的贫富差距悬殊;另一方面,社会上存在着官商勾结和官员懒政行为。具体来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是由于分配不均导致的冲突,而政府与民众争利是一个重要原因”[2]。群体性事件增加的原因具体表现为:对民众的不公处置,或是合理诉求不能有效解决;权力机关拖延或推诿;司法方面对其合理诉求无法解决等。现今,资源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大多中小型企业面临倒闭、社会就业问题上升,人们生存问题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就微观场景来说,事发地现场大都存在着社会心理因素。”[3]
2.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心理原因
(1)相对剥夺感。主要是指个体与所见的人或事相比较,发现处于恶劣的环境或劣势地位,与他人相比毫无优越感。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阐述了产生相对剥夺感以及导致心理失衡的原因。他说:“当周围人与自己的的房屋一样,无论有多小,都能满足对住房的要求。但是,一旦这些小房子近处有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像茅舍大小了。小房子的居民将越发不满意,压抑。”[4]我国在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处于劣势和优势地位的人,且带动大部分人走上富裕道路并非易事。由于有些人目光短浅,会产生被剥夺感。“群体性事件来源于社会矛盾之中,是利益需求的结果。”[5]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主要表现为: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这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并不只是满足于温饱,更向往美好的生活。而当现实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这种需要时,就自然而然会产生剥夺感。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压力、矛盾和不确定性的矛盾时代。”[6]强烈的剥夺感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极易导致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危害社会事件发生。
(2)社会不公感。公平、公正地处理群众的合理需求,是人们对社会的基本要求。如果政府失去公信力将会引发社会暴乱。“一旦政府部门或者组织失去公信力,无论怎么说、怎么做都会被认为是假话、做坏事。”这就是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当社会不公平感没能从心底消除,不能正常宣泄时,个体、局部的矛盾将会导致社会冲突,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极为严重的损害。
(3)同情弱者的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是指捍卫个体的正当利益者。群体性事件中,当个体借助群体的力量时便会出现这种心态。因此,集群行为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正义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特质,但是有些团体或个人思想意识的偏颇,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迷惑和诱导,形成一些错误的正义观念。
(4)回归:群体心理原型的迎合。原始社会的人们喜欢群居生活是因为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由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他们选择群居生活,以便共同抵御可能出现的危机。在群体生活中弱者得到照顾,并不必太担心自己的生存问题,会产生一种心理安慰,得到群体的照顾使他们更倾向于群体活动。群体性事件中,当个体受到社会的不公平待遇时,各种自我感觉特别差的人会自动加入到群体中,通过群体表达自己压抑许久的诉求,在寻求群体保护的同时,释放心中的怨气,这种对群体性事件参与的情形即为群体心理原型的回归。“心理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7]原型与典型的情境有关联,是人们在典型困境中无法战胜困难的本能的应对方式。正如荣格所言:“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8]心理原型是一种意向和感情的结合体,对于自己的反应人们不自觉地会采取。“当个体因为群体欺压而申诉无门时,群体生活的心理原型就被唤起。”[9]群体心理原型是集体生活的一种回归。群体心理原型也是合群本能的固化。人类有合群生活的本能,这是最具社会意义的人类本能之一。合群就是“孤独使人不安,入群使人满足”[10]。一位得了不治之症的人得到大家关心,会使他敢于面对病痛,勇气增强,若大家对病人冷若冰霜,病人则会萎靡不振,被病痛吞噬。
二、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心理机制
1.愤怒爆发机制
个体的相对剥夺感和遭遇不公正待遇是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开始,从而产生愤怒机制。愤怒情绪的产生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正向关系。当这种心理行为不被引发出来时则不会危害社会,一旦有人恶意煽动,易形成对此感受的共鸣。如果相对剥夺的程度比较低,则不容易出现集体认同感。发生群体事件是需要成本的,一旦进行集聚达不到目的,则下次将很可能不再出现。
2.群体认同机制
群体认同指的是一种回归感,即对具有相同性质的组织或团体的归属感。个体对不满的抗争能否引发群体性事件,取决于群体之间是否具有认同感,大家一起加入,或者共同组织为争取相像的利益共同抗争,从而激发整群人的情绪。情绪感染如同催化剂一般推动情绪的加速高涨,不断地发酵酝酿。
3.集体效能
集体效能是对集群目标实现的一种认识和估算的反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集体效能较低,群体将不会选择发动,集体效能和群体认同都具有促进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制,而前者较为理性,后者是一种感性的认知,共同作用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当群体认同感较强,而集体效能较低时,一般不会发生群体性事件。但是,有时这两者会相互转换,当认同感特别强盛时,人们会为了实现正义、尊严和自由而进行抗争。
4.群体极化机制
只有形成一定的态势才会爆发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受情绪感染和集体效能导向作用发生,在这一过程中群体的观点达到一种由微弱的思想而变得越来越强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因为行为的相互模仿来完成的。”[11]由于群体性事件具有自发性,并且很短暂,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定,往往在瞬时发生,需要一致的行为模仿,易出现极端化现象。这与领头者具有很大的关系,其性格影响整个群体的性格,从而有冒险和保守的情形出现。
1.构建预警指标体系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是对生活现状的一种主观认识,通过对间接指标的考量和选取,对社会心理进行分析是较为客观的。比如,用恩格尔系数的高低、通货膨胀率、城镇失业率、全国居民基尼系数等作为指标衡量人们的幸福程度,分析是否具有潜在隐患。当群众的幸福指数较低会产生负面情绪,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出现。所以,通过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可以分析和评估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和程度。具体来说,“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机制作用主要包括:预见功能、检测作用、监测作用、防范和缓解作用”。对于事前解决能提供较为科学的指导作用。社会心理预警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从细微处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政府的执政能力的体现。李丽华、刘叔将群体性事件预警系统分为四个模块,即“社会发展风险、社会环境扰动、社会安全状况和社会控制能力四个系统”[13]。将群体性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需要政府和社会人士及时发现、分析,消除冰山危机。
2.构建社会心理预警平台
采用公安信息、研判平台等预警网络平台,加强建设社会心理检测和危机预警平台建设,科学地采用行为人心理模型分析行为人特点,做到对行为人的心理探究。建立信息收集、研判和使用机制。对不法分子需要及时观测其行为,注重观察犯罪经历,且进行适当跟踪,及时反馈信息,建立通过大众进行信息反馈的奖励制度。
3.构建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
心理疏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借助于药物治疗,另一种为非药物治疗的情况。建立群体性事件心理疏导机制是不依靠药物治疗的一种方式,通过纾解心中对生活或其他方面的不满情绪进行化解。一要完善情绪宣泄机制。情绪宣泄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窗口,群众的不良情绪一旦无法宣泄必将寻找其他途径爆发。所以,完善情绪宣泄机制对群众的情绪宣泄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二是要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建立专业团队进行心理疏导,可以作为基础机构对当地的区域进行排查,分块瓦解不法分子的预谋。同时,对一些有需求却又无法解决的群众,或不知该找哪些机构处理自己的问题的群众给予指导,进而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政府要及时听取群众所反映的事情,切实做到群众无小事,将群众的心理诉求尽早合理解决,这也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4.构建完善的社会舆论引导机制
建立社会舆情机制是通过正面的舆论引导和疏导社会矛盾,减弱事件的冲动情绪。通过观测舆情信息正确解决负面心理情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及时群众关心的相关信息,以解决因虚假讯息而导致的愤恨情绪。建立搜集情绪网络数据库,实现线上线下同时观测群众的动态,将群体性事件出现的概率降到最低。
5.构建全面的矛盾调解机制
现阶段,矛盾的解决需要政府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才能化解,所以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建立矛盾调节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借助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调解委员会、专门调解组织、社区矛盾调解中心等人民调解组织收集人民意见,采取协商、说服教育的方式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总而言之,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预警机制可以灵敏地预测到社会危险因素的存在,快速的反应能对群众的社会不满及时疏导,从而较好地消除隐患,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预警试图在群体性事件爆发之前,通过监测与群体性事件爆发紧密相关的各项指标,识别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源,确定警兆、分析警情,计算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及时发出警报,以引起决策者的关注,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从而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
参考文献
[1]梅传强,滕超.论维权性群体事件中职务犯罪的法律处置[J].河北法学,2014,32(5):24-30.
[2]课题组.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东南学术,2010(5):40-50.
[3]单光鼐.群体性事件背后的社会心态[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5):20-22.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梅传强,徐伟.群体性事件之心理动因、心理机制与预防对策新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118-127.
[6][英]韦恩,莫里森.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M].刘仁文,吴宗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1.
[7]袁彬.刑法的心理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218.
[8][瑞士]荣格.荣格文集[M].冯川,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48.
[9]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04.
[10][英]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M].余国良,雷雳,张登印,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62-63.
[11]李丽华,刘舒.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6):58-62.
作者:王认认;郭伶俐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