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耳鼻咽喉疾病的社会心理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资料与方法
1.1治疗方法在测试之前均对患者进行较详细的讲解,3000例患者均表示配合调查,收集3000份问卷中2785份为有效(占92.8%),215份为无效(占7.2%)。对2785份问卷表进行初步统计分析,选择200例有明显社会心理因素患者进行分组治疗。A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治疗。B组(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辅以心理治疗,镇静治疗,必要时给予抗抑郁和焦虑治疗。
1.2疗效标准患者联系治疗4周并随访8周以上,治疗后1、2、4、8周末进行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按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的症状缓解程度进行判断[4],用无效、好转、显效、治愈进行疗效分析。统计学采用Ridit检验。
2结果
A组失访5例,无效55例(57.89%),有效23例(24.21%),显效11例(11.57%),治愈6例(6.31%),总有效率42.11%;B组失访18例,无效8例(9.75%),有效29例(35.36%),显效27例(32.92%),治愈18例(21.95%),总有效率91.25%。采用Ridit检验,P<0.05,显示B组较A组疗效好,且有显著差异。
3讨论
耳鼻咽喉科疾病大部分为慢性疾病,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慢性中耳炎、耳鸣等慢性病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治疗,甚至有些行手术治疗,仍无明显好转,或者没有达到患者的预期,这时候患者会求助于亲友、媒体、网络,太多的信息交织在一起,患者往往会把自己的病情与恶性疾病联系在一起,等到患者再来就诊时,就会有很多的顾虑,普遍存在失望、悲观、消极、自卑的心理状态,来医院就诊是抱着一线希望,对诊断、治疗总是满腹疑虑,对用药和治疗都存有戒心,对正确的治疗及康复均无信心,对好的建议或指导多采取拒之不理的态度,情绪低落、心情郁闷。因此医生在治疗中不能忽视这些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应根据患者心理反应特点,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并有针对的进行心理开导,特别对一些恐癌患者,通过和患者的亲切、耐心、细致的交谈,让患者把痛苦、怨恨、委屈、焦虑的是由宣泄出来,在听患者倾诉过程中,细致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行为,分析出患者患病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因素,从而进行有针对的心理辅导。
耳鼻咽喉诸器官位于人体头面部及颈部,属于人体裸露的部位,且为人体消化、呼吸门户,大范围的手术易造成所在部位消化、呼吸功能的改变,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社会上的压力,对预后产生影响[5]。鼻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后在不同程度上对颜面部外观有破坏,由此而产生的自卑感,并羞于见人,逐渐远离家人和朋友,进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相当一部分喉癌患者术后发音障碍,因而产生交流困难,部分患者逐渐封闭。有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人体免疫系统高度相关,乐观向上的心理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悲观、失望、忧伤、恐惧等心理抑制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总之,社会心理因素与耳鼻喉科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临床医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社会学、心理学知识,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另外还必须具备对患者的高度责任感,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技术精湛、医德高尚、作风优良的临床医生,这样才能使患者有安全感,对医生有信任感,才能满足患者心理治疗的需求,从而使其在愉快的心情中接受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更好地帮助患者达到真正的健康。
作者:汪琼李小虎李浩孙群陈其国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